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留住清廷的小命为我所用似乎是更好一些的选择。西方要利用这个傀儡,我们目前也需要。而且,现在要和英法媾和,签订]的条约大约也不会太光彩,虽然京郊陆战取胜了,毕竟是在人家舰队还堵在自家的门口呢。这“卖国条约”的名声还是让清廷去背好了,将来也是推翻它的罪状。只是,我们愿意让步的地方,清廷未必肯让步,比如互派公使驻对方首都的问题,而清廷愿意接受的割地赔款之类的却是我们坚决无法接受的。
“以洋制清,以清制地方势力”我脑子里大致盘算了着这个方针。想起双方的谈判代表,目前手中一明一暗的两个重要俘虏。还是先见一见那个著名的“鬼子六”恭亲王好了,我其实也对这个家伙充满了好奇的。不知道这几天,他被刘根还有后来的崔明贵气疯了没有。
会见安排在清华园,卫队仪仗显示出亲王的风光气派,比当初从圆明园逃出的时候从容了许多,只是似乎少了以往的威风,护送的队伍中多了几辆崔明贵的两栖车,还有警卫团的骑兵,让亲王的仪仗兵和戈什哈们感到了惶恐之意,倒是跟随毛昶熙的清军卫队们情绪还稍稍高昂一些,似乎战胜洋鬼子,抓了大批蓝眼睛、高鼻梁的 “夷人”也有他们的荣光,毕竟他们没有在英法面前吃过败仗,至于在开封被我军俘虏也不算什么丢脸面的事情,毕竟输给打败洋人的华夏军队也不算太窝囊,而他们现在似乎也把自己算在了北上“勤王”的军队中了,毕竟是一起来的,而且他们毛大人还是名义上的勤王首领。
第五卷 韬光养晦
→第3章 - 谈判(3)←
恭亲王在毛昶熙、崔明贵的陪同下走进临时布置得会议室的时候,我起身迎了上去,毛昶熙赶紧介绍:“恭亲王殿下,这位就是勇破洋夷的神勇天人,义士徐将军。”
这位大清亲王不到三十岁,气度不凡,抢先拱手:“徐大帅,免礼,大帅不辞辛劳,跋涉千里,勇破英法洋夷,壮我国威,奕訢这里有礼了。”这家伙倒也不是笨蛋,他现在当然已经知道了谁才是这支军队真正的当家人,而且我也绝对不会向他叩拜的,洋人不肯做的事情,打败洋人的人更不会做,我们显然不是拖着辫子的清军,虽然我们开始打的是北上勤王的河南团练的名义。河南团练大臣毛昶熙的队伍什么样子,这位亲王大人心中应该还是有数的,敢留下来和英法联军办交涉的人应该是比其他那些跟着咸丰皇帝奔逃的家伙多些胆识的。董大海此时留在指挥部掌握部队,英法联军以及逃往察哈尔的曾格林沁以及逃往热河的胜保的部队都不得不防。小心使得万年船,再说董大海对这个恭亲王也不怎么感兴趣。
“恭亲王请坐,因为军务紧急,徐某不便擅离职守,只好请亲王殿下屈尊移驾到这里相见,礼数不周之处还望恭亲王殿下见谅。”我笑道。
“哪里,哪里,徐大帅客气,将军不辞辛劳,亲提义师,亲冒矢石,剿灭洋夷,挽狂澜于既倒,不世之功,朝廷一定会不吝封赏。”
我笑道:“恭亲王还是快请坐,毛大人,崔将军,你们也都请坐,今日咱们也师夷之长,来个圆桌会议,请允许徐某来为各位介绍一下军情如何?”
恭亲王笑了一下坐下,此处既然暂时从权军用,奕訢此刻当然听从将军吩咐。”
“这个,倒不敢当。”我也笑道。这个奕訢,卖豆腐干的掉到河里——人死架子不倒。
奕訢坐下后,对着毛昶熙道:“毛大人,朝廷一时为洋人所逼,多少手握重兵的朝廷方面大员不能及时为皇上分忧,徐将军新附朝廷,心怀忠义,朝廷因忙于剿抚夷人之事,未及正式封赏,你和庆廉前番保奏徐将军河南布政使的奏请,朝廷并非不想准奏,只是徐将军高才,部下将士骁勇,堪为朝廷栋梁之材,实在怕是大材小用,如今徐将军立下不世奇功,这样朝廷封赏起来,更加名正言顺,不必担心物议了。”
这家伙,他们几时保奏了?这个河南布政使的官职完全是进军直隶途中,为了进军方便让毛昶熙信口胡诌的,这鬼子六竟然正儿八经当回事来说了。
我一笑:“恭亲王殿下,徐某率军北上,绝不为贪图封赏,只是为了京师和直隶不受外国军队的荼毒,国家的利益不受侵害。”
“将军如此忠义,令人敬佩,但是朝廷如何不酬劳有功之臣?我大清很看重军功,如今曾大帅已经是两江总督了,徐将军此番赴京师勤王,功劳也不在曾帅之下,只要一心报效朝廷,庙堂重臣、方面大员是少不了的,不知徐将军如何打算?”奕訢看着我,显然对我们下步的意图很是关心。因为现在我们的态度对清王朝生死攸关。
我还是微微一笑:“亲王殿下,对我们的封赏之事咱们随后再谈,我们不敢说向朝廷索要酬劳,反击外国侵略也是我们应尽义务,只是为了方便与洋人交涉,以及其后的国事需要,或许我们也需要一个名义,名不正则言不顺啊,是吧?”
“言之有理,那徐将军要怎样一个名义爵位,不妨直说,本王一定一力维持,代奏朝廷。”
“这个,还是先谈谈对英法战争的军情好了。”我说。
“请。”恭亲王微笑着摆了一下手,倒是也有点外交风范。
第五卷 韬光养晦
→第4章 - 谈判(4)←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