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打算的不只中国,还有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实际上美国的动作比中国要大很多。德国重新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多半都是美国的贷款,现在美国不是一样转过头来支持英国么!
实际上同样苏联也在酝酿着自己的算盘,英法希望祸水东引,而斯大林就不顾一切的同德国签订条约。让英法先遭殃,现在苏德之间还保持着密切的贸易联系,不也是希望用德国的力量来推翻旧时代么!
此时的苏联在欧洲方向也采取了扩张的态势,波罗的海三国,半个波兰都被苏联纳入了版图之中,另外苏联还轻松赢得了苏芬战争,这和历史上的情况迥然不同。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苏芬战争之中苏联被打得灰头土脸,被击毙的人数超过了二十万,加上五十万的伤病减员,苏联损失的人数超过了七十万。而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之中则直接说苏联损失了上百万人。
芬兰老兵也回忆说每倒下一名芬兰士兵,就要有十个苏联士兵倒下。也正是这次战争充分暴露出苏军的严重问题,让希特勒看到了苏联人的虚弱,才下定决定攻击苏联。
不过在这个时空之中,苏联早在十几年前就在远东遭受了中**队的惨重打击,飞机坦克的大规模英勇极大的改变了战场的形态,苏联并不缺少大军事家,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建军思想。
苏联的战争机器远比历史上要精密高效很多,苏芬战争成了苏联二十年建设成就的辉煌展示,在战争初期苏联就集中了五十万士兵,从北,中,南三个方向攻入芬兰,进攻的速度堪比德国的闪击战。
一场战争下来,苏联拿到了芬兰三分之一的领土,为列宁格勒争取了宽阔的纵深,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这个红色帝国,镰刀不只能收获粮食,还能收割生命,锤子不只能敲打产品,还能够敲碎脑袋。
现在的英国不论是面对风头正盛的德国,还是不怀好意的中美两国,另外也有红色帝国,都显得极为无力,丘吉尔已经预见到按照这个发展趋势,就算英国赢得了战争,也将失去世界。
不过他又不能放弃战争,只能够咬紧牙关,走一步看一步,竭尽全力维持大英帝国的面子。
砰地一声巨响,伦敦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球,一架涂着德国万字标志的轰炸机急速向地面坠落,飞行员已经提前跳伞,不过很不幸,下面是英国的土地,他注定要被俘虏。
击落这架轰炸机的就是中国的飞行员驾驶的凤凰,中国空军这支生力军参加到了空战之中,他们士气旺盛,技术娴熟,很快就发挥了巨大的战斗力,第一天就成功击落了六架德国飞机。
第二天这个数字被提升到了十架,其中有三架护航的Bf109e,而中国方面只损失了三架飞机和一个飞行员,随着战争的继续,中国飞行员的战绩越来越突出,击落的德国飞机数量直线上升。
有几个天赋不错的小伙子已经在机身上涂上了数量不等的五角星,相信很快就会有一批王牌飞行员诞生,不列颠空战又成了中国的一个练兵场。
说起来中德双方是互相了解非常深入的,中国早期的海陆空三军都有德国的影子,而到了目前德国的军队也带有中国的特色,因此中国飞行员对于德国空军也有着清楚的了解。
德军技术娴熟,配套设施全面,能够保证德国空军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而且德国飞行员都是精挑细选对纳粹最忠诚的战士,拥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在加上连番战斗下来,让他们快速成长,在战术的层面上德国空军几乎堪称目前世界第一位。
但是德国也不是无懈可击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拥有一个不太高明的头目,空军元帅戈林虽然在一战的时候是个王牌飞行员,但是现在的他已经是脑满肠肥,而且正朝着满脑肥肠的方向发展,昏庸无能,屡屡判断失误。
一连一个多月的战斗,让德国损失了大量的飞行员,而且英国的抵抗并没有任何减弱,相反越来越强烈,战争以经超出了预想的范围,戈林从战争开始的时候就不断的犯错误,而且还是致命的失误。
先是坚持只用空军就能击败英国,在攻击过程之中有放弃了对雷达站的攻击,让英国人能够从容应对,提前发现德军的大机群。
不过长时间的作战也让英国人有些吃不消,万般无奈之下英国发动了针对德国柏林的夜袭,希望借此激怒德国,让德国将重点攻击方向放在伦敦上面,这也是万般无奈的举动,英国人准备丢卒保车了,伦敦虽然是首都,但是真正支撑英国的还是军事工业区,另外将德军吸引到伦敦,也便于防守。
戈林再一次上当,果真开始大举轰炸伦敦,他的行动却正中英国的下怀,英国皇家空军得到了休整的机会,中国飞行员也是在这个时候投入战斗的,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此时的伦敦上空正上演着追逐的游戏,一架凤凰在击落德国轰炸机之后,自己也变成了德国战斗机的目标,德国人其实也早就注意到了凤凰。
这款新颖的战斗机在此前的英国空军之中并没有出现过,而且设计风格也和英国完全不同,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尤其是机身上面绘制的浴火凤凰的标志更是让德国人坚信这就是中国的飞机。
这个时候德国也得到了中国派遣志愿航空队的消息,正如中国了解德国一样,德国也同样了解中国,德国也知道中国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对手,而纳粹的空军也在期待着和中国空军一较高低,证明谁才是空中的主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