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农村修房屋,单价大概20元每平,现在换房屋单价44元,贵了一倍,可地方不一样啊,那是在县里。
结果当天晚上,就有一户反悔了,坚决要参与进来,方大军也没多说,让其在会议记录上更改签字就行了。
他这会心情相当不错,老实们那边也搞定了,韩梅不用说了,基本上现在跟着他走,王宏文那边也不用说了,大厦是政府工程,蜂窝煤那边就搞定了。
服装厂这边投资的老师有点多,方大军也不是看上这点钱,因为分配出的利润,已经被他宰过一大刀了。主要是走一个过程,毕竟这边是投资户,而到时候大厦修建完成了,会建立一个大型的卖场,类似于百货大楼那种,如果老师们参与进来,那么最终都会大赚一笔,哪怕房屋升值也会赚。
如果不参与,也没损失,服装厂该有的分红不会少,当然是跟之前的阉割版分红。
老实们这边也是一半一半,李健没有同意,他顶着压力,也刚相亲了,还有家人要养,县里有房屋也用不上,现在现金重要。
吴刚同意了,他所追求的是生活档次,能住在那样的大厦里,跟县里很多单位干部当邻居,哪怕那房子不住,留在那里也是有面子的事情,说出去不知道羡慕死多少人,他是相当兴奋的同意了。
其余老师们的想法也大概分成了这两种,OK,这事就这么定了,这边他更干脆,参与的,那么分红就暂时投入到大厦,不参与了,分红照样发,不会拖延发放时间。
无论同没同意,他都没多劝,也是按实际情况讲解,没有忽悠的成分,最后选择是对还是错,那就让时间去评定吧。
转眼清明节到了,方大军也跟着家人去上坟,跑了两天,主要祖先的坟太远了点,也太多了点。哪怕他不是亲生的,但现在的身份是方家子孙。
他现在可以算是发达了,不少人都说是祖坟的风水好,没办法,他只好跑一个遍了,不然影响会不好。
清明节也算是一个传统节日,但要二十多年后,才会成为法定节日。
清明一过,农田里也热闹了起来,其实田早就已经耕好了,大部分是用牛耕,小部分是由人力翻挖,然后现在就是灌注水源,水库也在凶猛的放水当中,为插秧做好准备。
说是五一劳动节,其实在这之前,基本上就把秧苗和玉米栽种得差不多了,即便当年气候有些低,至少秧苗在五一前大部分都会栽种完。
到了六七月份就会栽种红薯,而麦子收割的月份和玉米冲突了,一些家庭是选择套种,会损失玉米约莫一两个月的生长周期。
也就是油菜与稻谷时间冲突了一点,麦子和玉米也冲突了一点,一个是农田,一个是山地。如何选择,全看每个家庭的计划。
不过大部分是选择套种,也就是只用很少一点土地来抢收,抢种,或是混着种,每种农作物都种上一点,但都种得不多。
麦子、稻谷、油菜、玉米、红薯,这算是非常重要的五大农作物。米麦用来人吃,是主要口粮、玉米红薯喂养家畜,可以保证家畜快速生长、油菜可以满足全家一年所需的油,这也是生活用品。
方大军突然想到那首春天里,歌词和旋律都记得,奈何歌词的意境,现在套不进来,传唱出去也听不太懂,可惜了一首好歌啊。
但现在不就是春天里吗,没有歌,但意境却能感受到,竹笋已经尖尖露角,这是楠竹笋,相比其余当地竹笋,这是最先破土的,而楠竹笋脱落的壳,在当地端午节会用来包粽子。
这一年,他放慢了脚步,有时间去感受春夏秋冬,只为下一年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第三百五十二章 挖煤
转眼四月份到了,销售部所剩余的资金也花了很多出去,在北斗十二个区都建立了销售点,用来出售蜂窝煤以及水泥。
并且在诚招服装加盟商,也颇见成效。方大军也打通了关系,人民政府建议学生穿校服,不穿也没关系。有这句话就够了,校服市场也火暴了起来,虽然赊帐的学生比较多,但这钱怎么说都算是赚到手了。
还有王英在扩大市场,以及原本市区的销售就还不错,这让服装厂算是走上了正轨,工人加班加点,都有事情可做,随着熟练度的提高,工资也相对可观起来。
水泥厂不用说了,光是大厦所需,都要加足码力生产近半年,蜂窝煤市场不降反升,因为集体制度取消,导致煤炭的价格开始上涨,并且涨得相当明显。
按正常情况,煤炭的销售价,现在应该达到水泥的五分之二才正常,水泥现在四十的零售价,原煤也应该有15到20元区间价。县里的原煤已经到了17元左右,而之前角山,方大军才开6元一吨,但如果运输到县里,每吨大概要花3元钱,价格算起来依旧低了。
四月份起,角山的煤炭,他给调整到了9元每吨,算上他从安全方面的付出,每吨大概要10元了。
并且今年政策也变了,煤炭要收税,暂定的价格,一吨收五毛,杨梅才也不是吃素的,在角山通往北斗的半道上设置了关卡,煤炭不运输出来就不收税,但要通过这条路,见一吨收五毛。
不是收现金。而是到区政府购买煤炭票,交了票才可以放行,税钱由角山自行负担。
以前的生产队长,有不少都转行当起了煤炭小老板,但都有些偷偷摸摸的。不敢明面视人。而以往挖煤挣工分的村民,也转行当起了煤炭工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