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碧也在准备,虽然她不知道刘文严在第二天会出什么招。但无非是要拿军政的事作导火索,很可能还会延伸到突厥使节来朝。要说突厥使节也来了长安城,可因为这两天的大雪,朝廷尚无时间来接见他们,刘文严会不会逼着朝廷跟突厥结盟?又或者在这件事上节外生枝有不轨的阴谋?
各方准备了一晚上,到第二天到了朝堂上。明显能感觉到一个个精神萎靡不振,休息的不好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准备工作,他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跟刘文严在朝堂上唇枪舌战。在见到刘文严一身无官无品的儒服出现在峰翠宫,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心中想好那些跟刘文严激辩的道理再重温一下,免得一会说话出现逻辑错误。
演说家也要有准备工夫。
可刘文严显然没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刘愈这趟来朝议。并不是来听什么修水塘修城墙又或是涨俸禄发工钱的,他来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在朝议上上奏本。他手上拿着奏本进入峰翠宫,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感觉不妙,刘文严这是在赢得主动,只要他上了奏本,那就是他想议什么今天就要议什么,那之前的准备工作就等于白做了。
不过苏碧和一些有心的官员。比如蓝和跟一些老臣也在这方面做过准备,只要刘文严出招,他们就有办法应对。
但在得知刘愈所奏的内容之后,便是苏碧,也感觉到刘愈有点“胡搅蛮缠”了。
说刘文严不是来找事的,他一定是来找事的,因为他所奏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申请皇帝撤销昨日所下的旨意,重新商议是否可将林太妃搬去前锋将军府事宜。除此之外,刘文严其他事情一概没提。
官员们准备了半天,当得知是这件事。心里也都犯嘀咕,昨天在朝堂上已经议了一轮,今天还要议?这么无关痛痒的话题搬到六台衙门去议都显得有些小题大做,朝议可是要解决六台衙门所解决不了的大事。
“武义侯。”蓝和作为文官的代表,只能是当这出头鸟,“此事昨日朝堂上已有公论,皇上也下了圣旨,你今日所奏……岂是要旨质疑皇上的圣旨?”
刘愈今天显得很高傲,立在那斜眼瞥了蓝和一眼,问道:“你哪位?”
一语哗然,这刘文严好大的口气,对左相也这么不客气的说话!要说蓝和的左相之位,还是刘文严一力提拔起来的,刘文严怎么可能连蓝和都不认识?
这分明是刘文严在对蓝和立下马威,以惩戒蓝和身居左相之位后便投身到文官势力中,跟刘文严划清关系。
蓝和面色不善道:“老臣身为左相,蓝和是也。”
“哦,蓝相国。久仰,久仰。”刘文严一脸笑容,好像是初识蓝和一样行礼,“按照蓝相国的意思,只要是皇上作出决定的事,就不能再议了是吗?”
蓝和脸一沉,其实他心里也没底气:“当然是这样。”
“哦?难道是皇上的决定是错的,臣子也不能矫枉过正?”
刘愈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上朝堂,就敢公然说“皇帝的决定是错的”,还要“矫枉过正”,那不是让新皇难堪?
所有大臣都看了眼皇帝,此时的皇帝脸上虽有几分尴尬,但也显得很恭谨道:“武义侯所言极是,若是朕作出的决定有错,臣子也当提出来。这应该是诸位爱卿的本份。”
皇帝都发了话,那意思是这问题今日就能再提。
不过文官势力还是很不甘心,其中一个声音从人堆里传出来:“这等芝麻绿豆小事,为何不拿到六台衙门去议,要在朝堂议?”
刘愈看了眼,根本不知道是谁说的。这就是典型的缩头乌龟,想出头,却没那胆识。
刘愈无奈一叹道:“如果此事你们六台衙门能处理,何用本侯亲自到朝堂上来上奏天子?就你们六台衙门,看看都有多大本事,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修城墙所用人工一百六十七人,三人请假,五人旷工,请求天子将这八人的工钱刨除在预算之外。你们六台衙门的办事能力真是节节高,不服都不行!”
但凡是六台衙门和六部的大臣,一个脸面都觉得无光。
其实刘愈所说的例子,不过是新皇从诸多案例中挑选出来准备在今天朝议上议,以糊弄刘文严的,没想到会被刘文严拿这件事来讽刺朝廷办事不力。
第四百零三章 为师的良苦用心
朝廷议事,本是神圣庄严。刘愈的到来却让这朝堂上变得有几分儿戏,刘愈为了自己事闯朝堂,让满朝官员觉得他有些小题大做的同时,也觉出刘愈的蛮横霸道。但无论怎么说,刘愈来就是为接丈母娘过门这一件事,至于其他的事他还不管不问,这对朝廷来说或许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证明刘愈不想干涉朝事。
苏彦见到刘愈的坚持,神情有几分慌乱,镇定了一下,问朝臣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武义侯所奏,可否议一议?”
“不可议啊,皇上!若此例一开,皇家威仪何存?朝廷法度何在?”
一些老臣下跪像是死谏一样,话说的苏彦脸色很尴尬,本来他也想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让刘愈好下台,他也好下台。没想到这些文官居然跟他耗了起来,跟他耗就是不打算给他和刘愈好日子过。
刘愈已经一脸阴冷笑容走向了靠近他的一名老臣,都察院御史仑中。刘愈一把抱起仑中的肩膀,像是两个老友相见一样,仑中想挣扎开,没想到被刘愈抱紧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