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商贸司筹建会议定在八月初十进行。到时与会的除了总负责人刘愈和一众商贾,还有工部和户部的一些官员,方便商定具体衙门的建立以及税率问题,在会上刘愈也会将朝廷向商贾出售的一些闲官的具体官阶官职公布于众。在八月初九,刘愈已将第一份商贸司的细节文案呈交给新皇御览,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这份文案刘愈也没打算拿到朝议上。直接让苏彦御准通过。
刘愈拿着御批的文案和圣旨出来,正遇上兵部尚书郑昶带着齐方和张无诸来面圣。征兵的事兵部已上奏了详细的奏本,因为这事已提前定下,兵部的奏本跟当日所定也无改变,作为这次征兵的负责人,齐方和张无诸要来面圣请旨。齐方将擢升为正二品正将。而张无诸以从二品正将身份,不日即将离开长安。
“郑尚书,看来你效率很高。”刘愈负手看着郑昶,郑昶也没想到会在雅前殿门口再遇上刘愈,本来他打算以兵部来全权负责此事,齐方和张无诸他都打算收编成他自己人。殊不知齐方和张无诸早就将事情的原委完完整整告知了刘愈。
兵部名义上负责全国的军务,但现在潼关以内。兵权尽归刘愈掌控,大小武将统领都是由刘愈节调。而从潼关开始,虽然没有公开背叛朝廷的事出现,但到现在为止,尚无对新皇效忠的效忠书递往长安城。很多拥兵自重的地方官和藩王都在持观望态度,先皇宾天的消息也将在这几日通报至全国。
郑昶原本想收拢新军,现在看来也是不可能。郑昶和刘愈官阶相同,面对刘愈那近乎讽刺的话语。只是淡然笑道:“还是前锋建军您技高一筹。”
现在刘愈对朝廷乃至大顺朝的牵制作用相当明显,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架势,因而很多忠于大顺朝的朝臣都将刘愈视作死敌。可事实上刘愈也没打算拥兵自重当一个权臣又或者造反,他所推行的一切方案都是以大顺朝安定为目的,并非出自私心。
这次征兵的规模是六千人,全部都是步兵,但刘愈的意思是将这些新兵训练成上了骑射。下能耕田的一级战备军。等齐方和张无诸去面见新君结束,刘愈也单独留下他们,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做交待。
“这次征兵不仅是为救灾,而是建立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在训练科目方面回去我就写给你们,这次离开长安城会有一段日子,你们也提前将家事交待好。”
张无诸家里婆娘孩子一大堆,他要交待的事比较多,但齐方现下除了老母,连个兄弟姐妹都没有,唯一希望早日成婚的愿望也因为刘兆远赴边关而搁浅。
事情都说完,刘愈正要走,齐方却道:“刘兄弟,有个人昨日来找为兄,说是想从军。”
刘愈有些不解,有个人?难道他也认识?
“何人?”
“就是与我们一同去纳粮的刘五,他学问不多,在京兆府觉得没甚出路,总被同僚欺压,受了一身的窝囊气。听闻我和张兄奉旨征兵,便说先征了他当个先锋卒。言之肯肯,为兄怕刘兄弟你对他另有叙用,便没答应,想问问你的意思。”
说起来自从回到长安以后,刘愈跟身边这些老朋友见面的机会不多,总是有所忙。但齐方和张无诸他们有闲暇,这次护送唐才和甘茂两叔侄栽培南洋甘结束后,在长安城少不得要跟刘五他们喝酒叙旧。
刘愈当初起用刘五,完全是觉得他有股灵气,很识相,人又很实诚不是那种见风使舵的小人。本来他只是打算让刘五混个差事慢慢提升,但刘五毕竟出身不好,学问也低,京兆府的差办大多都是混迹衙门多年的老油子,耻于跟下人出身的刘五为同僚,也就令刘五心生退意。
“他想从军就让他一起,只要吃的住苦。”刘愈道,“若是他撑不住,就让他回来,我会另行给他派个差事。”
现在刘愈很珍惜身边这些帮手,任何一个都很金贵。以前无法重用刘五那是因他手上无权,现在皇帝之下基本是他一手遮天,想培养谁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转念一想,其实让刘五从戎也无坏处,人的际遇不能光靠人脉,要让他自己争取才是正途。
第一百七十三章 会商
楚王和钱回失去踪影已过四五天,从各种渠道反馈回来的消息看,他们应该都是往南边去,在往淮王的势力范围靠近。御林军的阻截印证了这消息,如果单靠楚王和钱回的力量不足以能穿过几千里的中立地带,淮王在中立地带的秘密势力也在帮他们完成这次千里大逃亡。
刘愈将此事请奏了皇帝,不但钱回全家被查抄,楚王府也未能幸免。这是八月初九晚上的事。
新皇登基,除了登基当日有点小波折,长安城大致还算太平。就连随同晋王谋反的,新皇大抵也只是惩戒了匪首,钱家也是新皇下旨查抄的第一个家族。而这一夜的风波,令很多本来就对新皇持怀疑态度的大臣更加忧虑不安。
怀柔和强硬,是新皇控制全局不可少的手段,这次查抄钱家,起到的威慑作用会更大一些。
第二天是商贸司筹建的首次沟通会,为了能让商人们对朝廷放心,刘愈也是花了工夫,这次筹建商贸司和卖官,不但是为了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更是要筹措新军的军饷。新皇登基,淮王已在蠢蠢欲动,看起来淮王谋国也不打算跟苏彦这个侄子比谁更长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