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战虎贲_秋风起叶落【完结】(79)

  说完,张兴华忽然问道:“怎么,苏老师,你有什么事情?”

  苏涵韵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柔声道:“我决定了,我也要去沈阳参军。”

  “什么?你也要去沈阳?”张兴华闻言一喜,旋即又连忙摇头道:“不行,沈阳已经是边防前线,随时可能再度爆发战火,你去了太危险,你不能去。”

  “你哥哥说得对,战端一开,我华夏儿女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我和你们一样也有一颗热血赤诚的爱国之心,国难当头,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努力。”苏涵韵态度坚决道。

  “可是,打仗是男人的是,你们女人就不该插手。”张兴华急道。

  “哼,兴华,你也是新知识分子了,怎么还有这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再说了,古人花木兰不也是女人吗?花木兰都能参军,那我为什么不能参军?”苏涵韵故意嗔怒道。

  “因为,因为我不想你受到任何伤害……”情急之下,张兴华脱口而出。

  苏涵韵俏脸一红,将头扭了过去,红着脸轻声道:“我不管,沈阳我必须得去,再说,不是还有你吗?你会保护我的对不对?”

  说这句话时,苏涵韵已经转过了头来,柔情似水的看着张兴华。

  不得不承认,此刻的苏涵韵对张兴华还是有些好感的,他为人正直,善良,年轻英俊,家境殷实,却从不张扬,丝毫不像那些纨绔子弟一般劣习斑斑。

  张兴华心中一动,连忙点头道:“嗯,我会拼命保护你的,有我在我不会让你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和委屈。”

  …………………………

  自从张兴华的招兵檄文发出,燕京大学的学生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全国各地其他各界同胞了。

  短短几天之内,北平,平津乃至南方沿海各地,就兴起了一股北上沈阳,参军杀敌,抗曰救国的北上之风。

  无数热血青年,知识分子纷纷辞别家乡亲人,袍泽师长,踏上了北上参军的路程。

  各地商人,绅士,纷纷慷慨解囊为张兴汉的沈阳守备旅捐款捐物。

  更有无数有识之士纷纷给张兴汉和守备旅发去了慰问信。

  第五十一章:急剧扩充(上)

  民国20年9月25曰,此时距离九一八事变爆发已经过去了六天了。

  自从三天前张兴汉率部击败关东军主力后,位于沈阳城南的守备旅司令的通讯连每天就都会收到数量不等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信。

  这些慰问信中,有当代名人志士的,也有工人,学生以及军政两届大佬的。

  毫无意外的是,张兴汉对这些慰问信一封未看,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口头上的慰问,远不如那些物资钱财来的实在。

  最为重要的是,张兴汉更知道,这些慰问信中不少人都是沽名钓誉之辈,各种作秀心理都有。

  当然了,也有人是单纯的真心慰问,不过张兴汉和他的通讯兵们,却没有这个时间去一封封的甄别了。

  因为如今的沈阳城已经成了全世界目光焦点的聚集点,就在今天早上,一批西方列强各国各大著名报社记者来到了沈阳。

  除此之外,沈阳周边及东北地区已经陆续有爱国青年,热血义士绿林好汉得知自己的招兵檄文后,赶来沈阳报名参军了。

  张兴汉忙着接待外国记者,其他人则忙着招募新兵的事宜,整个守备旅上下都处于一片繁忙之中。

  沈阳守备旅旁边的一处政斧办公大楼一楼大厅内,聚集了近二十多位黄发碧眼男女记者。

  他们随身带着这个年代最为先进的各种摄影器材,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随着门外警卫一声:“张旅长到!”

  这些多少精通中文的外国记者们纷纷闻声转身回头,只见一名年轻英俊,身材魁梧挺拔的中[***]官,带着一名副官昂首挺胸大步走来过来。

  张兴汉带着白手套,身穿一身淡黄色上校军官服,脚蹬一双擦得锃亮的大头皮鞋,整个人洋溢着一股说不出来的英武之气。

  走到那群记者前,张兴汉微微一笑,招呼道:“诸位好,鄙人就是张兴汉,让你们久等了。”

  张兴汉话音方落,这群记者顿时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顿时一股脑的朝张兴汉围了过来。

  跟在张兴汉身后的警卫营营长郭忠少校,连忙闪身挡在了张兴汉前面,目光如刀的冷冷扫视了一眼一众外国记者,冷声道:“请退后。”

  十几名记者被郭忠眸子中所流露出的浓浓杀意给震慑住了,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面面相觑。

  甚至有人用英文小声嘀咕了起来。

  张兴汉这时拍了拍郭忠的肩膀,示意他让开,上前微笑着对众人摆手示意道:“诸位不要激动,也不要紧张,我的副官是处于安全考虑,请大家不要见怪。”

  “张旅长,请问我们能否问您几个问题?”人群中,一名年约二十多岁长相靓丽的金发女记者用有些生硬的汉语试探问道。

  “当然可以。”张兴汉道:“不过,大家不要争抢,可以一个接一个的轮流提问,这样都不会浪费我们大家的时间。这样吧,有什么要问的,大家请举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