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住宿二楼的楼板也铺好了,最多再有三日,住宿楼就可以封顶。厂房空余的工人也没闲着,继续去搞定食堂、澡堂、厕所这些周围建筑。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等十号这天方大军到了厂里,发现一夜之间已经大变了样,昨天晚上已经加班打扫了出来,只是屋内地面还没完全干枯,暂时还不能落脚。再等一日就可以用来开工了。
这一日,剩余的缝纫机也拉回来了,还有大量的前期布料和工具,以及两辆卡车也被开了回来,断断十余日的工夫,这里就涣然一新,从农田土地变成了高档厂房建筑区。
但还没到放鞭炮的时候,因为第一件衣服还没投产。
至于角山公社也基本上是日夜开工,也终于有了成品,笨办法虽然消耗时间,但也可以用时间去弥补不足,陈大龙带着目前增加到三十五个人的团队,也没辜负方大家的厚望,已经出了十几件的成品,每一个样式也确定了大中小号,数据已经出来了,并且也安排人试穿,他挑选了很多“兼职”模特,最后由学生们整理好,登记成了册子,然后给印刷出了多份。
现在已经交到了张翠萍的手中,方大军又紧急直接招收了30个工人,这次照顾了水泥厂的员工,是从员工家属中挑选的。到此服装厂的总工人数量达到了320人,其中只有35人在角山公社,剩余的285人都会被安排在新场。
培训还在继续,但大家都浮躁了起来,应该说是激动,这点方大军无法控制,因为他也很激动。
两辆崭新的双排座大卡,戴着大红花,直接开到了角山公社,站了会台,又开到北斗供销社跟前,最后又是水泥厂,然后放到了新场工厂前。好吧,成了游行了。
时间到了十二号,住宿大楼封顶了,瓷砖也贴了大半,水电也安装好了,厂房内主要只是安装电线,这些杂七杂八了又增加了一笔花费。
李玉兰已经心疼到快哭了,但方大军依旧我行我素,该花钱的地方绝对不含糊,哪怕超过预算也得硬着头皮上。
这一天忙到深夜,把缝纫机搬进了厂房,各种工作台也准备好了,包括木桌子等等,分成了六个组,每个组二十台缝纫机,其中一个组是搞收尾的,比如扎扣子、扎裤边、以及商标等。
其余还有一个熨斗组,外加一个检验统计组,一个剪裁组,最后还有一个搬运包装组。
所有的组还需要翻倍,因为是白晚两个班次,总共加起来有二十个小组,每个班140人,白班要多几个人。
13号,最优秀的一批几十个工人进场了,开始跑第一批衣服,首批总加工几十件儿童装,适合五到十一岁,他也找了模特,这是从学校里面直接挑选的公认的“脸赞”。是从好几所学校中PK选拔出来的。兼职模特,厂里会支付一定的辛苦费用。
另外照相馆也搞定了,他从县城收购了一家过来到新场落户,以及小印刷房,这两个小部门都是他私人的产业。花费也着实不小,要不是从楼板上面赚了两千多,他差点又要挪用资金了,目前他个人还欠着水泥厂四千大洋的债务。
他第一波主打的就是儿童装,不是因为市场,而是价格,当然所面对的群体也非常大。
跑流程的时候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自主研发是最难的,由陈大龙那边给出数据和样品,然后这边的剪裁师傅根据尺寸下刀,跟着就由裁缝组进行缝合,接着由检验组检查统计,通过之后才进行熨运和包装。这时候才算是成品。
这么多工序分工下来,按理说应该非常快才是,奈何都需要磨合,可谓状况百出。一直到半下午,才有惊无险的把衣服搞出来了。
而今天也恰恰是周日,选来的模特都等着呢,他反其道而行,先挑的是男孩,而衣服的样式也是男孩,盖因现在男孩的家庭地位明显高于女孩。
总共来了二十一个孩童,每个年龄段都来三个,并且身材也是区分了的,果然不愧是“脸赞”出生,各个长得粉雕玉琢,衣服一上身,效果全出来了,并且还请来了业务化装师给打扮了一番。
至于衣服所用的LOGO商标,他直接山寨了“苹果”的商标,服装厂的名字也叫苹果,简单好记,也算是抢先注册商标了,呃!
第二百八十一章 来客云集
“熊姐,接下来就麻烦你了。”方大军笑着说道。
熊这个姓氏在当地相当少见,而熊兰花就是他从县里找来的照相师傅,祖籍在炉市,这还是由文工团的赵晗介绍的。
“放心吧,季季(姐姐)保证给你拍得美美的。”熊兰花的口音很重,比如姐姐给念成季季,让人一听就知道不是本地人。三十岁出头的年纪,比较胖,但却酷爱打扮,原本在县里开了个小照相馆,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经营惨淡。
方大军托人给赵晗一提,就把熊兰花介绍了过来,为此方大军接手了之前熊兰花在县里的小铺子,让堂哥方明根用来作为销售之用,不是购买,只是接过了租期。
而熊兰花就把器材打包来了新场,另外也采购了一批新的器材,比如崭新的海鸥DF,光是DF就花了近五百大洋。
其余还有胶卷和简单的器材等,花费当真不小。
至于小印刷房,设备相当落后,属于是铅印雕刻凹版印刷,排版人员手工雕刻好模板之后,印刷出的第一张要校对,校对完了再开始印刷。印刷上墨的是滚筒,滚一下印一张。这种模式在小乡镇一直会延续到九十年代末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