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啊,等到天透亮时,这镇上就会热闹起来了,人头赞动,熙熙攘攘,虽然人群大多面带菜色,但困穷没有压垮老一辈的人,他们坚强的活在这个时代,也创造着这个时代……
“杨组长,你和厂长最熟,你知道为啥叫我们这么早到街上吗?我们都来了,却不见厂长来,角山那七个人也都没来,还有王书记也没到。”吉祥的唐超问了句,说实话他有点嫉妒陈大年,他的文化更高,水泥厂又在吉祥公社,结果却不是最受方大军看重的。
陈大年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厂长他没说。”第一次开会时,方大军就说必须叫他厂长,不然要罚款,工人们现在渐渐养成即便没当面谈论他,也称呼“厂长”的习惯,水泥厂也就他一个厂长,北斗目前有厂长这个头衔的,好像也只有他。
“你们几个知道吗?”唐超又问了一圈。
其余五个人也一起摇头,供销社的铺面还没打开,地基比街道高出了五个阶梯,这几个阶级仿佛就是等级线,隔绝了大部分人往上面跨,老百姓如果兜里没钱,都不好容易跑供销社里面去逛,因为里面有太多东西他们都买不起,只有在梦里想像过。
不知道答案,但七人都不敢离开,索性就坐在台阶上等着,前面不远处就是镇上最出名的面馆,熬馅料的香味飘出,引得几人肚子瓜瓜叫,因为赶时间,几人基本上都没吃早饭。
唐超昨夜也受到了书记大人的交代,就是尽可能的和其余工人打好关系,虽然方大军没有明说工人的待遇,但明眼人就能看出,这次出去的十五个人,明显比剩余的几十号工人要更有前途。
说白了,只要这十五个人不是超级笨蛋,都有机会成为骨干,拉拢了这十几号人,那以后在厂里的地位肯定就更高了。
另外这些工人都是“关系户”,全部都是投钱人的亲戚,所以想要表现突出,拼关系是不行的,得靠自身的能力。
唐超甚至拿到了公社支持的三十元钱活动经费,他自己也咬牙把家里的几十元存款拿了出来,准备花“大价钱”在这一小撮里打好关系,三个组长,徐大壮他自动忽略了,唯有陈大年才是他的竞争对手。
想到这里就起身摸出烟来发上,又说道:“走,我请大伙去吃面条。”他比陈大年强的方面就是更有“钱”,想在这方面把陈大年比较下去。
他的话刚一落,街尾突然传来“呜呜”声响,是唢呐声,谁家在办喜事,竟然请了唢呐队!
第一百四十二章 高调游街
所谓唢呐,其实就是喇叭,村中遇到喜庆日会请来助兴,当地一般情况下只有嫁取时才会吹唢呐,吹唢呐的师傅可以免费吃席面,另外还有红包拿。
但此时吹的曲子却不是常见的《百鸟朝凤》或是《抬花轿》,而是一首《将军令》,这乐曲主要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以及战斗时的激烈紧张。
唢呐属于是民间艺术,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对于旧时候的曲子,即便是在农村,这些唢呐师傅都能吹上几首。当地还有《抬公子号》《牛儿灯》《舞龙》《二胡》等民间艺术。
此时陈大年几人虽然听不出是《将军令》,可也马上发现这曲子跟平日里听的不一样。
“唐哥儿,咱们还是先别去吃面了,万一被厂长碰到不太好。咱们就留这里看热闹吧!”吉祥公社的工人回声道。
唐超一看这情况也觉得去吃面不合适了,可也相当郁闷,这唢呐一响就打乱了他的拉拢计划。
唢呐声近了,而唐超八人差一点给扑倒在地,但见从街尾吵吵嚷嚷的涌现出一大群人,打头的是七个壮汉,穿着统一的青色衣帽,胸口戴着一朵大红花,最不可思议的是领头那人居然是徐大壮,衣服的颜色与另外六人不同,是麻黄色,正是组长的工作服。
七人身后跟着一群吹唢呐的老人,这些老人都穿上了喜庆的唢呐服。卖力的吹奏着,在这一群人身旁还跟着几十号人。而且这队伍越滚越大,看热闹的都往那边涌去了。
陈大年砸舌道:“难不成,厂长叫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到镇上就是为了……”
唐超也忘了拉拢的心思,完全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了,这到底是啥情况啊?
就在八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前面队伍中小跑了几个人过来,都背着背篓,还没走近。就高喊道:“你们也快去换衣服,方组长说要安排你们游街。”
游街可不是贬义词,也可以当褒义,关键要看游街是个什么情况,如古代的状元、大官游街,那就是褒义,是好事;如果是被当成犯罪分子游街示众。自然就不是好事了。
此时自然是好事,只是未免太过高调了,水泥厂都还没修建完成,设备都还没送到,工人们也只是去隔壁井学习,居然要搞游街活动。这让几人腿肚子都有点发抖,盖因这种大场面除了当初结婚时,就从来没经历过了。
并且结婚时来的都是亲朋好友,可现在竟是在镇上街道,在赶集日游街。
“你们还愣干啥啊。衣服都在背篓里,方组长已经联系好了。让我带你们到前面铺子里面去换衣服。”来人又嚷嚷道,这是方大军的一个堂哥,走后门进了煤炭厂,在他看来,戴着大红花游街,那是福气啊,大家还不得抢着来啊,怎么这几人都愣住了?难道是高兴坏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