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急火流星
→第145章 - 淮滨得失(2)←
花小莉听说贾山负伤,显得极为关切,向辛兴问长问短的。辛兴告诉她现在贾山和其他的重伤员已经用船只送往潢川。花小莉有些不满地骂埋怨:“你们怎么不连夜把贾营长送到姚院长那里,或者干脆通知姚院长连夜骑马赶到淮滨来?”
我苦笑,想起来这个花小莉和贾山应该都是从秦飞红哪里来的吧。这件事情可没有辛兴什么错,前敌总指挥是董大海,而且现在野战医院已经划归王平管辖,董大海也不能把院长随意调到淮滨来。不过走水路逆流而上也确实速度太慢了点,我心中暗暗腹诽当初陈浩他们为什么不在师部留几辆吉普车?山地作战就一定不能用汽车?只有两辆三轮摩托车现在大概都留在了建军村一带,估计也没有汽油,不知道油料替代的技术用到这两辆摩托车上没有。不过,既然贾山负了重伤,在现在的道路条件下,即使有吉普车,恐怕也难以经受住沿途的颠簸,倒是有可能迅速地把老姚接到淮滨,算了,还是水路平稳些。我下令发电报通知野战医院让姚军医带领一些医护人员迅速赶到潢川在那里抢救贾山等伤员。花小莉听了,赶紧去执行这项命令去了。
我又向辛兴详细询问了攻破淮滨战斗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西线的情况,还好,辛兴从李二猛那里曾经询问过西线的情况。
董大海率领的西线主攻部队,不仅集中了我军大部分的老兵骨干,而且我们现有的所有的迫击炮、轻重机枪和一半以上的新式枪支都集中在了这里,弹药配发量也是空前的。务求一击成功。
炮击集中在西面城墙的中段,对两侧的土炮、抬杆等也做了重点关照。
董大海集中主力,以精锐的一团一营担任主攻,直属营秦雄连驻守明港、正阳未能来淮滨,另外还留了部分兵力在息县,此次参加淮滨攻城的约有一半兵力,也被配属加强到一营参加主攻。李哲的二团一部被安排随后跟进扩大战果,另一部分被布置到北面担任佯动助攻任务,李哲对此还老大不满。
在攻击开始阶段一切顺利,部队在炮火和机枪掩护下迅猛地渡过了护城河,只有个别人负了轻伤。过河后一部分部队迅速架云梯爬城,城下组织了步枪对每一架云梯上方实施掩护。炮火和机枪则对两翼敌军阻拦射击,阻止敌军向登城地段增援。
但是部分敌军的顽强出乎意料。他们伏在城墙上向城下盲目投掷石块、灰瓶等物,开始给登城部队造成了伤亡。有些悍勇的敌兵竟然站起来试图掀翻云梯,大部分立刻被城下担任掩护的步枪队击毙。但是仍然有少数敌军以城墙为依托用弓箭、短铳之类的武器还击。我军登上城墙后,立即有少数的残敌冲上来肉搏,一营大部分的伤亡是这时造成的。
随着我军上城人数不断增加,尤其一些冲锋枪在城头开火以后,敌人的抵抗被压制了,多数敌军逃散,但是少数敌军仍然拼死抵抗,个别悍不畏死的家伙竟然扑向我们登城的战士一起滚下城墙同归于尽。幸好如此顽强的敌兵是少数。
我暗自感叹,任何一支军队里都会有勇敢善战之士,虽然他们改变不了结局,但是……忽然想起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镇江防御战。怎么搞的?把自己比成什么了?
不过,仗,确实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我们现在面对的还是普遍被认为是豆腐军的绿营部队,如果是我们心目中的劲敌湘军、楚勇、淮军乃至蒙古骑兵,那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此时我已经下决心暂时不去攻击信阳,那里的城池可是比淮滨坚固多了,也大得多。现在本地区敌军主力已经被消灭,要抓紧时机休整一番,连续攻坚不是上策。也许围点打援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估计短期内敌人应该不会有较强的援军,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时间,时间,经过过一段时间,我们的部队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时候攻坚能力也会大大提高的。
第三卷 急火流星
→第146章 - 淮滨得失(3)←
贾山是第一批登上淮滨城墙的,用盒子枪打倒了几个扑上来的清兵后,跃上的城墙,后续的人员上来迅速在城墙上控制了一个登城点,,就在此时一个倒在地上的清军军官用短铳向他开了一枪把他击倒在地,跟在身边的警卫员和其他刚登上来的战士立刻把这个清军军官打得面目全非。此人正是西面守军的指挥官,抵抗最疯狂激烈的大都是他的直属亲信。幸亏他的亲信部队并不多,如果淮滨全体清军和团练都是这般抵抗的话,我军伤亡恐怕会比现在大得多,而且消耗的弹药也远远不止现在的数量。还好,绝大多数清军确实是印象中的绿营形象,3000多名俘虏证明了这一点。在消灭了这个千总及其身边的部队后,后面的攻击进展顺利了许多。只是二团的部队再攻进北门后,与一股想从北面突围的敌人展开了巷战,虽然歼灭了这股敌军,自身也遭受了一些伤亡,但是对于贴身肉搏而言,伤亡确实不能算很大。但是,二团因此却在淮滨攻坚战中再次获得了伤亡人数最多的纪录,考虑到本身担任的不是主攻任务,而且攻入淮滨的时间比在南面渡河面对清军主力的三团还要晚,心高气傲的李哲难免气恼不已。
魏辉则是在部队已经基本占领淮滨后牺牲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