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边,中[***]队的一支偏师已经渡过了波西耶特湾,正在对海参崴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作为一名苏联军人,我们有义务捍卫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开拓的领土。”朱可夫义愤填膺的顿了顿,又道:“因此,我希望在场的诸位,都能将生死置之度外,誓死捍卫我们的领土,为伟大的SDL同志效忠,为伟大的苏维埃共和国效忠。”
在场的苏军大小将领们纷纷起身跟着宣誓表态。
随即,朱可夫便将他手中所能抽调了兵力,共计二十余万人全部集结部署在了海参崴即其附近地区。
打算通过一场顽强而激烈的大规模会战、阻击战挫败来势汹汹的中[***]队。
不过没有制空权的朱可夫也清楚,达到这个战略目标,是极其困难,甚至说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莫斯科方向已经给了明确回复,德军在西线的攻势太猛,根本无法抽调出援军驰援整个远东战局。
原本的苏军远东军区总兵力最多时曾今超过百万,但由于德国人不宣而战,造成苏联西部接连丧城失地,损失惨重。
莫斯科方面迅速将原来增援东西伯利亚的五十万陆军西调,这样一来,偌大的一个远东地区,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近万里的漫长边境线,苏军只剩下不到五十万的兵力来防守。
而且还没有足够的飞机与中国边防军争夺制空权。
在如此明显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纵然朱可夫竭尽全力想打好这一仗,但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
只是,作为一名深受最高领导人器重的高级苏军将领,他只能硬着头皮去打这一仗。
尽可能的指挥部下们去打赢这场战争。
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七曰,杜亭命令两路大军同时向海参崴一带发起攻击。
海参崴会战就此开始。
为了那些海参崴极其周围地区,杜亭动用了足足六十万大军,五百坦克、上千门火炮以及一百多架战斗机与五十多架轰炸机。
由于空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苏军的炮兵部队被逐渐消弱,歼灭。
在空军与地面装甲部队的配合下,苏军的坦克装甲部队也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战争仅仅进行了三天,苏军就伤亡了两万余人,其中超过一万人阵亡。
如此巨大的伤亡率,是朱可夫没有预料到的。
但是却是无奈之举,因为没有制空权,间接导致了地面装甲部队与炮兵部队惨遭灭顶之灾。
没有了炮兵的协助与坦克部队的威慑,己方的步兵为了守住防线,只能拿人命去堵中国人的坦克和机枪子弹。
到了这种情况下,朱可夫似乎已经能够预见到这场战争的胜负结局了。
有点心灰意冷的他,提前给斯大林发去了一份电报,简单阐述了下远东地区现在的局势,和己方守军部队所面临的压力。
…………
佳木斯,东北边防军前敌总指挥部。
杜亭已经将他的指挥系统搬到了这里,此时指挥部里通讯兵,勤务兵,传令兵以及作战参谋们人来人行,十分忙碌。
杜亭在几名参谋的陪同下,正在围着地图商讨战事。
“总座,我军攻势迅猛,给苏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照这样进展下去,最迟半个月,我们就能攻下海参崴了。”一名参谋指着地图道。
杜亭凝视着地图,道:“关键还是能否在苏军决定放弃海参崴,逃跑之前,拿下双子地区。
只有拿下了哪里,才能切断苏军向西窜逃之路,彻底围歼海参崴地区的苏军主力。”
参谋道:“苏军显然也很重视哪里,第九师和第209师攻击不太顺利,苏军在哪里部署了重兵进行防御,而且依托地形之利,依我看,要想尽快攻下双子地区,还得增兵。”
“那就再调一个师过去,海参崴这边可以暂缓下进攻。
这场战役双子地区是关键,拿下此地,满盘皆活,相对于苏军来说,也就陷入了战略死地当中。”杜亭道。
PS:今天就这一更了,明天四更补偿!另外,感谢大家的月票与打赏,谢谢!
第五百七十六章:海参崴会战(二)
双城子,其名源于明代的双城卫。以其东、西两城并存而得名,东城叫“富尔丹”,西城叫“朱尔根”,相距约四里。
双城子是中国东北开发较早的城市,在9世纪中期,双城子之地是渤海国的重镇,虞娄靺鞨世居于此。
双城子位于乌苏里江中部,是连接伯力和海参崴两战略要地的枢纽,在俄国人摆脱蒙古统治后,到十七世纪中叶,扩张到西伯利亚,当时,中国领土包括外兴安岭一带地区,向东直至库页岛。
但后来的清****,与俄国人签订了所谓的尼布楚条约与中俄燕京条约,双城子变成了俄国人的领土。
从这里一直到海参崴,原来的中国原住民在后来的曰子里,被俄国人屠杀殆尽。
俄国人从本国调来的大批移民,从此长期霸占了这些地区。
由于双城子特殊的地理位置,为朱可夫镇守海参崴兵团连接伯力地区重要枢纽,所以朱可夫在这里部署了足足四个师,五万多人的兵力。
而且,随着东北边防军的进攻愈发猛烈,又有一个师奉命从伯力方向乘车增援而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