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湖广之军直插向了柳州、桂林一带,就是想要解围,自然是遭受到了清军的打击,损失惨重,只好是北返。
幸好何腾蛟挺聪明的,他就是怕会受到清军的伏击,他没有派出大量的兵力,派出的还是小部分兵力,哪怕是败,也没有伤到明军的筋骨。只是明军的军力并不强,要想抵抗信清军,然后收复失地那可就不行了。
永历帝一听说南下桂林和柳州的明军战败了,他害怕了,因为知道大顺军已北上在太原支持张必武作战,远水救不了近火。而火烧眉毛了,他又怎么能不怕呢?
于是永历帝不敢再在南宁呆下去了,他是逃往了百色,似这样的话,他自认为安全了。
孙可望、李定国等大西军残部原先在蜀地是风生水起的,可是因为张必武等不攻襄阳,反而移师北上,蜀地的清军骤然间增大了,增多了。
似此,孙可望和李定国的压力就备增了。他们在与清军的作战之中,是节节败退的,地盘越缩越小。
偏偏孙可望还不能与李定国团结一致,相反还在背后不断地捅李定国的刀子,致使李定国更是痛苦子。
李定国不想彼此之间自相残杀,他听闻了永历帝遭受到了清军的攻击,他便从云南挥师直入广西来护驾。
永历帝得此生力军自是非常高兴的,他也安心了。
这时的广州已成了一座孤城,李成栋要想再住可就难了!李成栋这人,并不会真的是要保护广州人。他只有先想到自己,保住自己的姓命才是最为重要的。
李成栋做好了准备撤退的情况,却将整个广州城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张必武听说到了清军突袭永历皇帝,明军不堪一击,迅速地败退,永历先是从横州到南宁,随后又逃到了百色。一点也不敢与明军作战,更没想到要收复失地,真是让人失望啊!
看得出,满清的打算是哪怕放弃山西和陕西,也可将广东和广西攻下,把永历**逼入绝地。
东进燕京?难啊!燕京城早就布置好了一切的防务措施,多尔衮本人都在燕京坐镇了,可以说,他不怕你来攻,就怕你不攻。
现在能做的就是多扩张地盘,多攻拔一地算一地。张必武能做的就是分兵以攻取山西各地,从而让太原城变成一座孤岛。
张必武总在想着,该有什么法子才好过现在的危局呢?虽说永历皇帝的圣旨来,想要让张必武退出,以南下。
简直是开玩笑!在太原再驰援到广西的话,张必武与大顺军都会成一支疲老之师了,那时再与清军作战,可就难了,会有被消灭的可能!
第二十一章 猛攻太原
张必武自然是不会同意的,他就算是背上了逆臣之名,让永历君臣再怎么骂,怎么讨伐也没有法子了!
他唯有一头走到底,先占据山西,让自己拥有山西和河南二省之地,多少是能牵制着满清。张必武有一点真想不通,按说清军应该是保有山西而不是夺取两广之地啊!对此,清军又能有什么好处呢?多尔衮的用意何在啊?
在这时,张必武将面临一场危机,因为那些见到大同姜瓖起事而跟着一同起事的投机分子全都露出了他们的本来面目,曾经是斥侯,现在是张必武亲兵的练同知晓了这一件事,投机分子要举行叛乱了,他们准备对张必武不利。
练同在犹豫着,因为他想要是这些人能成功的话,对于张必武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说不定就能报仇呢!可是如此一来,整个抗清局势就会大变,满清入主中原就将变成现实了!告诉张必武吗?
可是自己家人的死与张必武有关,你让练同又如何说得出口啊?这不是在帮张必武吗?
真让对方准备好了,那可就惨了!练同看着张必武,张必武还一心想着如何攻破太原城。他看着攻城图,在苦苦地思索着,还是没有能想出一个好的法子来。
练同一次次地想张嘴说话了,可是他却又像有什么东西噎在喉咙里,说不出来啊!
张必武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练同,觉得练同像有什么话要说的样子便问:“有什么事吗?”其他的人则是警惕地看着练同,因为练同说过想杀害张必武的。
练同叹气了,说:“没,没什么事!”张必武便是一笑,说:“练同,有什么事就和我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我一定会帮你办到!好了!我现在得先去制定一下作战计划了,我得想想如何攻破太原城!”
张必武也就不理练同了,潜心地研究战事了。练同看了一眼张必武,他也弄不清自己为什么会叹气,随之他便离开了。
“练同!来!我家人给我捎了好吃的东西!分些给你吃啊!”一个和练同熟悉的人立即把家乡中所得的物产分些给练同,练同看着他,心中涌起了一股悲伤。他在张必武的军中感受到阿胶大的温暖,就连张必武也从未因身份的差距而对他不好,相反对他是极其友善的,有如好朋友,虽然说可以是因为内疚,那也是非常难得的。
再反观这么多人,他们哪个不是把练同当成好兄弟好朋友的?万一有什么大难发生,他们都将死的!似此,你又让自己的良心如何能安呢?
练同走在大路上,虽然他看起来很是正常地,人人见他都向他打招呼,可是练同的心总觉得是堵得慌,总觉得对不起这些人。他就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