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战虎贲_秋风起叶落【完结】(396)

  并且不顾一切的与东北新军战斗,否则他们绝不可能阻挡住东北新军的进攻。

  很快,东北新军的进攻部队已经进入了千米距离之内,就在这时。

  蔚蓝的天空中突然飞来几架零式战斗机,没有二话,这些飞机立即朝鬼子阵地俯冲而去。

  当到达一定高度后,立即火力全开,对鬼子阵地进行超低空俯冲扫射。

  “哒哒哒……哒哒哒……”刺耳密集的机关炮和航向机枪枪声大作,一道道炙热耀眼的火舌喷射而出。

  “砰砰砰……嘟嘟嘟……”打的鬼子阵地土屑飞溅,一些倒霉的鬼子兵躲避不及,当场中弹倒下。

  这时,东北新军进攻部队的七十来辆四号坦克纷纷开炮。

  所有坦克炮都换装了白磷弹,嗵嗵嗵嗵一连串的闷响后。

  数以十计的白磷弹落入了鬼子阵地之中,顿时如一团团绚丽的烟火般爆炸开来。

  所到之处,皆沾着就着,不时有鬼子被火苗沾身,扑地打滚不灭,进而全身燃烧,凄惨无比的惨嚎起来。

  白磷弹虽然杀伤姓极大,但对工事的破坏力并不高,所以刚才的炮击基本上就没使用。

  全部用的高爆弹,为的就是能够尽可能的摧毁曰军防御工事,以便于接下来的进攻。

  现在距离接近,曰军工事也被轰炸的支离破碎,战壕里的鬼子兵躲无可躲,顿时被白磷弹造成了大量杀伤。

  炮击持续了没几分钟,他们就进入了鬼子机枪射程。

  侥幸未死的鬼子机枪手们纷纷开火。

  与此同时,坦克车上面的并列机枪也纷纷开火还击。

  双方机枪展开了激烈的火力对射,密集的子弹打的坦克装甲当当作响,火星四溅。

  当坦克群引导着步兵们堪堪推进至距离鬼子战壕不足百米范围时,第56联队的鬼子立即旧计重施。

  一阵震耳的闷响后,一发发烟雾弹吱吱冒烟朝东北新军的攻击部队飞了过来。

  “司令,快看,鬼子又开始发射烟雾弹了。”东北新军观察哨里,高初指着前方急声道。

  张兴汉举着望远镜看去,并未多说话,他在进攻前能做的已经都做了,现在就看进攻部队的表现了。

  为了提高进攻部队的近距离重火力,他又从手表里拿出了三百具巴祖卡掷弹筒,提供给读力第9,10师两师,专供进攻使用。

  很快,进攻部队就完全被烟雾所笼罩起来。

  张兴汉放下望远镜,道:“命令炮群,立即对鬼子阵地后方进行无差别炮火急袭,压制曰军炮火。”

  很快,港沉寂没多久,补充好炮弹的六个炮兵营便再度纷纷开炮。

  一团团火焰带着呼啸声划破天空朝鬼子阵地后方飞去。

  一些刚刚拉出掩体准备进行炮击的鬼子炮兵见状大骇,纷纷闪身躲避。

  “轰轰轰轰……”一阵猛烈的爆炸接连响起,一时间,鬼子阵地后方地动山摇,许多鬼子炮兵躲不及,连人带炮都被轰成了碎渣。

  第二百三十七章:击破日军

  鬼子的炮群被压制,但步兵的冲锋却未中止。

  一些侥幸幸免于难的鬼子掷弹筒与迫击炮发射出了一些小口径榴弹,趁着东北新军进攻部队被烟雾笼罩之际。

  鬼子的基层军官们坚决执行了上级事先吩咐好的命令。

  挥舞着指挥刀:“攻撃!攻撃!”

  大批的鬼子兵顿时端着装好刺刀的三八步枪纷纷跃出了战壕。

  一些鬼子军官怒吼连连,一边冲出战壕,一边挥舞着指挥刀:“快,快快滴,冲上去……”

  烟雾中东北新军的进攻部队,有了前车之鉴的惨败,他们这次没有再度陷入慌乱。

  坦克车已经熄火停止了前进,所有官兵都尽可能的依托着坦克两侧或蹲,或趴,就地构筑防御,各种由通用机枪,冲锋枪以及加兰德步枪组成的轻重火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准备就绪。

  掷弹兵与迫击炮手则冷静的在坦克后方架设火炮。

  火箭兵们扛着一具具巴祖卡来到了坦克旁,依托着坦克做好了发射准备。

  由于鬼子兵冲锋时基本上都默不吭声,加上东北新军的坦克车早已经熄火,所以战场出奇的宁静了下来。

  亲自指挥进攻读力第9师一团团长马明远上校侧耳聆听,隐约听到了鬼子冲锋部队所发出的脚步声。

  毕竟数以千计的人同时冲锋,那脚步声是无可避免的,除非他们个个蹑着脚缓步靠近。

  但这是不可能的,对于曰军来说,速度是最重要的,他们必须趁着烟雾未散,东北新军视线受阻,处于慌乱之中,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去,与他们贴身近战,发挥他们白刃战的优势。

  更能抵消东北新军坦克的大威胁。

  不过,这次面对有了充分准备的东北新军曰军反击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马明远听到鬼子杂乱的脚步声时,其实鬼子兵已经冲进了五十米左右的距离。

  他当机立断亲自双手拿着一支花机关厉声怒吼:“给我打!”

  “哒哒哒……”花机关的咆哮声就是命令,早已经等候多时的步兵和坦克机枪手们纷纷开火。

  沉寂的战场徒然枪声大作,密集的子弹组成的火舌在烟雾中格外刺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