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火中原_华人【完结】(400)

  我笑道:“他们跑回去,不但不会增加敌人的力量,反而会极大地削弱敌军的战斗力。”

  “请主公赐教。”孙葵心恭敬地说。

  “首先,他们的武器已经被收缴。敌人要消耗物资为他们配备武器;其次,他们的军粮已经被我军缴获,他们不管实际回去多少人,都会消耗敌人的粮食,现在粮食的情况,谁都不会太富裕;还有,愿意继续回去吃粮当兵的多是一些兵痞,实际没有多少战斗力的,被我军俘虏一次,吓破了胆,以后再与我军作战必然心存畏惧,他们还会向同伙渲染我军的威力,无意中动摇他们的军心,再者,他们被俘而被优待,今后他们自己乃至他们身边其他敌人与我军作战时更有可能瓦解投降而不是死战。”

  “主公英明,卑职茅塞顿开。”

  其实这哪里是英明?拿来主义而已。

  不过,战线有些长了,兵力也比较分散了。我和陈浩商量,决定主动放弃东路的尉氏、郑县和西路的汝阳。缴获的粮食物资和银两钱财乃至文件当然要不客气地全部运回。有青壮百姓愿意参军的也一并带回。已经开始的工业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这也是主动送给了敌人一个“收复失地”向上报功的机会。现在清廷已经对我们相当重视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克制,我们需要时间使自己足够强大,我们的敌手远远不是只有眼前的庆廉和毛昶盛这些人。如果只有这样的对手的话,我们早就进攻开封和洛阳了。我和陈浩还商定,如果,开封、洛阳的敌人反攻,还可以主动放弃掉荥阳、巩县,让他们打通开封、洛阳间的陆上交通。也好向清廷交差。但是如果欺人太甚,进一步向我攻击的话,对不起,还是老办法,斩断伸过来的爪子。至于到时候是不是反攻开封,或者至少是占领洛阳,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

  第四卷 洪炉精钢

  →第411章 - 千头万绪←

  敌人没有反攻。这个昏昏欲睡的大清王朝动作总是慢三拍的。我们又高估它了。也是,它手里一时真的没有可派之兵。就算有,部队到达这里投入战斗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我军的一个骑兵侦察小队抵近郑县侦察时,回到郑县的清廷官员和少数部队慌忙又弃城而逃。我们接到报告觉得实在好笑。算了还是把这地方收到我们管辖之下吧。等敌人真的进攻的时候再说。说不定到时候这里已经巩固,我们还不放弃了呢。又派出侦察部队到尉氏附近侦察,遇到的情形与郑县几乎一样。只有汝阳情况有些不同,我们主动退出县城后,敌人竟然没有来收复,结果北西面的一伙土匪进入真空地带,在县城洗劫了一番。我们军直属队的侦察班到达的时候,这伙百来人的土匪见我军人少,竟然一窝蜂出城想来缴获“洋枪”,侦察班第一轮射击打倒了十来个,这伙土匪相当凶悍竟然嗷嗷叫着更凶猛地冲过来,直到在连续的射击声中倒下大半之后,残匪才向西落荒而逃。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这些人的“洋枪”何以可以连续射击?这次进汝阳县城偷鸡不成大大地蚀了一把米。估计很可能要被别的匪伙吞并掉了。

  现在,军政大学只是负责军官的轮训和培养,训练士兵骨干的教导队现在各师,甚至一些主力团自己已经建立起来。主力部队的文化教育和政治培训也在本部队进行。第一批撒下的速成的种子已经结出了果实。

  军政治部培训的一批政工人员被派往新区,第一师、第二师以及老区的一些地方干部也被抽调了一些帮助巩固新区。

  情报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军情处秘密培训的一批人员利用捐官方式潜入了敌区。这大清朝也太容易被打入内部了。李守业组织被俘的敌方官员写的那些材料在培训这些间谍的过程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我们要的是情报。当然如果这些人能够被实授职务就更好了。这种钱我们是舍得花的,情报工作当然需要经费。但是回报率也是很高的。

  王平迫不及待地到舞阳、宝丰、禹县、汝州等地巡视了一番。最后也来到了昆阳。官窑汝瓷给我和陈浩带了不少。反正这也不是他自己掏腰包的。

  “这官窑不能关闭。可以让何舟想办法起卖给汉口的洋商,易货也行,加上信阳的茶叶,南阳的丝绸玉器,总能换回一些我们需要的东西,现在对于洋人的货物,除了鸦片,我们什么都要。要是能订购到我们急需的东西那更好。”王平和我们说道。他对钱食物资的兴趣总是很大。怪不得他,伸手要钱要物的地方太多,张口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舞阳南部原有的冶铁作坊已经恢复生产。禹县、宝丰、汝州等地的小煤窑也有一些在我军控制下恢复了开采。但这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胃口。我们要建立的是煤铁时代的大工业。而且还要尽可能迅速地渡过煤铁煤铁时代,进入内燃时代和电气时代。

  基本还是一张白纸。要做的事情真是千头万绪。

  第四卷 洪炉精钢

  →第412章 - 建设计划←

  我和陈浩、王平一起罗列了一个长长的建设计划纲要。

  首先是钢铁。贾山已经带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舞阳南面不远小洪河北岸的铁山镇附近开始建设我们的第一座50吨的高炉。这座高炉还相当初级,陈浩亲自参与了设计。

  建设高炉以及随后的平炉需要耐火材料,因此开采耐火材料并且加工制造的工作也要同步进行。铁块石附近就有,但是开采手段十分原始。矿石需要积累相当部分以保证高炉点火后的连续生产。因此矿石的开采量必须加大。再有就是焦炭,先土法炼焦好了。记得铁道游击队的那些人开始干过这种活计的。既污染又浪费,可是现在有什么办法?再者,就是建筑材料了,高炉本身及其辅助设施,必要的建筑,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堆场,人员休息、办公场所,还有人员的住处,这些都需要建筑材料。占领区内已经有一些砖窑,还有一些烧制石灰的工场。但是还不够。河沙倒是不缺乏,占领区内的河流又丰富的储量。但是冬季开采也是非常艰苦的工作,需要人力和船只。我们还需要水泥,也是先土法烧制吧,全部都是重体力劳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