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将不解地问:“难道你是要为腐败,摇摇欲坠的明国尽忠吗?”
邓千总大笑起来,说:“我是为了我们汉人的希望而死!只要必武活着,那么终有一天,你们也会落得和我一样的下场!哈哈!”
清将一听火不打一处来,他也不必再问,他大叫:“射!”“嗖嗖嗖!”箭射向了邓千总,邓千总是照单全收。邓千总最后只是叫道:“必武!以后大明全靠你了!”
张必武骑着万户侯,他在还在喘气,周围的士兵护着他一路而行。张必武似乎听见了邓千总的叫声,他望向了邓千总刚才的方向,说:“邓千总不是还没有逃出来吗?我们去救他回来!”
张必武说着就想回马去救,可是身边的士兵牵着张必武的马,说:“百总,不能去啊!”他们还是叫着百总,因为张必武以前在榆林镇是百总。
“是啊!不能辜负千总和弟兄们!千总一定能平安无事的!快走吧!”士兵们说着,便不断地拥着张必武。张必武只好是和他们一起走。
他们很快就与黄起会合在一起,其中有些人是姚东照派来的,他们也要迅速地与姚东照相会合,以驱使清兵不能再追击。
本来清兵要追击,见到聚集了很多的人,他们也不敢再怎么样了,全都退去。这些人是姚东照率领的精壮男丁来接应张必武的。
姚东照让张必武、卢象升他们去到安全的地方,先歇息。
只是有一点卢象升的双眼看不见了,这对于他的打击是巨大的,看不见东西,还让他卢象升怎么指挥作战?怎么上战场与敌厮杀?
姚东照只好是去找名医,希望能早日医治好卢象升的一双眼睛。
张必武找到了姚东照说:“墩初先生,我还请你继续带领各位乡亲带到贾庄和蒿水桥上,要做就做真的,就认为卢总督已然阵亡!要是餐总督不阵亡的话,朝廷也不会放过卢总督的!”
姚东照明白了,说:“好的!必武,我知道了,我会去办的!我准备好了人马,清军听说也退出了贾庄。我现在就率领乡亲前去!不过人多嘴杂,我想还是不要告诉乡亲,只有极少数知道老公祖没有死就行!”
张必武点头了,他便让姚东照去了。张必武自去照料卢象升,卢象升由于双眼瞎了,他情绪很不稳,经常说的就是为什么不让他阵亡沙场。
张必武觉得很无奈,拼死拼活,救回来的是一个没有了大志,失去了一切的盲子,这有什么用?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救回来的也是个活死人!
张必武的心同样难受,因为他听说了邓千总阵亡的消息,要不是邓千总为了救他,也不会死。同时邓千总的一千人马,只剩下四百人了。
这四百人没有离开,他们都聚在三府,等待着张必武给他们下达命令。他们人人都对张必武是心悦诚服的,因为他们之中也随张必武长城征战过。
张必武定定地坐着,他望着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新坟,他知道都是清军入侵之后杀死的人。他闭上了眼,在痛恨着自己的无能。
姚东照回来了,张必武迎上去问他情况。姚东照便如实而言。
杨廷麟及他的部下回来寻找卢象升,在蒿水桥时找到了一具尸体,身材和卢象升一致,且伏在上面死的人是杨陆凯。
尸体的面部被砍伤,面目全非,在战甲上还穿着服父丧的麻衣白网。而且卢象升派往保护杨廷麟的亲兵也证实了这是卢象升。
姚东照假意和三府之人大哭起来,他还不能向杨廷麟实话实说,不然的话,一定会引起人注意的。因为杨嗣昌以及高起潜的人都来到了这里打探消息其中也不乏清军的歼细。
杨嗣昌派去的三个巡逻兵中有一个叫做俞振龙的,告诉杨嗣昌卢象升死了。杨嗣昌想卢象升不死,好把怯战的罪名加到卢象升的身上,打俞振龙,可俞振龙还是实话实说,就算是打三天三夜快打死了,他只是说了一句:“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张必武一听叹气了,他说:“这个俞振龙可真是一个好汉啊!他要是没死的话,我一定收他为己用!可惜啊!朝廷就是太多门户之争了!”
姚东照同样也是心情沉重,说:“是啊!没有这么多的门户之争的话,我们明朝也不会让建虏如此欺凌!”
躺在榻上的卢象升长叹一口气,他听到了他们的讨论,便说:“我们大明是大而弱,东虏是小而强。你们想想看啊,明军打仗,将帅在千里甚至于万里之外,还得受制于皇上。皇上只是凭借着几份塘报,还有锦衣卫、东厂的汇报就远在千里之外指挥。实际上却是隔着云雾看花,十分朦胧。”
“而且还派太监来做监军从而让军事更是雪上加霜!战场是瞬息万变的,要是不能根据战场上出现的变化而改变策略,相反还要千里万里禀报皇上,还要等皇上的指示才能作战。这不是耽误戎机吗?哪怕是战略不行,这是皇上的旨意不能改变。”
“建虏呢?却是可以让主帅当机立断,不必禀报,一切依据战场的变化来制定相应的作战策略,遵循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
“我们明军是将骄兵惰,难以指挥得动。欠饷极其严重,将士们士气低落。建虏地虽小,民虽少,可是他们把全国分成八旗,如同一个大兵营,平时为民农耕,战时为兵。将士用命,上下一心。而且他们君臣一致,同仇敌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