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烽火_水木四【完结】(1133)

  李岩当然知道黄得功心中的痛苦。他唯有如此劝说:“如果说我们再继续熬下去的话,非但救不了郝摇旗和马元利,就连我们都要跟着完蛋!要想杀鞑子,你就得听我的!我们必须退兵!”

  黄得功还在犹豫,就在这时。耳里又传来了这样的声音:“黄将军退兵!”

  黄得功火了,说:“谁喊退兵的?”他还以为是他的军兵贪生怕死。不敢上前,所以才喊了退兵呢,他自是非常恼火的,他想要出去以教训他们。

  可是他听明白了,这声音是很远传来的,按距离来算,他的人马还不能突到最前方,还被清军所阻挡,应该是马郝二军将士所喊的。

  李岩颔首,随之提高声调说:“没错!这是马郝二军将士的喊声!他们也知道清军就是想要全歼我们,我们不能再拿全军将士来开玩笑了!如今哪怕郝摇旗和马元利都阵亡了,我们也不能把自己的先锋军给全部葬送!快点退兵,退到安全地方安营扎寨!”

  黄得功心中还是有些不甘,可听听声音中的内容,他就明白了,马郝二人是抱了必死的决心啊!

  “报!不好了!在我们后方的十里处有敌军的一支骑兵在迂回包抄!”侯骑来飞报李岩。

  李岩便说:“黄将军,不能再犹豫了!不然松山就是我们先锋军的葬身之地!先锋军全军覆灭就会令得全军士气大落啊!像努尔哈赤萨尔浒战役的失败不能重复啊!退吧!”

  黄得功把牙一咬,他便说:“好的!全军撤退!退!”他说着,心中的怒火是极大极盛的,这不,他一把就将东西给扔到了地上,还用力地跺了几下脚。怒形于色。

  马元利在强突着,他发现进入了松山的郝摇旗军本来是想要接应他们的,可是都被打退了,两军最终还是没有能相接头。

  马元利再观形势,他就知道自己与郝摇旗不过是幌子,是多尔衮想要诱先锋军全军来攻的诱饵,要是黄得功等全军而来,就会遭受到失败的。

  故马元利在一路前冲,没有后退的时候,他还下令他的军兵喊着“黄将军退兵”就是想要提醒黄得功不要再突了。

  马元利看到了先锋军已退兵了,他是满意了,因为以后会有人为他们报仇了。满意归满意,可现在的处境,他又很清楚,他们难以脱身了,一个两个或许只有死亡一途了。

  马元利看着身边仅剩下的四百多人,问:“大家怕死吗?”将士们整齐的回答同一答案:“不怕!愿跟将军再冲杀!”

  马元利对于这样的回答很满意,他便说:“好!请大家先跟我大呼三声,齐王为我们报仇!然后高吼着杀鞑子!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这些战士们刚毅的脸上露出的是坚定的表情,他们是坚定有力地点了下头,示意他们会如马元利所要求的去做。因此,“齐王为我们报仇!”的喊声响起了,随之就是“杀鞑子!”

  多尔衮浑身一震,原本他认为像马元利等会败,不会如此英勇地反抗,可和他所想的不一样!

  包括与马元利和郝摇旗等是老对手的洪承畴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们的计划是能大挫对方,还让率领大军前来的张必武悲愤的,可现在看来对方没有害怕,反而以一种悲壮的死法,这样一来,对方反而会士气大振,人人都想着为他们报仇,那样一来,张必武军士气就更高涨了!尤其是在复仇的火焰之下,更加可怕!

  多尔衮感受到了此种可怕,到时与张必武的一战,张军人人都像马元利和郝摇旗一样的话,多尔衮等就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啊!

  满清想要自存,将是极大的困难呢!多尔衮在心中嘟囔着:“张军的主力不会像马郝之军一样的!毕竟张必武是猛扩大军力,其军势不强是定然没有疑问的一件事。我们是可以很容易地就将张军给消灭的!”

  多尔衮在不断地宽解着自己,他不管这是自欺欺人,还是什么,他只想往好处想。

  “杀鞑子”的响声还在,这更惹火了满兵,明明就快被杀光了,你们还东叫西叫些什么啊?必须让他们尽快地住嘴才行!

  于是满兵像是发了疯似地扑了过去,马元利等是人越杀越少了,还怎么再支撑下去啊?

  不用多久了,就只剩下那么几个人了,而马元利也是身带重伤的。

  一个士兵本来不想跪的,挣扎着想起来,可是他被满兵给强行按住了,不管他再怎么努力还是无济于事。

  一把还在滴着血的屠刀已伸到了他的跟前,满兵厉声威胁道:“你是不是屈服!是不是为刚才自己所喊的话而后悔!是不是喊错了!”

  可是这位士兵是高傲地憋了一眼满兵又以无畏地看着横在脖子前的带血屠刀,忍着剧疼大叫一声:“杀鞑子!”

  是的!这就是最好的回答!这样的回答足够了!“可恶!”满兵大怒!他一刀挥将下来,把他的人头给砍落了。

  只是掉下来的人头在笑,他对于死亡并不害怕,反而有一种死得其所的欢乐感。

  “好!死得好!”马元利是左手按着在流血的右肩,右手则持着刀环顾着敌人。

  满兵中有会汉语的叫道:“你投降吧!”马元利嗤之以鼻,真是天大的笑话!投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