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
瞧见要去与会董卓的孙坚,徐庶从后疾步过来,叫住孙坚。
“徐家丞有事要说?”
瞧见徐庶谨慎的神态,孙坚问道。
“借步说话。”让到一旁,徐庶才从自己的腋下拿出一封书信,递到孙坚手中,并提醒道:“此乃河东书信?”
“河东?”闻听这两字,孙坚急忙打开,甚至都来不及却理会身旁的徐庶,一目十行的扫过整篇书信,然后把信笺一拍,回应道:“仲岚这是何意?”
“取代董卓之意。”
徐庶笑了笑。他并不是皇甫岑的心腹,能在河东为皇甫岑办事,皆赖阳翟长公主这层关系。而且徐庶一早对皇甫岑便有成见,在他眼中,皇甫岑日后很有可能会成为另一个篡位之臣。当然,他没有外戚当政的先天条件。但徐庶始终也不明白,皇甫岑眼下究竟是保汉还是……照理说,他这种地方豪强,最好就是在乱世开始,重新建立政权,一统天下。但偏偏他皇甫岑没有这么做,还暗中处处维护着汉室。又作势董卓在洛阳这般施政,打压士人。难道……
“不可能!”
孙坚一甩手,想起往日皇甫岑为人,加之日前相见,两人谈话,孙坚不相信,皇甫岑就是这样的人。
徐庶没有回应,是与不是,日后便知晓。
“那我现在怎么办?”
“还有什么好办法吗?”徐庶摇头苦笑,回应道:“事到如今,不管相信与否,这些人中也只有皇甫岑的表现好一点,驱狼吞虎吧!”
“你不是……”
孙坚诧异的瞧着徐庶,他真不相信,徐庶竟然不是皇甫岑安插在洛阳的心腹。
但偏偏,河东皇甫岑送来消息之时,总是由徐庶手中经过!
“你以为呢,算了……”徐庶摇头,也不打算解释,现如今他已经绑在了皇甫岑这架战车上开始前行了。为此,他需要更多的是保证皇甫岑能够接替董卓,成为掌控朝政的先驱,至于日后如何选择,日后在决定。见孙坚犹豫,继续道:“不过,白马都尉提的这几个人倒都是写忠正臣子,你看着办吧。”
“是吗?”
孙坚将信将疑间,瞧见曹操的身影,急忙赶过去,唯恐曹操看出什么。
曹操虽然也注意到了,不过并没有揭穿,两人相继来到董卓的府邸,与众人等待董卓的身影。
在座之人,除却孙坚和曹操、许靖、周毖、伍琼等人,其他皆为董卓西凉部将。
瞧得出,这是一场心腹聚事。
董卓部下没有人特意去瞧几人,只有李儒目光游离在周毖、伍琼、许靖等人的身上,似乎带有很深的怀疑味道。
董卓就在这样的场景下出场了,然后环视众人,目光落在许靖等人的身上,开口道:“几位是国之重臣,老夫今日请几位过来是想商议一些事情。”
“为大汉,当尽心尽力。”
几个人都是老谋深算的人,回答自然也圆滑。
董卓武夫秉性,没有太多的周旋,开门见山道:“十常侍犯上作乱,二袁逆行,此番我大汉劫难,许多臣工因此身故,以至国家中枢不能正常运转,老夫本有意礼辟贤士,充裕朝纲。叫几位来便是想询问一些人。”
闻此,许靖等人点头。
“可有谁人可推荐?”
伍琼也不避嫌,直言道:“臣听闻,荀爽、陈纪、韩融、襄楷、郑玄、蔡邕、申屠蟠都是贤者,可……”
“司徒杨彪、豫州牧黄婉、河内太守朱儁、尚书郑泰也是忠贞体国之臣!”
“嗯,却是老夫心中所想。”
闻言,孙坚双眸凝聚,不知道想些什么。
倒是曹操嘴角动了动。
董卓此举,不用细细分辨,便可探知其中深意。
伍琼刚刚回话,便正中董卓心意,岂不是说明,董卓其实早已内定了,而这名为询问应该不是此事。
曹操想的没错,董卓确实就是走一个过场,之前,便同李儒已经定下了方案。
他真正想问的却是以下这件事情。自秉持雒阳朝政后,董卓常常忧心山东诸县不信服自己,早前有尚书周瑟、许靖、城门校尉伍琼谏言,认为可举荐才俊入地方州郡,进而以地方权贵拱固董卓在中央雒阳势力。同李儒问过之后,遂采取这些亲信谏言,广施恩惠,提拔俊才。
汉世官员,多敬重那些举荐自己的上司。
亦如皇甫岑为辽西太守刘基门下吏,为刘基赴难,赢得一片赞誉也是因此。
董卓此时便是欲借汉帝国朝廷官位,广施恩惠,以此掌握山东诸郡县。
“山东诸地,蛾贼反复无常,老夫想以朝廷内臣外放,安抚四地,诸位以为如何?”
闻言,周毖和伍琼偷偷忽视一眼,似乎心中早有打算。
而孙坚更是心中一沉,正如皇甫岑书信中所写,董卓真的想外放这些重臣,随即抬头问道:“不知道,要外放何人?”
董卓摇头,看向周毖,问道:“仲远(周毖)以为何人合适?”
“御史中丞韩馥温文君子,儒雅之风,可入冀州,震慑黑山军。”
“继续。”
“侍中刘岱孝悌仁恕,以虚己受人,以此人为兖州刺史,可接济韩馥,威慑黑山军。”
“陈留孔伷清谈高论,可替换黄婉为豫州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