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门_一语不语【完结】(431)

  刘愈忙摆手道:“皇上不可,臣只是适逢其会,知道今日众王公要与皇上商量家国之大事,想到臣也有朝廷赐下的几亩薄田,便想在一旁听一听,站着听就行。臣知道不敢与诸位王公同列,在旮旯里站着听听就行!”

  说着,刘愈还真的站在门边,像个守护神一样往那一站,把门给堵上了。

  见众人在看他,刘愈摆摆手道:“诸位,请继续。别管在下,在下在这站着听听就行!”

  苏彦道:“既然武义侯执意要旁听,那朕就恩准。皇叔,您可还要治蓝相和武义侯的罪?”

  河间郡王脸色难看,这明摆着皇帝是要事后算账。河间郡王正无话可说,蜀王走出来说道:“皇上,河间郡王他可能是人老糊涂,说了一些糊涂话,还请皇上……还有武义侯,蓝相国不要见怪。”

  “此事还是要问过蓝相和武义侯。”苏彦笑道。

  蓝相说了声“不怪!”便起身立在一旁,抹了下嘴,那意思好像是“哪敢怪?”

  刘愈却笑着把门一关,令这个朝堂都黑漆漆一片。然后才道:“在下虽然官职和爵位不高,可就是有点骨气,不想被人冤枉。不过大事为重,等朝会结束了,臣再跟郡王在私下里好好说道说道这事!”

  第二百九十五章 猎手与猎物(上)

  本来准备跟新皇死磕的藩王和藩主们,因为刘愈的出现被打乱节奏。

  刘愈戳在门口,把门一关,像一招“关门放狗”,大中午的,执事的太监也不得不点燃宫灯来照明峰翠宫,原本喧嚣无比的峰翠宫此时安安静静。因为这些藩王和藩主也知,跟皇帝怎么纠缠都行,他们是一家的,打断骨头连着筋。

  但在这个权臣刘文严面前,那是说什么也白搭,掌兵的从来都都是骄横跋扈不听人商量。

  在这点上,靖王的感受最深,自从刘愈进了这门,他就没敢再抬起头。到现在靖王之地还被刘愈的军队占领着,刘愈说一句话,他的藩王之位将不保,还会被以附逆的罪名抄家灭族。

  “诸位,请继续,下臣在这里等等,无碍的。”

  刘愈倚着门,一副要纠缠到底的架势,赖着不走。

  蜀王瞅了刘愈一眼,心中担心,他心知这些藩王和藩主们怕的是什么,虽然削藩是新皇以及朝廷力主,但也是在大顺朝军力强盛的基础下才得以推动,而这个刘愈掌握军权,谁都怕他事后报复,因而都不敢再出声当出头鸟。

  再这么沉默下去,那肯定是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要么束手交出藩地,要么兵戎相见,再无挽回可能。

  “皇上。”蜀王走上前,开腔道,“老臣也知现下朝廷正与突厥开战,因而联合了几位王公,凑集了一批军粮和军饷。不日将会运到长安城来,希望皇上体恤我等忠君为国之心。收下这批钱粮。”

  苏彦面有难色道:“朕要的,并非这些。”

  蜀王续道:“老臣听说,朝中有些奸佞的小人,离间我们皇家中人的关系,拿我们与那叛乱的逆王相提并论,实乃有不轨企图。老臣要说的是,逆王叛乱天下共愤,凡大顺朝子民群起而攻之。我皇家中人更是责无旁贷……”

  说的好像他是一个忠臣一般,刘愈打断他话,用不阴不阳的语调说道:“蜀王殿下,您说的好像不太对。那逆王叛乱,您们好像都没群起而攻之,还好像是发了告文,附逆来着……请恕下臣脑子不太好使。有些事记的不是很清楚。胡言乱语,见谅!”

  如果是别人在这里说这些话,肯定会被藩王骂的狗血喷头,说不定还会请奏皇帝将其拉出去斩了。但刘愈说这些,别人只有干瞪眼的份。

  谁都知道,刘愈是先皇的托孤大臣。军权在手,长安城说一不二,他说要挥兵把藩王给灭了,新皇最多也只能提意见“最好别这样”,有的藩主甚至怀疑。这次朝廷没有派刘愈率兵出征,就是为了准备这次谈不拢削藩之事。准备再让刘愈率兵南下。

  蜀王这时不便发作,只好强忍着怒火解释道:“我们发告文,只是想麻痹那逆王,令他将张狂的爪子露出来,不然的话,武义侯又怎会轻易将逆王的羽翼和利爪剪除?”

  刘愈笑道:“这么说,扫除逆王,您蜀王还功不可没?下臣真是愚昧无知,还一直以为蜀王跟那逆王是一伙的。见谅,见谅!”

  刘愈说话越客气,那越是笑里藏刀,其他的藩王和藩主越不敢说话。这时四大藩王中两个已经死了,还有一个被打焉,连国境也被朝廷军队占领,如今能挺起胸膛出来说话的,也只剩下蜀王一人。

  蜀王没理会刘愈的冷言冷语,对苏彦说道:“皇上,藩王守地,乃是我大顺朝先祖定下来的规矩,老臣不是贪恋权位,而是为皇上您着想。本来老臣也已经年迈,掉牙的老虎没人再怕,若是皇上您准备收回老臣的藩地,您只管说一声,臣绝对遵从。请皇上明示!”

  蜀王一说完,其他的藩王也都跪地,口中说着一样的话:“臣绝对遵从,请皇上明示。”

  藩王一心,这是在给皇帝压力,如果现在苏彦真的提出“削藩”,那将意味着这些藩王和藩主将跟他处在对立面。就算是把这些人软禁在长安城,他们的封地内还是会起内乱。朝廷现在的重点是要扫灭突厥,他们也料定朝廷不敢两面作战。

  苏彦却以为这些藩王已经妥协,正要定下削藩之事,袁博朗却对苏彦打眼色,同时将一张字条递上去,刘愈在远处不用看也猜想到,这张字条上写的内容应该是“从长计议”之类。在这点上,袁博朗比他要谨慎,这也不代表刘愈的进取是错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