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我自有分寸。”
刘愈说着便与杨烈告辞。在杨烈看来,有叛乱就应该快速镇压,刘愈这模棱两可的态度令他费解。
实际上刘愈何尝不想调集大军一举将叛乱平息。可现在一没有粮草补给,打一场仗,粮草不足。正规军的战斗力或许还不如那些叛乱的流民,再者刘愈也不想因为一场叛乱而将长安城的戍卫调空,如此很可能被一些势力所趁。“镇不如抚”,怀柔的姿态的确可以让地方流民看到朝廷平息叛乱的诚意,若不是旱灾在前富户不仁,他们也不会走上一条对抗朝廷的绝路。
家事不宁,后院还着火。刘愈现在就感觉自己好像个大家长,任何事情都要由他兼顾,这令他感觉到疲累。他现在准备一举作好一个大家长的前提,控制住家里的财政。
……
工部衙门。
商贾们第一次登堂入室进入衙所,虽然还是战战兢兢担心朝廷只是图谋他们的财富,但在卖官开始之后。他们便好像将一切的担忧都抛诸脑后。
为了一个官职,都快挤破头。
虽然这次朝廷所卖的都是一些闲官,但那些官毕竟也是京官,身在长安城,能得到官的身份,商贾们就不怕再受到各种欺压。
商人图利,也懂得利益交换。他们也明白天下间没有白吃的午餐。
结果到最后,一个普通的刑部郎官都开价到六万两,而一些户部的官缺更是银过十万。最后在最关键商贸司各官职上,官员们似乎不再太热情,也许是他们还把握不准朝廷开设商贸司的意图,在竞价上也没现出太踊跃的状态。
一个商贸司的副监,需要纳捐白银七万五千两。共设六席。
而商贸司少监不出意外的被隋家竞得,隋妤出价十二万两。这也意味着长安城商会的总负责人。将会是隋家小女,巾帼不让须眉。
如果事后那些购买闲官的商贾知道这少监的权限,一定会后悔今日没在这上面多出一些银子。商贸司的决定将作为长安城乃至整个大顺朝经商的尺度和原则,在朝廷中的地位甚至在六部之上。
一天的时间,卖官一共筹集白银二百四十万两,等于丰年大顺朝廷三个月的赋税所得。更重要的是,商贸司所厘定的商税。将会将未来持续不断的为朝廷带来收益,在现下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的大顺朝,这笔收入的总额会逐渐会向农税所得靠拢。
看着刘愈递交上来的清单,苏彦张大嘴半天都没合拢起来。本来他以为卖官能得仨瓜俩枣就差不多了,没想到一次得到这么多银子。朝廷这几个月来的困难等于一次性解决。
“师傅……这多银子。有银子真好。”苏彦感慨着,脸上一笑,很开心的模样。
“这笔钱必须建立起合理的机制来使用,不能直接摊拨给户部,只怕好钢不能用在刀刃上。我提议,直接再建立一个商贸司的经理衙门,不隶属于任何部门,直接对你负责。”刘愈道。
苏彦不太明白刘愈的意思,问道:“师傅,这个商贸司的经理衙门,是不是就是在商贸司中开设?由那些商人来负责?”
“不是,商贸司是商贸司,经理衙门是经理衙门,经理衙门的负责人必须是你最信任之人,这个衙门所得所出也必须经过你的批准。在用度方面,也主要应付意料之外的开支,比如旱灾和战争。”
苏彦点了点头,似乎也明白了一点,这商贸司的经理衙门就跟储备银钱的衙门差不多。本来商贸司的所得就是额外收入,用以额外的事项,一方面可以减轻户部的压力,最重要的是让皇帝有一笔银子控制在自己手上,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发生时不至于畏首畏尾,受制于户部财政的危机。
“师傅,那这商贸司经理衙门还是由你来负责吧。”苏彦想了想后说道,“现在我身边,也没有其他可信任之人,还一下子这么多银子,要是那些不开眼的贪污挪用了可如何是好?”
“我有一个人选,不知行不行。”
刘愈故作了神秘,在纸上写下一个人的名字,递给苏彦,苏彦一看抬头惊讶道:“你是说韩先生?”
“正是他。”刘愈道,“我想你也知道他在先皇尚在时在皇宫的地位,以他的能力,定然能管好这笔银子,急皇上之所及,想皇上之所想。现下没有其他人更适合这个差事。”
苏彦似有所思道:“是啊,韩先生也很好。记得有一次,我去找师傅你借钱不得,他还给了我五两银子,到现在还没还呢。”
刘愈淡然一笑,其实当年韩升帮助苏彦的地方何止这一点点,当初先皇怕苏彦在街头饿死,让韩升秘密接济,苏彦这才能在市井混迹多年。饿了有好心的摊主给吃的,没钱了房主经常会减免房租,他还经常诡异的在赌档连赢十几把。如果没有韩升,以他那浪荡的性格早已饿死街头,也不会等到刘愈这个大救世主的出现。
韩升能执掌商贸司的经理衙门也是刘愈的计划之一,朝廷一切规章制度都源自一个钱字,户部也是六部乃至大顺朝廷的基石。如今韩升执掌了商贸司经理衙门,等于是做了一个没有官职的宰相,皇上大事小事完全只可以求助他一人。在外人看来,一切还合乎法度。
有了钱,在朝廷就有了发言权。虽然商贸司经理衙门的少卿官才正三品,因为只对皇上一人负责,这官职早晚会位极人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