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便是一份奏章同样上呈给顺治了,也让顺治好好地安抚吴三桂,同时表示,要是张必武这一边有使者到来的话,一定要押送到北京,以处决!如果说张必武亲自来的话,一定要把他给杀了,绝不能让这个罪魁祸首逃脱。
顺治是给了吴三桂很多的奖励,同时,也是严旨,绝对不能对张必武有任何的仁慈,张必武是他们满清争天下的最大敌人,一定要消灭才行。
这一消息就传到了张必武这里,是告诉张必武,他想要到吴三桂那里难了,怎么说,顺治也是给了吴三桂以严令了,张必武还去,真个是送死了。
张必武却是一笑了,洪承畴对张必武是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进攻,张必武都一次次地将敌人给击退了,干得非常漂亮呢!
张必武久久没有动身去吴三桂那,别人都以为张必武是说笑,他不会再去吴三桂那里了,顶多是派个人去罢了。
可是他们又怎么能知道,张必武这是在等良机到来,他是不打无把握的仗,要打就一定要赢。
张必武终于是等来了这一消息,禤建豪向他一禀报,张必武不由是开心地笑了,这一消息成了,张必武就有把握说服吴三桂了。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他已做好准备要到吴三桂那里去了。有一点,张必武就算是秘密离开的,还得安置好军事方面的布署才行,不然洪承畴可是个可怕的对手啊!一有可乘之机,那就危险至极了!
安排好了,就算洪承畴再怎么进攻,也不能把张必武的军队给消灭了,打败。张必武对此是极具信心的。
张必武要去永历那请旨了,他见到了永历帝是颓废地定定地呆着,本来是踌躇满志的永历,他一心想着回到紫禁城,再成复兴大明的中兴之君,可是他在御驾亲征之时,却是一败涂地,要不是有李定国、李过等拼死作战以救出他的话,他就死定了。
更令永历为之伤心难过的是他所信任的朱定鑫却是满人,反而是引领各人来抓他,幸好了李过等拼死,才让永历免遭被擒之祸。
永历自己又受了伤,手臂和肩膀分别中了一箭,其中手臂上的一箭还是朱定鑫给射的。
似此,永历又怎么会不懊恼呢?永历又是九死一生,他见到一个又一个的人死在他的跟前,而他是这样地无助和无力,他有点痛恨自己了。
尤其是当永历知道了他身边最信任的人朱定鑫原来是满清派来潜伏的奸细,就是想要挑起他对张必武的仇视,从而方便满清夺得天下,他的心就拨地拨地凉了,自己眼瞎了!不识人啊!
第八十四章 自责中的永历
永历觉得自己以前重用奸臣,不辨忠奸,现在这一毛病依然,本以为被吴三桂所擒,多尔衮放了他,他会不再有以前的失策,可现在改不了啊!
永历在自我埋怨了:一个大好的抗清局面就这样地转变到了对立面去了。不说保住大明,恐怕连汉人的江山也会丢在自己手中。
似此,心理承受能力本来就不强的永历又怎么会不自暴自弃呢?尤其是手臂上的箭伤更是时刻提醒自己呢!手臂上的箭伤要比肩膀上的还重。
只要一见到手臂上的伤疤,永历就是难过异常,他的情绪就更加地低落了,他不能再自己了。
当张必武进来的时候,永历正在看着崇祯的遗诏,而张必武还把崇祯的太子朱慈烺给叫到了永历的跟前,与永历互叙族谊,同时,张必武也是想要让永历知道不能总想着要除掉他张必武,夺回权力。好让永历安心做他的傀儡皇帝。
永历是朱慈烺的叔叔,他们俩都为明朝不能再复兴而痛哭流涕。尤其是朱慈烺更是看穿了,看透彻了,明朝难以再复兴了,他已不再想着什么再当回皇帝或者是太子。
如同崇祯在送他们出宫时所说的那样,要是有机会就报仇,没机会的话,就做一个平民百姓终老一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一个父亲,崇祯还是希望儿女能平平安安地过此余生,这就是人世间最好的事了。
朱慈烺知道父亲的用意。更明白崇祯用血写下的遗诏给张必武,就是想要保住汉人的江山。哪怕是明室不能再复兴,只要是汉人坐江山,这就足够了!故他才写下这一封遗诏。
朱慈烺没有能力做到复兴明朝,尤其是不丢掉汉人的江山,他只能是让有能力的人做到,同时效忠于他,支持他。
于是朱慈烺便把自己的想法给永历说了,他认为张必武是当今唯一能阻止满清坐江山的人。不能不靠他,而且张必武这个人是不会对明室赶尽杀绝的,作为亡国的皇族,只要能保得住命,那就是莫大的恩惠了,还想些什么啊?
想想朱洪武就是以赶走蒙古人,恢复汉人的江山而自誉。自居。似此,让汉人的江山不丢,也算是对先祖朱元璋洪武爷的一种交待吧!
有朱慈烺的劝说,永历在这段时间是想了好多好多,在这段时间里,永历已感同身受了好多次。手中无兵,他就算是个皇帝,除了摆设之外,别无用途,真是可悲!
是啊!如今先败光了。他手中哪还有一兵一卒啊?而且忠于他明朝的人是少得可怜的!要不是依附于张必武,自己早就死掉了。
就连李定国、李过等都得依靠张必武呢!有向东挺进的大败。还想让他们再反张必武吗?当初下旨让他们攻灭张必武时,他们就是多加阻挠,并且十分不满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