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线上的过长还没有什么呢,就怕是兵力上的不足啊!
当满清一有征伐时都是向蒙古征兵。蒙古的强大兵力,骑射以及强大的骑兵都能让清军的战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如今不能得到蒙古兵,实力是大大地减弱了。
这一下子,满清的大臣们都在议论纷纷啊,在先前范文程的提议确实是稳定了一下局势,令得蒙古各部也表示对满清的拥护不变,可是张必武的轻描淡写的几招就令得蒙古反而是倾向于张必武了。
这一下。弹劾范文程的奏章就多得多了,纷纷说范文程误国,害是国家有此大难,他虽万死也难辞其咎。满臣是联合一致的,非得让顺治把范文程的官给罢了不可。
满臣们认为只要是把汉臣都罢黜了,那些天下就太平了。他们满臣就能团结一致,他们满臣就得自己来收拾破碎的山河。汉人是靠不住的,对于顺治大量起用汉臣,信任汉臣是不满的,只有把范文程给打下去。才是长他们满人的脸。
是!没有错!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张必武可是热切地盼望着他们能成功地把范文程给打下去呢!让汉臣寒心。怎么说。多尔衮与大玉儿都是制定了争取人心的策略,如今你再这么一搞,就会把一切的努力辛劳全都给白费了。
顺治是知道这一点的,他并不糊涂,可是见到满臣这么多的奏章齐上的情况下,他显得很为难,他现在最想的是能解蒙古之困,可是这些满臣怎么一个两个都与他对着干啊?真是可恶至极啊!
如今最为重要的是怎么解决蒙古这一件事,如何让蒙古倾心才行!
顺治在考虑着,同时,他害怕张必武和蒙古结成联盟,蒙古脱离满清,范文程是主张对蒙古恩威并重的,万一他的下台,会不会引起蒙古各部的猜疑呢?比如说亲满清的蒙古各部会认为满清是动用武力,而不亲满清的蒙古各部,如同阿布奈这样的人会认为满清的软弱,他们更要为非欲为,不把满清放在眼里了。
顺治是为此头都大了,在朝上他看着诸人,满臣们都在向他提议呢!他又看着范文程自己所上的请辞疏,他一时之间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
顺治不多说了,他是问:“那大家说说看,蒙古各部该怎么办呢?”
有满臣站出来了,说:“自我太祖和太宗皇帝已来,对蒙古中不顺从的人就是必定加以讨伐!让蒙古不得不怕我们!让他们彻底地向我们大清臣服!如今只有派兵去镇压他们!要是不服的,杀!杀!”
也有满臣同样出来说:“尚嘉布和桑噶尔与本塔尔三人在我朝受到极重的礼遇,可是他们却与张贼私通,真是可恶至极啊!微臣认为应该是要么讨伐三人,要么是召三人来,以囚禁三人,明正其罪!”
顺治在考虑着,他难啊难,是不是如满臣所说的那样啊?顺治把目光落到了汉人那里,由于顺治的亲政,顺治不再像多尔衮时期那样,让汉满分开来站立的,而是让他们都杂合站在一起,不再分满班或者是汉班,单纯的只以官职来论。
汉臣们一个两个的都不敢出声,他们把头低得紧紧地。而满臣则是在不断地冷笑着,轻蔑地看着站在他们旁边的汉臣,哪怕是官职要比汉臣还要低得多的满臣还自以为感觉良好,只因为他们是满人。天下是他们的满人在坐。
范文程深受顺治的信任,他都被罢黜,试问一下,其他人还怎么好站出来说话呢?就算是有主意的,也认为不能如这些满臣所说的去办,也是无济于事的。
顺治叹气了,他可不想出现今天的结果,可是看看现在,不正是向着,他最不想见到的结局发展吗?
还是遏必隆站了出来,说:“皇上,我认为不能把尚嘉布和桑噶尔与本塔尔三人给召回来加罪!他们仨人绝对是忠于我大清的。我听说他们去的时候并不知道张逆就在那里,张逆与阿布奈相勾结,诓骗尚嘉布和桑噶尔与本塔尔三人到来,要是把他们加罪的话,就会令得各部惊疑啊!而且说不定会促成其他各部的反叛,那时蒙古的局势就更难控制了!”
索尼也是同时站了出来,说:“是的!皇上,遏大人说得极是啊!我们不能对尚嘉布三人加刑!相反皇上应该是遣使以慰问三人,并且表明他们是忠于朝廷的,朝廷能明辨是非。还望他们继续忠于朝廷,为朝廷效力!”
其他满臣见到极有分量的两人都站出来了,他们也是不好反对。
只是有些武官就不同了,说:“难不成我们就软弱地算了吗?我堂堂大清从来都是以强势示人的!有罪不罚,又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呢?”
顺治本来就是极赞成索尼和遏必隆的意见,可是又有武官的反对,这一下,顺治就愁眉苦脸了。可以说,顺治少了点乾坤独断的果断,他在这一点上是比不上多尔衮的。
这时,又有人提出了要江南的人马迅速北上,以保卫北京,因为张必武的骑兵出现在了密云,而且蒙古也给张必武借道了,万一以后,他的军队是长驱直入,又如何才能抵挡张必武之军啊?
江南虽然是财赋重地,可不像京师才是重中之重,保住京师就能缓图进取,就是保住根本啊。
此议又得到了不少大臣的赞成,他们又是为此吵得不可开交的。
顺治看着廷议是闹得不可开交的,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谁也不让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