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神来,摸出烟来给围拢过来的工人们发上,但让他惊讶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工人接过烟却没有马上抽,说是有规定,场地里不能抽烟,得到外面去。
这让上辈子搞工厂的方大军汗颜无比,他这个专家居然被现在的人给上了一课。
“大军,你咋来了!”突然,传来了黄老五惊讶的声音。
方大军呵呵一笑,迎了上去,黄老五此时套了条青色围裙,乱糟糟的头发被一个塑料袋罩了起来,衣袖挽到了手肘处,左右手各套了一双干净洁白的手套,这装扮,马上就能让人联想到是搞食品的。
“我这是跟你学习来了,你搞的这个糖果厂,可不简单啊!”
“学习啥啊,都是瞎弄的,全托了曾干事他们帮忙,给厂子里提了很多好建议!”黄老五的大优点就是执行力,只要别人提出的点子确实可行,他就能给搞出来,从以前养殖奶牛,到现在的糖果厂,从没失手过。
“黄哥,你就别谦虚了,快带我四处看看,我以前还没见过糖果是怎么生产的呢。”方大军很有兴趣的嚷嚷道,是真的感兴趣。
“成啊,等你的水泥厂建成了,我也有可能要去参观呢。”黄老五很热情,主要是觉得两人的“遭遇”很相似,都是被各自的书记大人给绑架了,而且都是在搞厂子,虽然生产的东西不一样,但是理念是一样,这时期要在乡镇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可太少了,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搞工厂,应该说是不能理解集体、私人企业。
首先参观的不是生产过程,而是最后的包装,黄老五刚才就在搞包装,他的情况有点特殊,这个糖果厂是大队集体的产业,是真正的集体,除开这些工人的工资后,其余赚到的钱都贡献给集体了。
看似不公平,但糖果厂并非个人出的资金,黄老五个人也没出钱,他在厂里不叫厂长,而叫小队长,同样需要上工,只是工资算得比较多,其余也有奖励,这才算是身世清白,完全不用担心政策问题,因为这不是资本主义,没有肥了其中某一个人。
但方大军搞了两个厂长,已经可以算是私人企业了,完全是按照投资比例来算最后的收益分配,只是打着集体的幌子。
两相比较,惟有自惭形秽,心理计较起来,到底是把黄老五挖过去,给他打工,还是把黄老五当成合作伙伴,等以后政策一出来,就鼓励对方搞私人企业。
两种不同的想法,将决定他现在的态度,甩了甩头,先参观糖果厂,这个问题,事后在慢慢考虑。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关起门来(月票加更!)
“原来是这样包装的?”方大军惊讶出声,他上辈子带过包装生产线,那是“n”形的回路流水线,有很多辅助设备,一条线有三十来号工人流水作业,至产品从第一个工位上去,卡着时间,半个小时后就出包装成品,每分钟出一个,一个小时至少六十个,少一个就是失职,机器啊!
在看看现在这纯手工单人操作,唯一的包装工具就是一盏煤油灯,外加一根十几厘米长的小铁片。
但见黄老五抓起一个超级薄的透明塑料袋,稍微用一点,他都担心会给抓烂了,把这袋子放到托盘秤上,跟着就往里面舀花生糖,也就是里面是炒熟的花生粒,外面裹里一层加了糖的粉子,看着有小指头大,乳白色的,价格只比白糖略贵,算是现在村民们送礼的首选。
一般走亲戚送礼,就是一包白糖,加一包花生糖,如果再加上一包花生酥块糖,就能算是倍有面子了。
“一包糖是八两重,只能多不能少!”黄老五出声解释道,手上可没停。
等花生糖一装够分量,他接着就把小铁片放到煤油灯上烧了起来,然后贴在了薄薄的塑料袋口上,塑料经过铁片这么一烫,瞬间黏和了起来,OK了,这就封口了,跟着就把这包封好的糖放进纸箱子里,里面已经堆了不少,至于食品是否过期,这个就要靠眼力来判断了,一般长霉后就算过期。
现场有四个人来专门搞最后的包装,这也算是个技术活,没有耐心的人干不了,不能称多了分量,不然厂里亏本,如果少了分量,卖出去后村民肯定会闹。
现在的村民都有个坏习惯,买了东西回去。喜欢用自家的称也过一下,免得被整称了。
方大军不得不感叹,如此简陋的包装技术,如此简陋的包装材料,本可以提议让其把目前的包装分下工,比如由一人专门舀糖,因为长期舀。一勺子下去其实就差不多重量了。在由一人专门封口,其实可以卡着时间分工,流水作业,肯定会加快效率。
但现在又不是为个人服务,赚的钱是集体的,又何必让工人当机器用了。如此就放弃了建议,转而问道:“黄哥,你们总共加工了多少糖出来,一个月能赚多少?”
黄老五苦笑道:“赚不到啥钱的,只是比种粮食强。你看这些花生啥的,基本都是生产队自己种的,不够用了才到其它队去购买。别看糖果厂赚了钱,可每年还得花钱买粮食去补征购,平均下来,只能说能让大家吃饱饭罢了,现在才刚开始干没多久,等年底才知道具体数目。”
没一会,方大军搞明白了,这糖果厂没有财务。是由大队的会计在算帐,这帐目有一点糊涂,钱当然不可能被谁贪污了,但没人搞得清楚加工糖果和种粮食相比,到底赚了多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