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相,在出兵之前,乐将与军情司的人先行前往汉中打探情报,我们小股部队,翻越冬日的栈道也容易些。至于出兵之事,不如先调南阳郡兵马,从武关入汉中讨伐,另外,我们还需遣人从别道往蜀郡告知王尚将军,请他从南线向北进攻。”长安令阎乐一贯沉默少语,这一次意外的抢先说道。
这次汉中流民作乱,作为郡守的赵贲无疑要负主要责任,但作为军情司的实际负责人,阎乐也感到压力很大,尤其是在听逃回的郡吏说流民中间有楚人存在时,他敏感的感觉到,当初从长安逃亡的吕雉等人极有可能到了汉中。要是那样的话。他阎乐真的要好好的反思一下,这些天来失误在哪里了。
“如此甚好,阎使令辛苦了。”陈平点头应允道。
“陈相,阎使令说翻越秦岭难,汉中的那些流民肯定也会这般认为,这兵法上说,出奇不意。攻其无备。我们要想迅速的平定暴乱,就要出奇兵才行,所以,虎以为,组建一支奇兵部队,从褒斜道南下是破敌的关健。”蒙虎沉声道。
虽然久不领兵。但蒙虎的军事见解还在,他的这一谏议也立即获得了章邯、辛追等老将的认可。
蒙虎的提议被采纳,自然而然的,他也被任命为这支救援部队的统兵将领,这次临时性的任命,让蒙虎兴奋不己。
“蒙廷尉,汉中各地虽然郡兵多不成气候。但在沮水一带,还有我大秦兵造一部驻守着,以沮水一带的险峻地势,流寇要想攻占极不容易,汝从斜谷入汉中,可先往沮水一带与兵造的彭胜联系,别的不说,武器方面也有了保障。”陈平想了想。嘱咐道。
“陈相放心,彭胜那边,我这就先期派人联络,且让他们安下心来,等侯我援兵到达。”蒙虎应允道。
秦国中枢终于统一意见,达成扑灭汉中暴乱的部署,前往南阳郡的斥候在风雪中沿着驿道不要命的飞奔送信。一路上不管是人,还是马,都在以最极限的耐力和速度坚持着。
南阳郡。
秦将章平在秦楚和好之后,按照李原的命令。率领本部人马回撤宛城,随后担当南阳郡的郡守,这个地方现在处在于秦国的腹地,四下里除了伏牛山一带尚有盗寇外,几乎没有什么大敌存在,章邯的部队也多以维系地方治安为主,算是秦国的二线部队。
没有仗可打。
也就意味着无法进入李原的视线,不甘心沉寂的章平几次往长安去信,想求着大哥章邯在李原那里诉说诉说,调自己往别的地方,不过,章邯见到李原的机会也是不多,这事情就拖了下来。
精力无处发泄的章平只好将怒气发泄到演练郡卒身上,在斥候急报到达时,章平正要带着一队郡兵出城操练。
汉中流民暴乱,朝廷急调南阳郡兵平叛。
这个意外的消息,让章平在震惊之余,又喜出望外,他几乎没有犹豫,就大叫着一边下令调集更多的部队集合,一边亲率着操练的郡兵往武关急奔而去。
与急吼吼的章平相比,王尚得到消息的时间要更晚一些,报信的斥候从武关经米仓道入巴郡,再从巴郡转道往蜀郡,这一路上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好不容易见到王尚的斥候从怀中一取出帛信,就直愣愣的倒了下去。
能够担当斥候,多是军中的骁勇之士。
而这一次的急奔报信,从长安派出的一队斥候,到了蜀郡时只剩下了二、三人,而坚持着见到王尚的更是只剩下了唯一一人,最后,连这个最坚强的斥候强兵也累倒了。
王尚刚从蜀郡的南方回来。
在主政蜀郡与巴蜀之后,王尚就一方面安抚郡内的多个不同民族的部落,另一方面调集人力拓宽石牛道,并在大江以南的地方,开始修建五尺道,也就是被后世称之为茶马古道的险峻山道。
茶马道的意义,不亚于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而王尚,就是要给秦国的复兴装上第二个翅膀。
蜀郡的郡兵。
只有约六千余人留驻在平原一带,这支力量快速的被召集了起来,王尚随后在锦里誓师,率领这一支蜀兵沿着石牛道北上。
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火药
培养独立判断能力,增强团队领导能力,让一个个单项突出的骨干人才,通过一次次的历练,成为支撑起大秦的柱石。
汉中郡的这次暴乱,结合着天灾一并到来,径直考验着陈平、李政、蒙虎等一众秦国中坚官员的智慧和能力。
以往,这些官员将领们习惯了围绕在李原的周围,如众星捧月般的集团前行,而这一次,在李原缺席的情况下,在一个团队缺少核心人物的情况下,陈平、蒙虎等一群秦国中坚官员不得不自己作出判断,相互学习包容和体谅,同时,也要推选出最合适的人员到最适合的岗位负责事务。
新生的秦国,在严谨有序的法度下,需要一个长期能坚撑其运转的机制,而不是只单单依靠某一个人,这是李原作为一个现代人一直倡导的,当然,在这一机制体系下,最核心的那个人,还是李原莫属,一直到有一天,他不愿意再引领这个国家或者有另外一个更年轻更强势的人来引导为主。
陈平等人这一次自行作出了决断,这是李原带着他们一路征战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李原只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神。面对秦国越来越广阔的版图,他如果事事亲历亲为,那总有一天要被累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