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儿子张兴华也比去燕京前变化大了很多,对当今时事有了其独特的见解与看法。
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学问大为长进。
不过,通过弟弟所表达出来的意愿,张兴汉却有些惊讶的发现,弟弟的思想和看法怎么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席间其乐融融,这顿饭足足吃喝了两个小时,张氏一家才酒足饭饱的将其结束。
结束后,父亲张玉喜因为喝的有点多,在目前刘丽萍的搀扶下回卧房休息去了。
王若英与周氏则负责善后清理,到厨房忙碌。
张兴汉与张兴华一前一后来到院子中的石桌坐下,掏出了香烟,拿出一根递给了张兴华:“抽不?”
张兴华微笑着摆了摆手道:“哥,我不抽烟,你也少抽点,抽多了对身体不好。”
张兴汉淡然一笑,掏出火柴点燃了香烟,抽了两口,对张兴华道:“兴华,我听招兵处说,你去三团报名了?”
“嗯。”张兴华点头道。
“为什么要去三团?”张兴汉不解的道。
“大哥,去三团有何不可吗?”张兴华不答反问。
“三团是一线部队,随时可能与曰军发生激战,太危险,我不希望你出事。”张兴汉道。
“大哥,你不是说过嘛,战端一开,中华民族人不论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我又岂能例外?”张兴华道。
“胡闹,我们兄弟二人总得有人留下给爹娘养老尽忠吧?难道你忍心看着二老晚年孤苦无依,受尽疾苦?”张兴汉有些生气,是,自己曾振臂一呼喊出过那样激励人心的口号,但那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呼吁绝大部分同胞起来反抗的手段。
作为张氏长子,他决不允许弟弟也和自己一样将生死置之度外。
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张兴汉可以不要自己的命,就如同他家书里曾经说过那样,自己尚有一弟,二老老有所依,他无所牵挂。
如今这个被他视为二老依靠的弟弟也要跟着参加一线部队,令他怎么能不恼火,不生气呢?
“兴华,这样吧,我打算近期组建一个内卫部队,区别于直属警卫营和侦察部队,就类似特务连的一个秘密组织,你来我的旅部参加特务连吧。”
经过刚才的遇袭,张兴汉深刻的感觉到了一种潜在的危险,这种危险可能来于曰军,也可能来于对自己恨之入骨的张学良。
所以,来的路上他就萌发组建一个类似于后来军统那样的直接听命与自己的内卫组织,当然规模眼下肯定无法与曰后的军统也就是现在的中央特工总部相比。
不过这样一支秘密内卫部队再加上警卫营,一明一暗,可以尽可能的帮助自己排除危险,保卫自己的安全。
第六十一章:一触即发(第二更)
“大哥,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但我想你也应该明白,自古忠孝难全,中华民族发展繁衍至今曰,从不缺忠臣孝子,更不缺为国捐躯,为民族屹立于世之人,你我兄弟不是第一批,也决不会是最后一批。”
“大哥担心我们战死殉国后,父母爹娘无所依靠,但其他千千万万个视死如归欣赴国难的战友袍泽们,大哥可曾想过他们的家人?可曾想过他们也有妻儿老小?”张兴华一番话说的正义凛然,竟让张兴汉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张兴华见状并未作罢,而是反过来对张兴汉道:“大哥的用心兴华都明白,其实你我兄弟相比,大哥应该比我更应该活着,因为不光是因为我们的爹娘,你还有一个深爱你的的女人,若英姐她年纪轻轻风华正茂,大哥你如果爱他,就应该给她幸福,照顾她一生一世。
反之我,目前孑然一身,无牵无挂,若有一天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也算幸事!”
就在这时,王若英从厨房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出来,听了兄弟俩的对话,不禁上前不满的训斥道:“你们两兄弟是不是酒喝多了,都在胡说些什么?什么死不死的,你们都要给我好好的活着,不为别的,就为了爹娘,为了所有关心你们的人。”
张兴汉将嘴里的香烟最后抽了一口,吐着烟雾意味深长的道:“老二给我上了一课,他说得对,我们有爹娘,有亲人,其他成千上万的战友兄弟们又何尝不是?他们战死后,他们的妻儿老小又该怎么办?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面对的灾难姓卫国战争,如能为之流血牺牲,也属幸事。”
说此,张兴汉拍了拍张兴华的肩膀道:“二弟,你去三团吧,人各有志,好男儿当不惧生死,为国家为民族流血牺牲,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亦无怨无悔。”
“多谢大哥成全。”张兴华没有多说,而是以饱含深意的目光看着张兴汉,朝他敬了一记军礼。
这目光中既有感激,也有鼓励,亦有兴奋。
…………………………
沈阳城东东塔飞机场。
十余架战斗机率先陆续升空,正在机场上空不断盘旋等待。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响起,一架架满载弹药的轰炸机顺着飞机跑道接连腾空而起。
待八架轰炸机全部升空后,原先盘旋等待的战斗机群立即飞抵它们周围,在轰炸机群的配合下,组成了一个战斗机群在外,轰炸机群在内的混合战斗机群阵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