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真的不在了?天师,你说我们怎么办?”一个个被羁押在一处的俘虏奴隶们疑惑的四下打量起来,不久之后,他们便惊喜的低低惊呼起来。
张良的天师道。
在李原的大力支持下,不管是财力还是影响力都大大加强,特别在西北一带,更有相当数量的丝路胡商加入到天师道中,并且很快成为了一方天师。如果时间足够的话,天师道甚至可以取替世俗的力量,将乌孙、大夏这些西域路上的国家慢慢的转化为向往东方文明的附属国,让这些异邦的民众一代代心向大秦。
匈奴人的入侵,打乱了天师道一步步发展壮大的预想,而现在,这一群奴隶面临生死存亡的决择,再不愤起反抗,他们就将成为两军交战的炮灰。
“等一会,你们去联络更多的部众,然后,听我号令,只要我这边一动手,你们就马上跟上,先杀了押送的匈奴人,然后,我们投秦去——!”天师的鼓动之言显得信心满满,这让疑心疑惑的俘虏们渐渐的安定下来。
混杂在奴隶队伍中的匈奴人不会很多,只要在押解的匈奴人周围多安排人手,以十余人对付一个人,就算是压也能把匈奴人给干掉。
天池东岸。
骆甲部骑军列阵于前,从姑师一路疾驰到伊犁谷地,全军将士只用了十八天,这个时间比起正常的行军速度来说,足足缩短了五天。
大战即临。
骆甲一下子将声势摆得很大,黑压压的一片,从匈奴人所在的地方看过去,足足有三、四万人之多,而实际上,赫连壁却是想多了,骆甲再有本事,也无法将稀稀拉拉的行军队伍给全部带到天池边来。
在匈奴人发现秦军之时,骆甲军真实抵达天池的,其实只有八千余众,剩下的部众,还在不断赶来的路上,要是人数齐整的话,依骆甲的性情,又哪里会等着匈奴人集结起来,说不定直接一个冲锋杀进匈奴人的营地了。
骆甲虚张声势,在这个时候,如果赫连壁动作迅速,率领匈奴主力发动一场反突击的话,人困马乏的骆甲军将遭到重创。不过,处于惊恐失措之中的赫连壁显然无暇去想秦军有什么破绽,他把主要的心思都放在了自保上面。
日落之后。
黄昏的暮色开始笼上枝头。
后续的秦军部队陆续到达,负责骆甲军左右两翼安全的曹信、季心两支部队在得到天池发现有匈奴主力的消息后,日夜兼程,终于抢在正式大战爆发之前到达了交战地点。
在两军对战的前方,一队队被绑成一串的乌孙大夏人开始被驱赶着,朝着秦军列阵的方向而缓缓而行,这些老老少少的奴隶们就象是被牵在一起的牲畜,衣不蔽体,面黄肌瘦,让人看了感受凄惨之极。
不过,在夜暮的笼罩下,秦军士兵要想远远的辩认出是俘虏百姓,还是匈奴人的士兵,并不容易,而这就是赫连壁寻求击败秦军的机会。
五百步。
三百步。
再往前一百步,就到达了秦军弩箭的射程范围之内,而同时,这二百步的距离,对于匈奴人来说,也就是一个冲锋而己,只要这些奴隶们消耗掉秦军的弩矢,那么接下来的战事就是匈奴壮汉们的天下了。
第四百五十章 天池之战(二)
匈奴、大秦。
两军对峙,中间是一群被当作炮灰的弱国奴隶们。这个时候,任谁也不会想到,左右这场大战最后结局的,就是这一群不起眼的炮灰们。
这样的情形,不仅仅发生在匈奴与骆甲军之间,在南方战场上,赫连壁投入的俘兵和奴隶甚至于更多。同样的,天师道的天师和道徒们,也在奴隶群中不停歇的争取着更大的力量,并决定发动一场阵前的暴动。
由于暮色使然,秦军方面并看不清究竟有多少的匈奴人,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就是黑压压的敌军在一步步的逼近。
“弩手,准备!”
“长枪兵,准备!”
曹信冷冷的注视着一队队慢慢靠近的“敌人”,只要他一声令下,就是万弩齐发,不留一个敌人活命的屠场。
疾如烈火,争强好胜,渴望胜利,数年过去了,曹信的性情依旧没有改变,临阵先锋,折断敌军最为锐利的锋芒,然后,大军尽起,杀他一个血流成河,这是曹信最为喜欢做的一件事情。
这一次,好不容易赶在大战将起之前来到战场,曹信不等歇息,即请令担当起了秦军前部的指挥官。
“曹将军,大将军有令,弩骑兵后撤,重骑出击!”就在曹信准备下令射杀之际,来自骆甲中军的传令斥候兵送来了最新的消息。
秦军之中,骑兵主要分为三个兵种,其中之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弩骑兵,这些弩卒主要依靠青铜弩机平端射杀敌人为作战手段,它的长处在于中远距离的射杀。对于近距离的肉搏战则并不擅长。
之二是李原在占领漠南漠北之后,逐渐装备起来的铁甲重骑,这支“坦克”部队在平素行军时会将甲衣长枪将收藏起来,而在战前再穿戴整齐,他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两军列阵对冲之时,给予迎击之敌以重创。
之三则以斥候轻骑散骑为主,这些轻骑主要担负传递信息、打探敌情的任务,在真正的大军团作战中,作用并不是很明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