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庭柱上将准备了多种多样的渡江手段,为了掩护进攻,他也抽调足够多的空军和火炮部队,以保持对敌军炮兵部队和岸防碉堡火力的压制。
他主要采用桥渡、船渡两种手段,同时使用空降师直接降到敌后进行拦截和后方破坏,大口径的加农炮、坦克歼击车都可以有效的对付德军的岸防碉堡。坦克歼击车本身就是中型坦克配上大口径的加农炮。除了用于攻击重型坦克外,更好的用处恰恰是攻击防御工事,相比主战坦克拥有更大的口径和威力。
虽然还不qīngchu最终的战果,但在7月份的上旬。宋彪皇帝就已经大体qīngchu了此次进攻的总规模。以及各项部署情况。以宋彪皇帝这样一位基本能算是局外人的军事统帅来看,他认为德军在北线喀山的攻势中很难挡住帝国的进攻,即便此时的德军在喀山防线有纳粹北方集团军群的支援。
由于在正式开战后不久。纳粹德军就几乎丧失了整个东线的空军,阵地缺乏空军掩护,同时还要承受空军的大规模强攻和轰炸,而西北联军发动的第一轮喀山攻势也确实是精锐尽出,从上午7点发起进攻,至下午3点zuoyou,西北联军就已经突破了伏尔加河的德军北部防线,从喀山突破,占领了德军阵地,第一铁道工程旅和第二工程旅就地展开大规模的临时铁道桥建设,力图将纳粹德国此前毁坏的铁路线恢复。
数量众多的火箭炮部队和空军轰炸部队为帝国西北联军提供了更加纵深的攻击能力,炮弹如劲雨一般宣泄,一直打到德军二线阵地的大后方。
整个伏尔加河畔浓烟滚滚,战火轰鸣。
数十万枚炮弹如雨水一般继续沿着德军防御工事线密集轰炸,在这种残乱的阵地上,在这一时期的坦克,特别是中重型坦克已经很难发挥有效的机动性,甚至连轻型重量的装甲步兵战车也很难有效的前进,唯有依靠士兵的勇猛无畏向前推进。
战争就是这样,打到最惨烈的时刻,难免还是要靠刺刀和子弹来决定最终胜利者。
德军主要依靠较轻的反坦克炮和30mm口径的轻型步兵炮,以及常规的迫击炮和机枪提供重火力打击,而帝国则在类似的作战方式上,tongguo无线电指示坐标,要求空军的攻击机群实施地面打击,这一次的喀山战役中,帝国也第一次使用了螺旋桨动力的第一代武装直升机,在战场上的主要攻击手段是航空机炮和火箭弹,虽然这种名为“雪鸮”的武装直升机的护甲、速度都很低,缺乏对装甲车和坦克的有效攻击,但其特殊的飞行灵活性使得大量的直升机绕道敌军后方,以袭击敌军的卡车、炮兵阵地为主要任务。
即便是在前线战场上,雪鸮直升机也能为帝国正面进攻体系增加一个新的环节,使得帝国的进攻更具有立体性,相对于德军所更多装备的反坦克炮和轻步兵炮,帝国普遍装配单兵火箭筒和大口径迫击炮,以及一种非常高射速的25mm机关炮。
中德两军的基础装备实际上基本一致,不管是坦克、装甲车、机关炮、反坦克炮、迫击炮、通用机枪,还是其他的手榴弹、迫击炮等等,这大体因为双方在军事科技和军工业上的深度合作,但是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和作战方式却截然不同,当坦克的大集群作战在城市废墟、密集要塞防线等地区难以展开时,发展方向更为均衡,体系建设更完善,单兵和班一级火力更为凶悍的帝国陆军就明显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加上空军的优势,纳粹德军的防御阵线很快就从喀山对岸的哈佩纳宾退守到布因斯克,一天之内丧失70公里的防线,对此前已经横扫整个欧洲和前苏联的纳粹德军,特别是纳粹德军最为精锐的中央集团军群而言,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时势造英雄。
赵庭柱、卫立煌、薛岳这些将领比之纳粹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海因茨.古德里安、海因里希.维廷霍夫等人究竟是强是弱?
这恐怕是很强说出qīngchu的事,但在战争之中永远是胜者为王。
既然我打败了你。那就是我强。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德军的溃败起于这一天,而在随后的一周内,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和坦克旅陆续越过伏尔加河,而纳粹北方集团军的第4装甲集群抵达坦波夫之时,帝国西北联军就集中装甲坦克主力部队在西岸乌里扬诺夫斯克地区,试图对德国第3装甲集群发起围歼攻势。
为了避免被围歼,德军第3装甲集群被迫大幅后撤,负责指挥作战的卫立煌当即立断,改变原有的作战计划,乘势两线发力强攻萨拉托夫。在德军大规模撤退的同时。帝国西北联军随之将整个伏尔加河上游的主要港区全部打通,形成更大规模的主力调动空间,主力部从上而下,两线夹击中央集团军群。
卫立煌倒是没有意图立刻吃下中央集团军群。反而是将主力抽出来。在巴拉绍夫迎击北方集团军的增援部队。来了一个围城打援,将援军击溃,随后才调集主力围攻陷入伏尔加格勒的纳粹德军主力。
麦克阿瑟是一代名将。装备、物资绝对占优,在朝鲜战场依然不是彭大帅的对手,所以说,中国人也不用自卑,中国在哪一个时代都从来不缺名将,何况自古名将总是一战定棺,彼此之间并非天壤之别,更多还是命数。
概观二战诸多名将如隆美尔、古德里安、蒙哥马利,多还是一招鲜吃遍天,而中国之将多以善变著称,善于随机应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