项羽倒下。
楚军暂时由项庄接管,常山军钟离昧的立场在看到项羽失败无助的情形后,变得微妙起来,起码以李原的判断来看,钟离昧似乎起了恻隐之心,有那么几分回归楚国的意思。
九月。
北风如期光顾燕地。
各路联军在休整了几日之后,开始陆陆续续的向南方回转,尤其是习惯了生活在江淮一带的楚人,更加的不适应干燥寒冷的气候。
燕地。
楚人自动放弃了,一是不习惯,二也是没有脸面和秦国去争了,经过这一回的教训,楚人对匈奴人是又恨又怕,现在有秦人挡着匈奴人,楚军上下感谢还来不及,根本没有与李原去讨价还价的心思。
不仅仅是放弃辛苦打拼的地盘,为了感谢这次秦军的慷慨相援,楚国决定无奈的向秦国提供海盐十二万担、江南的丝绸五万匹,这个数量几乎占到了楚国两项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有了楚国的这些进贡,秦国在与西域客商的交易中,也有了更多的底气,要知道,东方的丝绸对于西方诸国来说,就如同天上仙女织就的神物一般。
为了巩固燕地一带的防御,特别是应对匈奴人接下来可能的小规模袭扰,李原下令由大将韩信统一节制燕地、代郡两处边郡,赵地的邯郸郡一带则交给甘勇来治理,这一调整之后,秦国与匈奴的接壤线从河西一直延伸到了东面的辽东郡,未来的两个民族的竞争将不再局限在一个区域内,而是一种全天候的比拼。
冒顿在经历这一次的教训之后,势必将更加的小心谨慎,而秦国在连战连捷之余,也要清醒的看到,在南方,楚国项羽、魏国魏豹、长沙王吴芮、还有岭南的赵佗等多股力量依旧存在,并威胁着秦国的东境。
第三百十六章 黥布发难
围绕着燕地的一番争斗,三个强大集团斗了一个夏天,结果是一方满意,另二方很无奈的退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个冬天,对于草原上的部落来说,日子将会分外的难熬。尤其是那些在燕地作战时损失了精壮男丁的部落,同时,在征燕失败之后,冒顿的权威不可避免的削弱了,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份子会再次举起反抗的旗帜。
其实,单单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评论的话,匈奴部落之间的这种竞争关系,比步入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南方诸国要直接的多,但也正是这种无休止的撕杀,让草原上的平静日子总显得格外的短暂。
不过,总体来说,冒顿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相比之下,项羽的楚国经此重创,则再没了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项羽的左手彻底废了。
从齐腕处被匈奴人削落,连接着血管的神经系统全部坏死,就算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名医医治,也一样没有重植的可能。
一个残废的帝王。
一个从常胜将军跌落下神坛的人。
项羽的痛苦,不仅仅在于身体上的创伤,更在于心理上。楚军在哀伤的凝重气氛中,回归故土,那些幸运活下来的楚卒脸上,也没有庆幸和喜悦的表情,在他们的后背上,一个个装满了同伴骨灰的陶罐在无时无刻的提醒他们。
楚人的荣耀将不复存在,如今,人们津津乐道的英雄,正是他们昔日的死敌:秦人。
从李原率军收复咸阳开始,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秦军纵横南北东西,以无可阻挡的气势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这一过程中,秦国的版图从三十六郡、驰道七十有二。缩减到只剩下雍歧一郡,然后又迅速的膨胀到现在的十七个郡。
强秦的气魄让一众宵小感到惊慑,也让一些野心份子眼红不己。
这些人中间,不乏被李原多次打击又逃脱的漏网之鱼,趁着秦军主力北上的这一空隙,他们开始纠集到一处,形成新的一股潜在力量。
九江郡。
位于江东与荆楚之间。这里有千里的大泽、还有茫茫的密林高山,在大江以南,是大泽与大山交错的一片片散落平原,在大江以北,则是伏牛山余脉,天柱山等诸多山峦交错其中。让不知地形的外来者望而生畏。
这样的一处地方,是盗贼们的天然庇护所,更重要的是,除了地势地貌有利外,通行东西的大江河道也给盗贼们带来了取之不尽的丰富回报。
在诸盗贼之中,黥布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
从始皇末年开始,黥布就在大江上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买卖。他最为辉煌的一次记录,就是将南征百越的秦军运送粮食的船队给劫了,极为震怒之下的始皇帝,当即下令出动围剿部队将黥布抓了起来,这也是黥布额上被刺字的原因。
在陈王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黥布从郦山逃回,重新在大江之中拉起一股盗贼干起了无本的买卖,当然这一次他也有了一个大义的名份:反抗暴秦。
项梁渡江北伐。黥布领着他的兄弟们加入到了楚军之中,并且凭着杀戮果断的悍劲,迅速成为楚军中的陷阵猛将,他的部队更是常为军锋,尤其是在巨鹿大战中,黥布的部队会同蒲将军一部率先进攻秦军的甬道,切断了王离军与章邯军之间的联系。从而为项羽破釜沉舟九战九捷奠定了基础。
如果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下去,项羽和黥布之间密切合作,楚军确实无有敌手,可惜。范增提议的分封诸侯主张,还有黥布在处理怀王熊心问题上的犹豫,让项、黥二人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