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中记载,袁崇焕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明史》完成于乾隆四年,直到乾隆四十八年,才找到袁崇焕的纯汉族后裔,《明史》编纂者显然无法知道四十几年后的新发现;而就是乾隆四十八年,也只是找到了袁崇焕的纯汉族后裔。也还仍不知道袁佳氏是袁崇焕的旗人后裔。所以,袁崇焕有旗人后裔这一事实,《明史》编纂者就更无从知道了。
……
有了袁、程两人这么一相助,更是加速了宁远的沦陷,这是谁也想不到的一件事,确实让人很是高兴呢。
相反,这更令鄂札感受到了绝望。鄂札看着满城的烽火连天,他不由是苦笑起来了,他知道宁远是守不住了,心里那个无奈啊!
他对着东边的方向,大叫:“皇上啊!臣无能!不能保住宁远!皇父摄政王,臣不能守住宁远,让张贼获得生机!让大清陷入危机!臣有罪啊!皇上!臣唯有一死以赎罪了!”
说到这的时候,鄂札已全是泪了,他登上了高楼,他看着城下很多的军兵被杀了。且张军在控制着宁远。
鄂札是大叫着:“张必武!你定会被皇父摄政王所擒的!你是活不长久的!天下是我大清的!”
这么一叫,倒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是直视着鄂札呢。更有士兵把箭和鸟铳,三眼铳对着鄂札想射击,看样子鄂札的身份挺尊贵的。是大官,就动了想生擒的念头。
鄂札随之是仰对着上空,他跳了下来,“卟”的一声,他当场就死了。
张必武来到了鄂札的跟前,他就知道鄂札是想保留着爱新觉罗最后的尊严,不想让张必武他们太过于看不起,所以他才选择了自杀。
旁边有人上前来报告:“齐王,图海在亲兵的护卫下,已逃出了宁远城,臣等追击不及,还请齐王治罪!”
张必武看着他们,他又怎么去治罪这些人呢?毕竟图海的出逃,谁也没料到啊。
如今不用再在意图海了,首先是要先把宁远的防务给做好了,不然的话,多尔衮一来强攻,自己顶不住,那可就惨了。
张必武想到这,他自然是立即令人打扫战场,并且收拾一切了,并且是布置防务了。
张必武的设想是水陆两路共防,这样的话,多尔衮是难以攻得下的。由于布防需要时间,张必武也不能喊郝摇旗等回归了,就算是郝摇旗等是阵亡,他也没办法。
要是宁远还没有做好防务,多尔衮乘立足不稳,一阵猛攻,是守不住的。做好了防守,任你多尔衮再怎么打也是不行的,就怕你多尔衮不来打。
于是张必武便是再派人急速地去通知郝摇旗等,告知他们,宁远已下,让他们再守多两三天,是的!最少都要两天才行,不然的话,就提头来见。
郝摇旗一直是内疚着他的冒进,令得军兵大败,最终马元利阵亡了。而且张必武等也是陷入了困境之中,他一直是想要再前进,以洗刷自己的耻辱,定要拼出百分之二百的力量来才可。
郝摇旗横刀立马于前,他已接到了张必武的命令——无论如何最少要拖住多尔衮两天的时间才行。
他看到了在旗竿上绑着一个人,这人正是贺珍。贺珍阻击多尔衮,失去了联系,想必是全军覆灭,最终他也被生擒了。
“降!快降!”清兵大叫着,就是威胁着郝摇旗等。郝摇旗可不会降的,他把刀一横,示意将士们听从他的命令,准备冲突。
贺珍也远望见了郝摇旗的举动,他大叫:“弟兄们,杀了我!快!杀了我!”他十分地激动,看得出他对于自己被擒,深感其辱的,现在又被绑住晒出来,更是让他难以忍受呢!他想到只有一死,才能洗脱一切。
“咔嚓!”郝摇旗的拳头是捏得作响呢,他心中气啊,真的是气啊!清军太可恶了!
曾英等还在后面修筑防御措施,而他郝摇旗决定拼将一死也要拖住清军,要死死地钉住清军!
“杀了他!”郝摇旗是一指贺珍,他的箭术不是怎么好,他怕自己一箭不能致贺珍于死地,反而让贺珍痛苦,要能一箭直接要了贺珍的命,对贺珍来说是最好的。
虽说亲手杀死生死与共的战友,心里很痛苦,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郝摇旗知道只能是了却贺珍的心愿,送他归西!
贺珍的呼声还在耳边响着:“杀了我!”这一下,军中有个神射手出来了,他是立即拉弓搭箭,一箭射过去,正中贺珍的心窝,贺珍气一闭就断气了,在他临死前,说了一句:“谢谢你,摇旗……”
郝摇旗目眶中有泪花在打滚呢,他不由是紧握着旗竿,他要亲举着大旗冲上前去,与敌军周旋到底呢。
郝摇旗大吼一声:“弟兄们,随我冲啊!杀鞑子!”他还是记得马元利至死都说着的一句话——杀鞑子!
于是将士们都跟着他一起往前冲了,他们个个如下山的猛虎,只要郝摇旗的大旗在哪,他们就会冲到哪,就和以前一样。
郝摇旗一直向前,他从不后退,他有时还吼出这样的话来:“多尔衮,我要宰了你!顺治,我也要剁了你!”
郝摇旗说着甩开了步子,他将心一横,他是高掣着旗,向着多尔衮的中军奔去,他不理会一路上的刀剑枪戟,只知一味向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