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晋绥军只要不是逼迫的走投无路,他们更不会愿意跟着阎锡山进山当野山,因为我们不是外族侵略者,我们也是中国人。”
实际上,就是历史中曰本人攻入山西后,晋绥军投降当**、卖**的也不在少数。
以东北边防军的赫赫威名和军中待遇,一旦晋绥军走投无路,张兴汉派人稍作思想工作,就能轻易将其瓦解。
所以,关键还是得守住晋城,让晋绥军无路可逃。
在死与生,在背井离乡遁入深山老林等偏僻地带与继续驻守家乡,拿着高薪响资相比,没人愿意选择前者。
顿了顿,张兴汉态度坚决的道:“所以,这次晋城坚守,由我亲自坐镇指挥,我们的目的不是拼光最后一兵一卒,而是尽可能的坚守下去,直到我第1、3集团军攻破雁门,井陉等关,迫使阎锡山投降。
只要阎锡山投降,就很有可能迫使蒋委员长接受和谈,对国民政斧进行改组。
当然,如果蒋委员长不愿意和谈,我们也就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南渡黄河,进军中原,华东,进而陈兵长江北岸,震慑南京!”
见二人还要再劝,张兴汉摆手制止道:“行了,你们就不要多说了,连夜作战,你们应该都很累了,都下去休息吧,另外以我的命令晓喻全城将士,张兴汉与他们并肩作战,胜,望所有将士竭力死战,以待援军!此战我军必胜!”
“是!”刘建国与郭忠见张兴汉态度坚决,不再多说,纷纷挺身朗声应道。
旋即在张兴汉的摆手示意下,联袂转身领命而去。
目送二人离去后,张兴汉叫来了一名通讯兵吩咐道:“马上给第1集团军,第3集团军总司令部发电,命令他们,十曰之内必须攻破雁门关、井陉关,半月之内需推进到太原城下,给我活捉闫老西,空军轰炸太原等地机场,摧毁阎锡山乘坐飞机外逃之路!”
第四百六十七章:血战晋城(一)
经过天井关一战后,随刘建国驻守的步兵团损失接近三分之二。
幸存突围的人数不足一千二百人,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不同程度受了伤。
粗略统计一番后,张兴汉在晋城的兵力还剩下不足一万六千人,其中坦克师两个半团,整编一师因为损失过重,被张兴汉临时缩编成了两个团。
师部直属的警卫,侦察等部队与郭忠的警卫营,王龙祥的空降大队合编为一个加强团。
当天晚上,天色还未方亮,中央军第25师,第4师两万余人就越过天井关,进抵晋城以南五公里外。
与晋城以北的两万多晋绥军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正式合围晋城。
张兴汉将整编第1师的两个步兵团分别部署于城南、城北外的野战防御阵地。
警卫营等部合编的加强团驻守晋城本城,负责维持城内治安等。
坦克师两个半营,约两百四十辆坦克被一分为二,部署于东西两个方向,保障城南城北主阵地的侧翼。
一夜间,各部队迅速就位,只等中央军与晋绥军来攻。
天明一早,空军数十架战机就奉张兴汉之令早早赶来,对晋绥军与中央军发动了猛烈空袭。
虽然未能给他们造成多大的伤亡,但也狠狠的打击了两军的士气与军心。
张兴汉命令王龙祥带着伞兵,开始配合各主力团在城外野战防御阵地外埋设雷区。
由于东北军空军的不断袭扰空袭,导致晋绥军与中央军直到中午也没能组织起进攻。
这给东北军守军从容布置雷区,加强各火力点防御工事极大的宝贵时间。
中午时分,晋城司令部。
张兴汉正在吃午饭,虽说大战在即,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因此饭还是要吃的。
一名通讯兵忽然走了过来,向张兴汉挺身敬礼道:“司令,参谋长自吉林来电。”
“哦?”张兴汉有些意外,放下碗筷,拿过电文一看,只见蒋百里在电文上道:
总座,晋南战局余已尽知,晋南有总座坐镇,虽陷重围,但却稳如泰山。
惟担心者,乃获闻蒋中正已调江西,两湖等地中央军外加桂系之军不下于数十万。
正沿京汉铁路北上,此不得不防,因此,百里建议,总座应将空军小部分用于晋南之战,主力而用于轰炸京汉铁路,尽可能的瘫痪之。
迟缓中央军与桂系军队北上,如此有利于我军在战略全局。
否则,一旦数十万中央军与桂系精锐北上,总座在晋南之坚持,数万将士之流血牺牲皆付诸东流。
张兴汉阅毕后,霍然起身拍桌道:“若非参谋长提醒,我险些忘了如此重要之事。”
“通讯兵,马上给空军发电,全力空袭京汉铁路,一个月之内,决不能让其恢复畅通!”
“是。”通讯兵连忙领命而去。
没有了京汉铁路,以此时中央军和桂系的车辆装备普及水平,恐怕也只能步行北上了。
而步行北上,这数千里的距离,等到他们赶到,黄河以北的战事也早该尘埃落定了。
安排好了通讯兵后,张兴汉再无心吃饭,抹了抹嘴,习惯姓的叫了声忠子。
但只有一名警卫自外面应声而入,张兴汉才想起来,郭忠与王龙祥都带着部队去城外协助主力团防守部队,埋设雷区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