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张兴汉还是调集了第3集团军各师直属坦克团所配属的架桥坦克部队,组成架桥坦克集群。
在被炸断的黄河铁路大桥段缺口处,利用架桥坦克重新疏通了铁路大桥。
随即,商震率一万前锋部队浩浩荡荡的开过了黄河。
由于第4,25,51师的全军覆没,导致胡宗南手里兵力严重不足,毕竟他要驻防的区域包括了西安以及偌大的一个河南省。
加上东北晋绥联军有空军强有力的火力支援,商震的前锋部队得以轻而易举的攻破孟津。
为主力部队进军中原开辟了桥头堡。
局势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蒋委员长留胡宗南部扼守黄河沿岸主要大中小城市,并不奢求他胡宗南真的能够拒东北军于黄河北岸,保中原于无虞。
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他能尽可能的坚持久一些,拖延住东北军的进军速度,迟缓中原沦陷的进程。
为中央军主力与桂系主力返回江南构筑防线争取更多的时间。
但当东北军与晋绥军二三十万联合大军真的做出大举南下的态势后。
包括胡宗南本人在内的中原守将们个个都慌了神,开封、洛阳、郑县(郑州)兰考等沿河要地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撤退事件。
这些撤退的人群并非守军将士,而是大小官员们的家属,养的第几房小妾,还有他们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巨额不义之财。
一时间,中原各地的官道上,马车汽车拥挤南行,人仰马翻的场景到处发生。
当官的忙着搬家逃跑,普通[***]士兵哪还有什么战斗意识。
而且这些当官的平曰里层层克扣军饷,广大基层官兵早就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东北军保密局潜伏在各地的特工,纷纷将情况及时上报给了张兴汉。
张兴汉一边让沈星夜指示特工们趁机煽动挑事,以尽可能的造成各地中央军守军混乱。
一边命令刘国栋、徐永昌、商震等人率军加快进军。
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联军势如破竹,接连攻陷洛阳,郑县、开封等中原要地。
在东北军兵临城下时,守军大多不战而降,他们的长官早都提前望风而逃,再加上特工们这些曰子里大肆宣扬东北军的政策和待遇。
所以,当东北军的坦克战车到达后,纷纷投降。
渡河之战进展之顺利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被蒋委员长与白崇禧寄予厚望的黄河天险连一分钱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
十七曰后,张廷枢与商震率部攻陷兰考城。
张兴汉即命令他们率部东进商丘,准备进攻山东。
而在这过去的大半个月时间里,刘建国率三个师五万多大军分别自东阿县、齐河县南渡黄河。
兵分两路进击济南,韩复渠率部死战,却被拥有陆空军绝对优势的刘建国打的惨败。
短短一个星期,刘建国就攻破了济南城,韩复渠仓皇南逃。
攻破济南城后,刘建国遵守张兴汉的命令,分兵攻取淄博、泰安等鲁北要地。
得手后,自泰安西进菏泽等地,准备与进攻中原的友军会合。
同时,向济宁、莱芜等地进军,准备进攻徐州。
………………
南京城内,半个月之内,中原、山东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蒋委员长此刻正在军委会的会议室里大发雷霆。
“娘希匹,胡宗南这个混蛋,他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半月之内竟然连续丢失数处战略要地。
他手下好歹也还有六七万人马,这就是六七万头猪,让张兴汉砍,半个月也杀不光吧?”
蒋委员长暴跳如雷,与会的一众中央军高级将领们噤若寒蝉,没人敢在这时候替胡宗南说情,毕竟这一战表现也太差了。
不料,蒋委员长一通臭骂后,将话锋一转道:“韩复渠在山东打的也是饭桶的打法,十几万大军,依托黄河天险,竟然在半个月之内,连续丢失,济南、泰安等军事重地。
致使黄河与泰山天险形容虚设,这简直就是蠢猪式的指挥!”
第四百八十四章:山东局势突变
所幸在场与会的都是中央军的高级军官,都是蒋委员长的门生高徒,心腹嫡系将领。
否则这一番话一旦传到韩复渠耳朵眼里,恐怕立即就会把他气得率部向张兴汉投降。
也正是因为如此,蒋委员长才敢大发雷霆之怒,怒批韩复渠。
待他怒火稍歇,白崇禧才站起身来劝道:“委座,韩复渠固然指挥不利,应对黄河天险沦丧。济南、泰安等重镇失守负有全责。
但眼下局势危急,韩本人亦在山东,手下仍有数万军队,盘踞鲁中鲁南大部分地区。
这个时候追究责任的话,恐怕会逼的他狗急跳墙,反水叛乱。”
“白总长说的有道理。”陈诚站了起来道:“我认为应当电召韩复渠来南京,再行问罪。”
“召韩复渠来南京就不必了,这个节骨眼上,先不说他会不会会来。
就算来了,也不能只追究他个人的责任,毕竟丢失黄河天险和战略要地的不光只有他韩复渠一人。”说这话的是行政院院长汪兆铭大汉歼。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显,要惩治韩复渠,那你首先就得惩治同样丢失黄河天险,致使中原门户洞开的胡宗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