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火中原_华人【完结】(419)

  现在朱贵的炮兵也有了很大变化。现在朱贵那里已经新增添了30多门我们自己新造的迫击炮,炮弹也算相当的充足。本来这是应该配备到步兵连的武器,没办法暂时装备炮兵吧。还好,两公里的最大射程除了比不上原有的两门山炮,倒是比其他的大小炮都远,弯曲的弹道决定了这些炮的最近射程也足以射击比较近的目标。

  陈浩出发后最初一段时间还有消息,后来就暂时没有了消息。他们先是辗转到了上海,然后搭乘邮轮到了香港,而后是新加坡,在往后穿越马六甲海峡奔往达卡……想来,如果顺利的话,现在应该到了吧。

  上海、香港、新加坡都留下了军情处的人员。

  倒是当初陈浩从鸡公山放走的那一批洋人现在有一部分有了音信。一些书籍、设备辗转运到了我们的控制区。我们按照当初的许诺照单全收。价格相当诱人。虽然对我们现在的工业建设以及今后长远发展都大有好处,但是,我们的财政紧张状况更是加剧了。

  还好,夏粮的收成还算不错。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7月份我们根据地民用工业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信阳和舞阳建成了两座小水电站,电灯也试制成功。只是我们现在还无法远程输电。但是舞阳、昆阳附近的各类工厂已经有些设备可以用电为动力了。卷烟厂在许昌投产。使用机械的纺织厂在罗山开业。不仅纺织棉花、丝绸产品,还在我的建议下,采集这里到处都是的鸭绒纤维进行纺织试验。

  7月份生铁产量超过了2千吨,钢产量超过了1千吨。相比后世而言实在微不足道,但是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我们要改善财政状况。我们刚刚诞生的民用工业需要市场、我们的军用民用工业都需要更多的原料。因此,我们与清廷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地要继续。更不要说政治方面的原因了。还有,英法联军快要打进北京了,大清国要发生一场巨大变故。

  圆明园、北京城、巨额的赔款,还有乌苏里江、黑龙江那边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还有那个即将走上台前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叶赫那拉氏。现在,我们天降到了这里。我们能改变这些吗?能吗?能改变哪些呢?还是继续养精蓄锐?

  无论如何要扩大占领区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力量与一年前不可通入而语了。谈判桌上的让步已经够了,到底线了。而且最初放出去的那些金银也是连本带息回收的时候了。顺便敲打一下这个昏昏欲睡的清廷,让它稍稍清醒一下。

  第四卷 洪炉精钢

  →第440章 - 攻取洛阳(1)←

  5月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接着李秀成率部东进苏锡常,逼近上海。太平天国回光返照。

  英法侵略军也加紧了侵略行动。1860年春,格兰特、孟托班分别率英、法舰队驶达上海集结,随后即开始第三次北犯。4月21日,联军占领舟山。5月27 日,英军占领大连湾,6月8日,法军占领烟台,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此后,联军即以大连湾和烟台两处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前进基地。

  1860年7月9日和11日,额尔金和葛罗分别乘军舰抵达大连湾和烟台。美使华若翰和新任俄使伊格纳切夫也随同北上,再一次打出“调停者”的旗号,企图从中渔利。7月19日,英、法公使和两国侵华陆海军司令等在法旗舰上召开作战会议,根据贺布的建议③和俄使伊格纳切夫提供的关于北塘毫无戒备的情报,决定从北塘登陆,并决定两国舰队于7月28日在北塘河左岸入口处宜于停泊的地方集结,经过现地侦察,再决定登陆和入侵的方式。7月26日,英、法舰队于渤海湾会齐后,向北塘方向开进。英军出动各种舰船一百七十三艘,兵力一万零五百人,其中有装备精良的骑兵一千人和炮兵两个中队。法军有舰船三十三艘,兵力六千三百人。29日,联军舰队在大沽口与北塘口之间距海岸约十三公里的海面集结,并完成了对北塘海口的侦察以及登陆地点的选择。

  从清军大沽获胜到联军第三次北犯渤海湾,有近一年的时间,清廷既不了解英法侵略者的动向,也不认真加强防务,只顾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在英法联军已经封锁渤海湾的严峻形势下,咸丰帝仍认为海口布置周密,联军上年进攻受创,“未必不心存畏忌”,此次再来,“实则以兵胁和”而已。因此,谕令僧格林沁、恒福等,“总须以抚局为要”,“不可因海口设防严密,仍存先战后和之意”,以免“虽图快于目前,而贻患于将来”。①对海口设防盲目乐观到了极其愚昧的程度,僧格林沁在取得大沽反击作战胜利后,同样产生了骄傲轻敌情绪。他认为侵略军遭此挫败,“非处万全,必不肯轻动”,“即使该夷舍命报复,现在营垒培厚加高,密布大炮,各营官兵无不奋勇,足资抵御”。②为了让英、法等国公使从北塘登陆进京,他竟撤掉北塘的守备,专守大沽口。狂妄是愚昧的一种表现形式。信夫。

  钦差大臣、副都统胜保被清廷调回北京统帅八旗军京营部队5000人屯驻齐化门(朝阳门)以东参加防御。有去岁在大沽口击退英法俄美四国海军进犯的胜利,清廷此刻仍然不是太把这次来犯的英法联军太放在心上。在对待我们中华军方面更是为妄自尊大。谈判以来,他们似乎“赦免我们的大罪”就是极大的天恩了。到后来让步也就是给我和陈浩一个副将,裁撤我军而已。直到7月份。毛昶熙(以前误为盛,更正,VIP章节解禁后才能编辑修正)好像给了好大面子似的许给了我们一个总兵的职位。但是军队必须裁撤,而且今后要听从清廷统一调遣,地位可以比照湘、淮军等。清廷方面针对我方的公文语气均极为傲慢,多申斥之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