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
“那好,岳飞是我汉人的好男儿自不必说,那金兀术、哈密嗤是那族人,你们谁知道?”
“是金国人。”“是胡人。”“是蛮夷。”
“好了,让我来告诉你们,当时金国是女真族人统治的。到明朝的时候,这些女真人的后代趁我汉人内乱,又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了后金国,再后来也许是因为这金国的名声太臭,于是将这后金国改名为清国,那女真人也改名叫作——满人。”
场中鸦雀无声,这……俘虏们一下子能转过这么大的弯子吗?这些可都是他们闻所未闻的。
严学文继续道:“你们谁拜过岳飞庙?”
无人应声。严学文想起岳飞庙在清朝应该不多,大约最著名的也就是汤阴和杭州的两座。
又问:“可有人拜过关云长,关帝之像?”
“拜过,拜过。”关帝庙倒是很普及,而且武人们拜把子,江湖帮会的一些仪式也都是要“请”关二爷的神位的。
“那关二爷是汉末的汉寿亭侯,是我汉人的先祖无疑,你们可曾见关二爷像上有辫子吗?”
“没有,没有。”此时他们才觉得这是个问题。
“那文庙应当也有人去过吧,我们的至圣大成先师]孔圣人的像可有辫子?”
“没有,没有。”这些人去过文庙的屈指可数,但是一般的私塾之类的地方都是要供奉、孔子像的。
“我们的文圣人、武圣人头上都没有辫子,那怎么能说这辫子是我们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呢?”
“这……杨大人,你说呢?”不知道这俘虏说的是“杨大人”、还是“洋大人”
严学文微微一笑:“好,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在给大家讲这留辫子的来历。现在,大家开饭。”
唐指导员带头,接着是全体政工人员鼓掌,后来那些俘虏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拍起手来。掌声相当热烈。距离拉近了许多。
晚饭后,分组讨论怎样学习杨家将、岳飞热爱祖国,驱逐鞑虏的英雄事迹。政工人员分别主持各组的讨论。严学文怕二猛闯祸,把他和自己分在一组,慢慢调教。
小唐心中不得不佩服教导员:真不愧是旅长一手带出来的,这一招,谁想得到?其实,这说评书的本领,不论是原来的徐亮还是本哥们都是远远不及严学文的。
严学文深夜来汇报当日情况。我脑子里一闪:“这不是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吗?用这种方法来教育、动员……这,似乎不大妥当吧?”
可是又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吗?面对一群几乎全是文盲,又受愚民政策毒害极深的俘虏,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吗?而且要速效的?当然或许冒充神仙,装神弄鬼也是一招,但似乎与我们的宗旨相去甚远。当然,行大事者不拘小节,方法只是达到目的的工具而已,但是装神弄鬼就方法论本身而言,副作用也甚大,远的不说,那洪秀全、杨秀清们不就是典型的例子?
看着严学文疲惫的几乎要倒下的样子,我说:“就先按你的办法干吧。度过眼前的局面以后,在逐渐进一步引导、教育他们。”
陈浩说道:“学文此计甚妙,真是一般人想不到也做不到的。看来这些俘虏消化需要时日,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现在补充兵员,形成一定战斗力是首要的,能达到这个目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嗯,这哥们说的有道理。
第三卷 急火流星
→第二十三章 - 训俘进展←
第二天一大早,严学文继续带着他的人去“讲评书”。
俘虏们列队站好,见到他们到来已经没有了昨日的紧张。
一番整队口令之后,负责看押俘虏的班长跑过来向严学文敬礼报告。
严学文走到队前,这队列已经有些模样了。严学文笑笑摆手:“大家坐下吧。”
零零星星响起几声掌声,接着这些俘虏一起鼓起掌来,看来这个会讲评书的有学问的“大官”还是很受欢迎的。
不过今天严学文讲的内容,可都是当时“大逆不道”的言论了。
从明朝末年朝廷腐朽没落,官逼民反开始,讲到“闯王”进京,再讲到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占据北京。以严学文受到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上美化了李自成方面,而且还穿插了阶级斗争的思想。在贫困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时间、地点,这的确也是号召、动员的速效药方,但是这也是我心中所担心的,长远的副作用恐怕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可是,世界上有那件事不是具有两面性的?只好将来适时地控制,不让这种思想无限扩大无法收拾就是。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严学文极富煽动力、感染力的讲说,让那些俘虏有的流下眼泪,有的愤怒异常。毕竟多数人是纯朴善良的。
讲到清初满清统治者变我华夏衣冠,强制剃发留辫,许多汉人中华儿女因为不愿屈从淫威而惨遭杀害。许多人低下了头。那些个残暴的满清统治者对内残酷压榨,而自鸦片战争以来对洋人卑躬屈膝,屡战屡败,只顾搜刮民脂民膏,不顾百姓生死,而那些个八旗子弟却在北京玩鸟斗狗,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一只鸟、一条狗甚至一只蛐蛐都是寻常百姓一年乃至几年的口粮,他们不劳动、不经营,靠的什么如此挥霍?还不是我们这些百姓人民的血汗?我们能够永远这样心甘情愿地给他们当牛做马,任他们奴役蹂躏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