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父稍微怔了一下,没有马上回话。媳妇这才刚怀上,这就给送回娘家,传出去不好听啊,外人还以为他家对媳妇不好,搞得媳妇跑回娘家去了。
大姐这时候没说话。她是温顺的性子,现在双方父亲都在场,她就更没发言权了,但要她来选,她肯定会选娘家,在说丈夫现在都在水泥厂。她一个人在婆家也会觉得不自在。
方大军算是谈话的高手,或许猜测不全钟父的顾虑,但接下来的话,肯定会比较有杀伤力,跟着又道:“等建哥在水泥厂站住脚,我就会陆续安排些钟家那边的人过来进厂上工。”
钟父一听这话。顾虑全无了,这下谁能说闲话,儿子都在这边,毕竟是女婿,多少会不太方便,媳妇跟过来也好,儿子在厂里有什么为难事。也好通过媳妇的口说出来,“成啊,绣兰那就在这边住上一段日子,不过坐月子还得回老钟家去。”
方大军没有接话,他毕竟自己没结过婚,对这里面的规矩不是太清楚。而方东华却在心理叹了口气,女儿始终不如儿子好啊,接话道:“那是,规矩不能坏了!”
这也确实是规矩,即便娘家条件很好。婆家很穷,但是按照传统,媳妇分娩后,坐月子必须在婆家,如果媳妇在娘家坐月子。那不就成了男方入赘,这跟金钱无关,而是脸面问题,也是农家人的执作。
钟父一听亲家开口答应,脸上的笑容就更加欢喜了,这样一来,啥顾虑都没了。
方大军这时也猜到这里面的计较,但也并非没办法解决,那就是让婆家给迁到北斗,隔得近,不就等于在娘家坐月子吗,这是后话了,暂时不急。
跟着他又说了会话,就出了桃屋,跑去清点粮食去了,大米和玉米还有麦子一起,给分了八百多斤,稻谷脱壳后会缩点水,按照原来的计划,本来还有七八斤的红薯。粗粮和细粮加起来总共有一千五百斤左右,别嫌少,相比其他家庭,他家算是好的了。
因为有二姐的七分工,母亲的八分工,父母和他的满工,还有俩丫头偶尔挣到的两分工,六口人分一千五百斤粮食,平均每人才两百五十斤,相当于一个月只有二十斤的口粮,算起来,比城镇户口的分配标准少了一半。
这情况,让村民都不敢多养家畜,因为根本就养不起。这点粮食,确实也只能糊口罢了,要每餐都吃饱,根本不可能,只能说能相当勉强的过日子,不至于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
当然,另外也有东西分,比如几斤大豆,几斤菜油,几斤花生啥的,这些都是农副产品,到过年的时候,还能给分点猪肉,丰收年能有十来斤猪肉,当年气候不好,能落到几斤肉就不错了。
还有生产队会分给一些布票等零碎,以及一点点钱,去年他家分了十三元七毛三分钱。这些钱就是生产队的猪羊拿到食品站贩卖之后所得。
蔬菜就得靠村民家里的自留地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成四个字:“生活惨淡!”
感慨了一番就收拾好了心情,大环境得靠国家政策,但是他却有能力去改变小环境,目前正在做这些事情,所以就不要给自己心理压力了。
而首先要让自己家先富裕起来,然后才去带动乡亲们的致富,这也符合“后面”的国家政策。
他之前买了几百斤大米囤积在家里,现在又多了八百来斤粮食,总数都破千了,至少接下来一年,家里不用担心粮食问题,每顿都可以吃饱,也因为他在家吃饭的次数还真不多,往后经常在外面忙,那就更少了,变相的省下他的口粮,二姐现在也不在家里吃饭,二姐高中生的身份,也可以换到一定的粮票,蚊子在小也是肉,改明儿就去换了。
傍晚时,王宏文两口子到家里来了,这也变相给他家增加了气势,娘家太强势其实并不太好,但这是自己的大姐,自然不希望在婆家受到欺负。
晚饭过后,一家人围拢在桃屋里看电视,屋里放了个炉子,却是蜂窝煤,已经烧过了心,也就是蜂窝煤烧成了黄红色,这时还能保持热力,只是没了火苗,放在屋子里能取暖。因为家里是瓦房,透气性强,完全不用担心二氧化碳的问题,把屋门关上也没事。
眼看脸脚也洗了,方大军突然反应过来,今天晚上的住宿怎么安排呢?家里的床位有限呢,总共就四张床,其中有两张床还在一间屋子里。
可现在却有八个大人,两个小孩,天气也凉了,泥土的地面,也不适合打地铺,桃屋里也没有沙发,连长条椅子也没有,可见父母根本就没慌张,也没提住宿的问题,这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晚上到底咋睡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俩丫头虽然喜欢看电视,却也正是贪睡的年纪,首先就提出了要去睡觉,而且直接往自己屋子去了,父母也没给叫住。
这让方大军更诧异了,却又不好相问,更不好现在就去睡觉,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今天晚上该睡哪里。
就在这纠结当中,终于大姐也想睡了,母亲这才出声说起了安排,“亲家,今晚上你们就睡大军的屋,绣兰和燕子睡,儿子,你带着四妹五妹一起睡。建娃你就将就下,到隔壁的空屋里去睡,绣兰刚怀上,你们不能睡一个床。”
钟母接话道:“是啊,钟建,你和绣兰要分开睡,往后你就睡空屋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