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门_一语不语【完结】(523)

  士兵们想上来将杀死他们国王的凶手就地正法,王后却死命张开双手,拦在刘愈的身前。此刻的刘愈,脸上混杂着血液和狰狞的冷笑,简直比一只恶魔还要可怕。

  现在冒顶死了,国王也死了,能镇住大局的只剩大马和王后二人,现在大马又不在正殿,月氏现如今的掌舵人便成为王后。王后对刘愈的回护,士兵虽然心中带着意思愤恨,但毕竟国王在他们心中本来就没多少重量,在他们心中,王后的威望甚至要更隆。

  这就是刘愈要杀国王保王后的目的,王后死了,国王肯定不会维护他这样一个跟他妻子有勾结的外人。

  而国王死了,王后会感念恩情,尤其她还要仰仗着刘愈,帮她辅佐她的儿子登位为国王。

  身为局中人,刘愈把情况看的跟旁观者一样清,而身为旁观者的乌拉尔、切突和他们的随从,都有些茫然无措,本来他们是来商谈结盟的,但他们却亲眼目睹了一场流血的政变,而事情的始作俑者,竟然会是那个之前还言笑晏晏的顺朝使节苏武。

  刘愈坐在王座前面的台阶上,脸上带着笑容,不过这笑容看起来有点苦涩,对于乌拉尔和切突等人,他们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文职的外交官,没见过这等惊心动魄的政变,但对于刘愈来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刀剑上玩火了,胜利总是站在有胆识敢作敢为之人的一方,他很庆幸这次没玩砸。

  “使节,现在……该怎办?”王后控制住士兵之后回过身问刘愈道。

  “让人护送小王子过来,小王子正式登位为国王。”刘愈稍一停顿,“还有大马,他是可以为你镇住大局的人!”

  王后毕竟是女流,现在国王和冒顶同时身死,为了防止月氏陷入内乱,只能暂时倚靠大马将军稳定国中的骚动。至于将来大马是不是要取小王子而代之,那就不是刘愈所关心的事。

  第三百五十八章 劳什子的国王

  今日宴会的性质变了几变。从最开始的外交宴会,先演变成月氏国内部的肃清行动,再到一次军事政变,刘愈是主导者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冒顶将军、鲁鲁凡和月氏国王,都是直接死在刘愈手上。

  但刘愈不过是外交使节,不管是月氏国,又或者楼兰高昌都将他看成是外人,没人会料想到刘愈竟然冲在肃清和政变的第一线,也是因为刘愈的临时起意,月氏国王为他的鲁莽决定付出了代价。如果不是月氏国王在王后仍旧被劫持的情况下下令杀掉鲁鲁凡,刘愈不会冒险弑杀他。在政变的档口,刘愈的嗅觉是最敏锐,同时也是最敏感经不起刺激的。

  王宫正殿的尸体被士兵抬了下去,大马将军被重新授予了兵权,主导王宫内部的权力接收。王后跟抱着瑟瑟发抖的小王子坐在王座上,而刘愈则好像一个门卫一样,手握着月氏国的兵符和连发弩站在王座之下,望着月氏国的朝臣一个个进来给新国王行礼。自始至终,高昌和楼兰的使节都不被允许离开王宫,他们被当成是见证人,见证了小王子的登位全过程。

  等大马将军回来时,他身后士兵押着一些人,都是冒顶将军和鲁鲁凡的部下,见到王后和小王子纷纷磕头求饶,王后现在也完全没有主意,将目光落在刘愈身上,刘愈比划着做出杀的手势,王后这才下令宣判了这些人的死刑。

  乌拉尔作为男子心理素质到底要比切突要好,切突虽然在楼兰国身居高位。但从未见过像刘愈这般只手间便造成血光和杀戮的杀伐果决之人,她有些庆幸这个中原来的使节并非小肚鸡肠。否则因为昨日楼兰副使一句顶撞,也许就会遭来杀身之祸。当然她也深深感触到跟顺朝结盟的必要性,光是这样一个顺朝使节就有这般气度和野心,那突厥灭亡也真是必然之事,有顺朝的帮助,楼兰国称霸西域并非只是奢望。

  小王子的登位仪式,本来要以大马将军的俯首称臣为结束,但在大马表态会忠心之后。所有人的目光却落在刘愈身上。这主要是因为刘愈手上兵符在月氏国的重要性,刘愈手拿着兵符,就好像控制了整个月氏的兵权,大马和王后也担心刘愈有自己的野心,不肯将兵符交出,怕他当国王或者直接将月氏归为顺朝的附庸国。

  现在在刘愈手头所控制的,是全月氏的兵符。大马的属下或不会给刘愈这个面子,但失去头领的鲁鲁凡和冒顶的部下,现在也只能在兵符、王后和造反三者面前选择效忠的对象。

  刘愈明白,他自己连月氏话都不会说,有兵符也未必控制得了全军。虽然他是今天政变的策划者和领导者,但他也知道并不适合登上王位。

  就算是王后勉强答应。大马和月氏国民也不会答应。

  “本使恭贺月氏新国王登基,愿顺朝与月氏两国修好,日后为秦晋之邦!”

  刘愈突然说出一句“秦晋之邦”,没有人能听懂是什么意思,刘愈稍作解释。其他人才释然。大马对刘愈还是很谨慎的,他选择效忠于新国王。主要是也是怕刘愈这个外人会篡夺他们月氏的王位。刘愈说完这番话,将兵符交在王后的手上,大马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刘愈明白大马的心情,只要是月氏人自己执政,哪怕是他有野心,将来谋朝篡位也不会因为国乱而国亡。可一旦被刘愈当了国王,那实际上也就代表月氏亡国了,大马肯定不接受。

  政变结束,还有很多遗留的问题需要解决,虽然暂时花骨朵城已经为新国王所统治,但一些地方的行政和兵权,还需要新国王进一步收拢。宴会也不得不临时取消,关于结盟的细节的商谈也只能压后。楼兰和高昌的使节团被月氏士兵簇拥下回了国驿馆,刘愈却未急着离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