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军团之中目前装备这种军舰达到了五十余艘,杨森对于这些新式武器和装备十分满意,一个将军从来都是希望自己手上的装备越先进越好,越多越好。
而且杨森也是从清末就开始接触行伍的,他很清楚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就连子弹步枪都要从外国进口,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中国已经能够生产所有类型的武器,不止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还大量的向欧洲和苏联输出,这种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
其他别的口号都是虚的,唯有建设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先进的装备,杨森信心十足,南洋军团经过了最后的准备,强大的战争机器终于开始运转起来。
首先攻击的目标就是菲律宾,这里距离中国台湾最近,日本占领了菲律宾之后,就试图以这里作为前进基地,重新夺回台湾,因此布置了大量的兵力。
不过随着海军的失败,这些士兵全都成了丧家之犬,与本土之间的海上联系已经基本断绝,他们只能坐等盟军的攻击,区别就在于是中国还是美国。
中国的海空军很快就告诉他们,不用再纠结了。这里由中国解放,也有中国控制。
三百多架远程轰炸机从台湾的机场起飞,直扑菲律宾,另外中国的五艘航母也已经出动,针对吕宋岛的所有军用和民用设施都进行了狂轰乱炸。一天之内超过四百架日本飞机被击落,大量的菜鸟飞行员还没有体验到蓝天的美妙就早早的丧命了!
在夺取了初步的制空权之后,登陆部队终于发起了正式的攻击。
第六百一十一章神风特攻
日本海上遭到惨败之后,就知道海外的殖民地要保不住,日本大本营给各岛屿的守将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必须死守所有岛屿,不准失去寸土。
负责守卫菲律宾的是本间雅晴陆军中将,他也是一个坚定的军国主义分子,就是他在一年之前指挥着日本军队实施大规模的海空联合进攻,将麦克阿瑟赶出了菲律宾,随后他率领着二十余万日本军队在菲律宾枕戈待旦。
击败美国人并不是本间雅晴最渴望的,在他的心中最希望击败的就是中**队,他常说要洗刷中日战争的耻辱,占领了菲律宾之后,他经常眺望台湾方向,告诫他的部下,要时刻以夺回台湾为最高的目标。皇军曾经占领了台湾,然后又失去了这里,真正的帝国勇士就应该再度将台湾夺回来,作为礼物献给天皇陛下。
本间雅晴这个美梦没有做多久,日本海军遭到了惨败,他再也没有希望攻击中国本土了,反倒要好好想想办法如何守住菲律宾,本间雅晴也知道失去了制海权之后再想守住海滩已经不现实了,他主动将火力配置向后,适当的放弃了滩涂阵地。…
吕宋岛虽然面积不小,但是适合登陆的地区并不多,特别是有些地区丛林密布,登上岛屿之后也要和日本人玩捉迷藏。不熟悉地形的中**队很容易遭到损失。因此中国将登陆地点选在了吕宋岛西南的苏比克湾。
中国轰炸机和海军航空兵都密集的轰炸了这里,将岸上能够看到的一切都摧毁了。正式登陆开启之后,坦克登陆舰快速接近滩头,然后将正面的舱门打开,里面的登陆艇快速出动,满载着士兵和坦克冲向了滩头。
坦克登陆舰上面已经装备了一百零七毫米的火箭炮。这些火箭炮都是改进型。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很适合掩护登陆。尤其是发射的时候,火光冲天,就好像瓢泼大雨一般。毫不留情的砸向了岸上的日本隐藏工事。
火箭炮追求的就是快速大量的火力投送,滩头瞬间就被砸的沙石横飞,这种大面积的覆盖有着很好的作用,那就是即使日本的工事没有被摧毁。他们也无法开火阻击。
登陆艇趁着这个机会快速地抢滩登陆,士兵顺利登上了沙滩,装甲车和坦克也被送了上来,有了这些重型装备,向纵深方面发展就变得容易很多。
海军陆战队驾驶着坦克呼啸着向内陆冲去,同时中国的海军舰船也大规模的开始炮击岸边,海军炮和威力绝对不是陆军炮能够比拟的,每一枚重型炮弹落到日本的阵地,都会掀起十几米高的沙土,造成了一个上百米方圆的大坑。被炮击之后,周边地区所有生命都会消失。
登陆场开辟出来以后。后续部队越来越多,一天之内中国已经有三万名士兵,五万吨的物资被送上了苏比克湾的海岸之上。有了这些物资,中**队稳步向内陆推进,日本的抵抗也越来越激烈。
日本人很有当老鼠的本事,他们善于借助地形修建各种隐蔽的工事,对付其实十分费力,而且这些派驻到海外的军队都是日本的精锐力量,他们明知道自己已经是瓮中之鳖,但是还是死战不退。他们不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同样也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就在中**队进攻之时,突然出现了上千土著打扮的菲律宾人,日本人就好像驱赶牲口一样,驱使着这些人冲向中国的军队。这种拿难民充当肉盾的做法让中**队也稍微有些迟疑。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日本人这么做有什么用处,就在迟疑之间,有几个人已经接近了中**队。突然其中的两个人以超乎正常的速度从难民的队伍冲了出来,扑向了中**队。
就听得一声惊天巨响,那个人已经彻底消失了,同时被炸死的还有四个中国士兵,以及一辆装甲车,看到这一幕中国士兵瞬间都清楚了。日本人居然如此没有人性,将人弹混在难民之中,用来攻击中**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