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马_11℃向北【完结】(512)

  白马老卒刚刚有所动静,那个人就消失不见。

  皇甫岑一眼就盯紧那个人的背影,这个人很有些不同寻常的手段,颇似当年太平道里训练的人。

  “看起来,不像是寻常的胡虏!”

  皇甫岑转头瞧着田畴。

  田畴也点点头,道:“常理来说,鲜卑、乌丸、獩貊、挹娄等人,绝不会有这样的人!”

  刚刚追逐而回的白马老卒,对着皇甫岑禀道:“大人,没有追上!”

  “不行,这个人绝不能让他跑了。”

  皇甫岑刚刚决定,假扮槐头的部众,然后去往营口,借机烧了他们的粮草,让他们大乱后,趁机把公孙瓒的人马带出来,现在如果被人发现,就没有机会施行了。

  皇甫岑还不想这个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

  急瞪一眼,道:“给我继续找,直到把这个人找出来为止。”

  他话音刚落,八百老卒立刻变散开,如同渔网洒向整个山林之中。

  皇甫岑则同田畴观瞧着山谷内,那些鲜卑人的动静。两个人心存担忧,都在冥想,刚才那人究竟是不是这槐头部落里的人?

  所幸,山谷之内的鲜卑人并无异常。

  皇甫岑和田畴倒是可以收收心,放松一下。

  不过,皇甫岑提着的心思刚刚放下,便听到身后一股风声袭近,皇甫岑毕竟还是伸手不错,把身旁的田畴一把推开,身子向斜后方一蹿,正对着这股袭来的阴风,压低目光,问道:“谁?”

  第三十三章 太史子义

  皇甫岑绝不会想到自己会有这么多的磨难,穿越本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或王霸天下,或是美人如玉。可是当他从下生那一刻起,他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原来如此无奈,甚至,就是被动。

  他被命运安排着和每一个曾经在他心目中的英雄相遇,结识,或者相交,甚至有的时候成为惺惺相惜的对手。

  他也瞧见了,许多掩藏在历史背后的故事。

  那是一种无奈,更可悲的是,没有人知道他们内心的挣扎,甚至,被当做反面教材。

  段颎、刘宏、张角,这些人都是这类人。

  皇甫岑十分想改变,或者为他们做些什么,却又无能为力,久而久之,他不自觉的走入了历史的轨迹。

  眼下,他就得去营救他的结义兄弟。

  仅凭手头上这点人,他就要掀开这片天,给他的兄弟们一个交代。

  身处大山之中,距离营口越近,皇甫岑的心底就越没底,谁也不清楚,将来他要面对的是什么?

  出发前的那些信誓旦旦,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现在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可是刚刚摸着点眉目,眼前竟然出现了这样突发的危机。

  当戟刃距离他脖子只有短短几厘米的时候,皇甫岑想了很多,脑海闪过他在这个时空相交的人,张角、卢植、刘基、张奂、段颎等等,这些亦师亦友,把自己带入这个乱世之中的人们。他们皆已作古,或许自己今天就要步着他们的后尘,再也不用奔波劳命。

  “大人!”

  被推倒一旁的田畴慌忙爬起,便看到一双铁戟贴着皇甫岑的脖子,一动不动。忍不住的低吼一声。

  他这一声很小,怕激起山谷内槐头部落的鲜卑人发觉。

  皇甫岑却默默的闭上双眼,脸上平淡,道:“罢了,就当这一切如梦了!”

  他刚刚喊完,却听见面前手持双戟的人,轻轻发出一声道:“谁说要杀你?”

  “嗯?”

  皇甫岑和田畴俱是一怔,不杀,为什么行迹如此可疑,而且行为举止还很奇怪。

  皇甫岑睁开双眼,仔细打量着面前这个人,虽然衣着有些破损,却不是辽东土著穿的兽皮,而是中原的衣衫,只不过里面套着几许兽皮,他的发饰也如汉人一般,不是髡头,身长八尺,器宇轩昂,手中拿着双铁戟,北上背着一把铁胎弓,看不出臂力是多少石的弓箭。

  不过,这个人不是鲜卑人。

  “只要不是鲜卑人,一切皆好办。”田畴暗道一句。

  他未开口,却瞧见那人冲着田畴轻哼一声,道:“别打什么主意,也别想招白马义从过来!”

  “呃……你知道白马义从?”

  皇甫岑一惊,听这个人说话,他很清楚自己是谁,不确定的重复问道。

  “你知道,我是谁?”

  “知道。”

  “那,我与壮士有何仇恨?”

  “无仇无恨。”

  “那?”

  皇甫岑被此人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颇为疑惑的瞧着面前的大汉,此等人物,看身手就不逊关羽、张飞、黄忠、颜良、文丑武将任何一人,恐怕就连徐晃、张颌都不是此人对手。他本应该是汉人,可为什么会在此处,而且他……

  皇甫岑想到这里突然想起什么,脑袋猛然抬起,望着此人道:“你是汉人?”

  “废话。”那人很不客气,丝毫没有因为皇甫岑是使匈奴中郎将而有何收敛,仿佛秉性都已经似这山林草莽。

  “青州东莱人?”

  “咦,你怎么知道?”

  那大汉奇怪的上下打量皇甫岑,他不相信,自己面前站着的人认识自己,自己听到他的名声也不过就是因为他的名声远扬,而且最近又颇有义气的单枪入辽东。

  “呵呵。”皇甫岑耸耸肩,似乎一下子便放松了许多,如果自己没有猜错,面前这个半野人应该就是东莱太史慈,那个本应该在东莱县当一门下小吏,却因义气,而为郡守毁奏章,然后远遁辽东,多年后才因为管亥在青州作乱,返乡救母,然后才有大家熟知的一段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平四年(187)末,此人正是在辽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