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孩子不过在嬉闹,很快便闪进民巷中,苏彦从地上捡起各圆乎乎的东西,左右打量了一下,问道:“这是何物?”
齐方等人都看过,没一个人认得。刘愈接过来,那圆乎乎的东西也不大,一条手指长,椭圆形的。像是山果,皮毛被刮过。
“可能是芋头吧。”刘愈随口说着,将手中物扔到身后。
苏彦还是不懂,刘愈解释道:“你平日吃的芋泥,就是芋头做的。”
刘愈说着,突然转过身,蹲下身子仔细打量着刚才被他扔掉的“芋头”,这被孩子们随手扔来的东西虽然看起来像芋头,皮也干皱巴巴的像是被晒干了,但刘愈还是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刘愈当下便抠下一块片放进嘴里。
“夫君,脏……”徐轩筑提醒已然不及。
刘愈脸上突然露出笑容道:“这哪里是芋头,分明是地瓜嘛。”
苏彦问道:“地瓜又是何物?”
“地瓜就是红薯。”刘愈看了看众人,每个人脸色都带着费解,刘愈这才意识到红薯并非是中土土产,因为红薯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番薯”,是来自外蕃之地。
“这里怎么会有地瓜?”刘愈站起身,四下寻找着刚才嬉闹的孩子,寻找一些线索。
“师傅,不过是什么……地瓜,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苏彦不理解刘愈脸上带着几分激动的心情。
“你懂什么。赶紧帮忙找找”
刘愈手上握着地瓜,就好像握着一件宝贝,窝窝头加地瓜,这可是老辈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两样东西。不但因这两样东西是日常吃食,而因这两样东西的高产,尤其是地瓜,耐旱耐恶劣气候的程度一流。在农业不发达的旧社会,这可谓是平常百姓赖以生活的根本,白面大米不是人人都吃的起。清朝之后中国人口的膨胀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这两样农作物的引进。
刘愈做过爆米花,自然知道玉米已经引进中原,以前也想若是有个烤地瓜吃就好了。现在竟然在这江淮之地第一次见到了令他激动的地瓜。
“那些孩子谁知道是谁家的?”
苏彦到箱子口看了看,早不见了人影,愁容满面道。
“那就挨家挨户问,顺带回去多找些侍卫过来,帮忙在周围打听一下,要是能查出此物的来源,重重有赏。”刘愈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道。
第一百一十六章 山村寻访(上)
吕楚儿等女侍卫挨家挨户敲门多有不便,刘愈让齐方回去找来三十名男兵,以事发地为中心,往周围逐次打听。
刘愈要回去煎药服药,苏彦好歹是堂堂的王,也不适合在这里四处走,便随刘愈夫妇一同回去。
到黄昏时,出去打听的人才零零星星回来,带回来的消息令刘愈失望。
“方圆一二里,照刘将军画的图纸能问的都问过,都说不认得。”瞿竹擦了把汗道。
自从跟刘愈等人出了长安城,瞿竹事事在先,可说尽心尽力表现,毕竟他和胡轩刘五一样没有职务只算随从,差事办不好回长安还是继续要当他的“大仙”。
“那些孩子呢?”刘愈问。
“孩子倒是寻着,他们说是一个老伯拿到集市上卖,卖的不好,剩下的就丢了,他们捡来扔着玩。”
刘愈简直有些哭笑不得,本来兴致盎然地以为能大干一场,未料不果。
“继续派人找,多派人手,总之找到为止。”
刘愈正服药,楚王的亲随来找,说是楚王有请,且只请刘愈一人。
刘愈是以护送将领的身份随行,老皇帝的意思很明显是让他给楚王出谋划策,但自出了长安,他跟楚王一共没说几句话,他也根本得不到楚王的信任。反观新科探花明瑾倒是跟出跟进,楚王有事也只闭起门跟明瑾一人商议。
一天是苏彦的师傅,这个未来的储君一天不会拿他当自己人。刘愈想不出为何今日楚王要单独照对他。
楚王落榻在太守府,一来太守府条件比驿馆好,二来与太守及当地的农桑课赋官员商议方便。刘愈进了厅,楚王正背对着门口看墙上的山水画。明瑾笑脸相迎。
刘愈行礼请安。楚王似充耳不闻,继续背着身,举止悠然地观他的画。
明瑾笑问:“刘将军的伤势可有好转?”
“寻访过大夫,还是未有起色。”难得明瑾相询,刘愈实话实说。
明瑾以往对刘愈是很恭敬的。毕竟同殿为臣刘愈官比他高十几级。此时明瑾却一反常态地脸色沉下来,用近乎训斥地口吻道:“那刘将军就可公器私用,以军部传站八百里加急往京城寻大夫?”
刘愈这才记起下午看病时徐轩筑的确提过此事。本来他也觉得不好,但被楚王单独因这事找他来,还是以身为下级的明瑾来质问,他心中不由来了火气。属下受伤不挂心慰问也就算了。现在居然来质责他,再说徐轩筑身为女军元帅动用军驿合乎军法。
明瑾代表的是楚王,刘愈即便有理也不能造次。
“臣知罪。”
“知罪就行。”明瑾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有些狗仗人势地望了楚王一眼,楚王仍未有表示,明瑾续道。“那刘将军就在此好好养伤,公事上下官会帮助魏司判和于太守,尽力辅助好楚王殿下。不用你劳心。”
一行人是楚王和昱王同行,但即便是这些官,也拿苏彦当透明,现在更是借机来警告他不要乱插手,否则会治他罪。虽然楚王没说话。但若无楚王的授意明瑾也不敢以下犯上,刘愈真想嗤之以鼻然后甩袖不干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