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就是我的老相识俄使斯捷潘诺夫。他本来是到北京找特命全权交涉大臣恭亲王奕欣的。当然还是要求签订中俄条约的。奕欣推托说本朝已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总理大臣现在不在北京。
俄使当然知道此事,忙问这位陈大人现在何处?
奕欣故作神秘:“这个,看在老朋友的份上,不妨告诉阁下,这位陈大人前些日子秘密出访了欧洲英法等国,回国后在香港、上海等处逗留了好些日子,现在回到洛阳去了,估计新皇上回京的时候,他也会到北京来的。”这是崔明贵事先告诉奕欣的。
斯捷潘诺夫感到受了英法的愚弄,天知道这两个老狐狸一般的国家背着俄国与清国做了什么交易。他故作镇定:“哦,我忘记了,额尔金和葛罗公使告诉过我这件事,只是我以为陈先生已经回到北京了。”
“很遗憾,公使阁下,他现在在洛阳,只要您有耐心等上一等,相信他会到北京来的。”
“不,这件事情很急迫,你们做事情怎么可以如此拖拉?其实相比我们辽阔的俄罗斯而言,北京到洛阳这点距离根本就是到郊外散步一般。好吧,我要让你们见识一下,沙皇陛下的外交官是怎样的办事效率。麻烦恭亲王殿下给我出具旅行证明,我现在就赶到洛阳去面见这位外交大臣。”
奕欣学着洋人的做派,两手一摊:“很抱歉,公使阁下,你所要去的洛阳目前是洛阳王及其军队管辖的自治地区,外国人要到那里旅行要经过那里的地方当局事先允许。”
“难道,他们在北京就没有代表机构?”
“当然,比如现在在座的这位崔将军就是洛阳王方面的人。”
“啊,我明白了,前些时候在这附近打败英法联军陆军的就是洛阳王派来‘勤王’的军队。这些个训练有素的军官和士兵都是洛阳王的军队。他们打了胜仗,你们朝廷回报他们一些官职。”斯捷潘诺夫道。
第五卷 韬光养晦 37政变(3)
奕欣皱眉:“他们也是朝廷的军队。”
斯捷潘诺夫不理会奕欣,直接对崔明贵道:“啊,亲爱的崔将军,我想我们去洛阳旅行的文件您一定是有权签发的了?”
崔明贵微微一笑:“很抱歉,公使先生,您知道我只是一名炮兵军官,不过您的要求我可以向洛阳请示,相信很快就会得到回复。”
斯捷潘诺夫心想:“难道还真把北京到洛阳当成了到郊外散步了?这个愚昧落后的清国,连摩尔斯电报线路都没有,即使他们最快的所谓六百里加急信件至少也要两天才能到达洛阳,就算他们的洛阳王办事比他们的朝廷快上许多,一天之内就会答复,那答复回到北京至少也是5天之后了。万一答复是否定的呢?如此拖延下去,我们俄罗斯帝国在远东的兵力就一直难以减少。军费开支可是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冬季要来临了,在那片新占领的地广人稀的寒冷土地上的所得,无论如何难以抵偿开支的。不行,这件事情应当尽快解决。”他想了想,忽然为自己的聪明内心暗自赞美自己一句。微笑道:“那就请将军尽快向你们的洛阳王报告好了。”说完起身告辞而去。
他刚才想到的是身在天津的被清廷极不情愿地临时策略性委任为直隶总督的秦雄,至于我们要求的北洋大臣职务,清廷以并无此职位,且洋人也并没有提出如此要求为由予以拒绝了。
这个秦雄是洛阳王方面的人确实无疑,而且现在是封疆大吏,应该与仅仅是炮兵军官的崔明贵权力大,签发到洛阳旅行的文件应该不是问题。
我们在济南已经接到崔明贵的报告。斯捷潘诺夫做梦也想不到崔明贵手里有无线通讯工具。当然奕欣也不知道,这是我军的秘密之一。为了掩盖这个秘密,根据地在陈浩带回的洋人技术人员指导下,也正在架设一些长途的有线电报线路。
不久,秦雄的报告到了。
陈浩对我一笑:“这个老斯,很着急啊。”
我也一笑:“他能不急吗?”
“他是急于签订边界条约的事情?”陈浩正色道。根据军清处的情报,俄军陆军不仅已实际控制了黑龙江以北的土地,而且已经侵入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伯力和海参威等地已被侵占,许多中国边民惨遭杀害或驱逐。
军情处的工作确实卓有成效。自成立以来已经牺牲了50多人,牺牲比例竟是高于大多数的战斗部队。而且电台的秘密始终没有泄露。
“当然,俄国的‘侵略成果’如果不用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他们就要在远东一直保持着较大的驻军,而现在就那里的经济状况而言,俄国政府肯定会入不敷出的。所以急于讹诈清廷,用条约把他们的非法所得合法化。”
“那就拖着他们,不理睬。等到寒冷的冬季来临,冻死他们。其实我们现在也无力反攻那里的。”陈浩道。
“只要不割出去,他们早晚得归还。我只是担心他们在我们这里碰壁之后,转而到避暑山庄直接讹诈清廷。清廷可是现在的合法中央政府,无论八大臣还是西太后,都有可能被唬住。为了保住‘龙兴之地’,把两江以外的寒冷的目前对清廷没有任何财政价值的大片富饶土地割出去的可能性太大了。”
第五卷 韬光养晦 38政变(4)
“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现在既然找上我们了,我看咱们还是别让他去找西太后他们好了。跑来跑去怪累的。再说又要因为行不行跪拜大礼争议半天,就让我们去接待好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