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京师的繁华,是那些士人、富商、宦官、缙绅、贵族们支撑起来的。这样的繁荣,与普通的百姓关系不大。
而葛沽的繁荣,却是全民的繁荣。
在葛沽经商的小商人,往往能够在这规则比较公平的环境中,获得远远比北京、天津更好的收益。
而来到葛沽打工的人,现在最低月薪1两。
当然了,契约奴是葛沽最廉价的劳动力,商人可以租用总顾问衙门旗下的契约奴。一名普通的契约奴租给商人,一个月要给政府0.5两银子。
而商人不需要给契约奴提供食宿,这些都有政府提供。
在政府强有力的干涉之下,葛沽百业繁荣,民生、治安、卫生、教育,比起大明任何一座城市都要优秀。
这那里是一个村庄,而是一个梦幻般的城市!
郑芝豹定居在葛沽之后,每日喜欢在葛沽四处游览,了解越多,越感觉到吃惊、震动……
郑芝豹喃喃道:“日新月异,朝气蓬勃!若我大明,多百个葛沽,何愁不能天下太平?”
第九十八章 情报
自从锦衣卫归属肖图白领导之后,明面上势力萎缩。在直隶各处,看不到锦衣卫嚣张跋扈的抓人。
但是,这并不代表锦衣卫的能量变小了。
事实上,锦衣卫仅仅是从明转暗,精力集中在情报刺探上之后。对于获取情报的效率,已经大为的提升。
此时,锦衣卫的正式成员,大约有1.5万人,与锦衣卫有关联的外围人员,则达到3万多人。
整个锦衣卫情报网络不但分布在大明每一个地区,甚至西藏、蒙古、满洲、朝鲜、日本、台湾、南洋等地,也有锦衣卫活动。
锦衣卫的密探,有满清的官员,有普通的商贩,有大明的军人,有农民,有儒生,有蒙古草原上的马贼……
他们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源源不断的,展开情报战役,甚至刺杀、策反敌人内部人员……
“国师大人,驿卒送信来了!”
“知道了!”
一个平淡无奇的包裹,由一名很普通的驿卒送达葛沽镇。不过,肖图白目光触及包裹的标志,便知道是锦衣卫送来的情报。
打开信件,果然全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字符。
这套密码是肖图白发明的,但是他也不能不用密码本便读懂,终于在信件关键的记号中找到了“07”的编码。
“馨予,用7号密码本翻译!”肖图白将信件交给了柳馨予。
锦衣卫最新的密码本,大多数是肖图白提倡下秘密编写的。目前,已经有12套新编的密码本。
锦衣卫不同的情报系统,用不同的密码本。
哪怕是某一个系统的密码本失窃,敌人也不能完全掌握锦衣卫全部的密码本。12套密码本,也至多使用3年。
三年期满之后,锦衣卫会更换新一套密码本。
建立了完善的情报密码系统之后,锦衣卫绝大多数的信件,都采用密码编写。阅读时候,需要以特定的密码本,和专业的人员,将里面的加密文字,翻译成。情报工作,本身就需要细致、谨慎、神秘。做的越谨慎,越隐秘,便越不容易出错。
不久后,柳馨予拿着7号密码本,将几百字的信件翻译完毕。
肖图白盯着信件半晌,道:“鞑子已经临近昌平,离天津越来越近了,估计用不了一个月,天津各县便要遇到鞑子兵锋……”
柳馨予不由忧郁问道:“这个月以来,锦衣卫传来的都是坏消息啊。鞑子屡战屡胜,我大明边军如此不堪吗?”
肖图白摇头道:“自**哈赤造反以来,我大明曾数次派大军远征,却均以大败告终,反而助涨来了北虏的气焰。从此之后,与鞑子作战时,我大明士兵总的士气大跌,战斗力发挥不出一半。哪怕是被称为最精锐的边军——关宁军与鞑子作战,也是胜少败多。”
明初时期的军人,普通一名军户,至少有50亩田地,全国不到百分之五的军户,成为了民户们羡慕的对象。但是到了明末军户的田地被世袭军官们吞并,失去了土地的军户,如同奴隶一般,被军官奴役。
因为,卫所兵丁失去了战力。明廷不得不以雇佣的方式,招募民户作战。而招募来的士兵,往往也并没有荣誉感和进取心,主要是为了糊口吃饭。在镇压农民起义还凑合,与满清这种强敌对阵,往往丢盔弃甲。
训练、纪律、实战、士气、荣誉感,这都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主要因素。一旦失去了荣誉感,一只军队,便难以成为最精锐的雄师!
肖图白对于整个大明200万兵丁,庞大臃肿的体制,也无可奈何。只能重新建立一支,训练精良、充满荣誉感的军队。
北直隶大部分的领土,古时候将这个地区称之为燕赵之地。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本质上也是因为这里频繁遭遇各方势力的争夺、攻伐,处于弱者地位的燕赵,迫不得已奋起反击。
而自秦汉以来,燕赵之地筑起了长城,用以抵御北方草原的势力。万里长城依山而建,许多重要的关口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比如,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张家口等等最外层的关口。还有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土门关等等兵家必争之关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