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古利道:“至少明军的皇家新军骁勇善战,不逊色我八旗最精锐的部队!”
阿巴泰讥讽说道:“你败在那只军队手中。自然要夸大敌军的战斗力,用以掩饰你的无能。”
“你……”扬古利怒目而视。
扬古利随着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征战了二十多年,可谓是清廷中有数的名将。何尝会被人辱为无能之辈。而原本扬古利所帅正黄旗六个牛录,无论是部落中的人口、财力,还是部众的战斗力都是超过阿巴泰的正蓝旗,阿巴泰这个窝囊废,何尝敢如此辱他?
但是,经宝坻县的大败之后,扬古利只带回了800多本部兵马,并且弟弟谭泰也被敌军活捉,使得扬古利威望大跌。
早年的阿巴泰,身为努尔哈赤的第七子。也常常是努尔哈赤的先锋大将,气度不会是如此小气。但是,皇太极登基后压制诸位兄长,阿巴泰则是常年受到皇太极的压制,心态早就非常扭曲。见到了扬古利的损失惨重,却是忍不住幸灾乐祸。
正黄旗部众见到主子扬古利受辱,纷纷拔刀,向着阿巴泰怒目而视。而阿巴泰的正蓝旗也是不甘示弱,与正黄旗对峙。
阿济格冷眼一扫,道:“住手!我军还在明军腹地。怎么能自己窝里斗!要打,回盛京再打!”
“哼!”扬古利、阿巴泰闷哼一声,停止了内斗。
毕竟,阿济格是镶白旗的旗主,拥有一旗的兵力。比之阿巴泰、扬古利这种贝勒,身份自然是高出一大截。
再加上,此次战役,皇太极可是让阿济格全权做主,甚至有权临阵斩杀不尊军令的将领。哪怕是阿巴泰、扬古利,阿济格也有资格先斩后奏。
因此,扬古利、阿巴泰两人纷纷偃旗息鼓。当然两人的嫌隙矛盾,却是被埋下了,随时可能重新爆发。
众人蒙古王公、贝勒,看热闹了半天,见到两位贝勒没有打起来,纷纷感觉没趣。不过,剩下的时间,清点抢劫的物资,也令蒙古部落一个个也是欢天喜地。
自从皇太极征服蒙古,成为整个蒙古的大汗之后。明廷开始禁止与蒙古人进行边境贸易,使得蒙古人的盐巴、茶叶、布匹、铁器等等各类物资皆的匮乏。
这一次的抢劫活动,蒙古人分的最多的,却是这些急需的物资。各大部落,皆是满载而归,获得的各类物资,至少能够满足部落数年消费。
“武英郡王,今后要是入关抢劫大明,可要喊上我的部落!”
“这次才率领3000人入塞,实在亏了!要是率领全部落上万名能够骑马射箭的男丁参与,这一次掳虐,足以让我部富甲塞外!”
“明人不经打,除了皇家新军、大同镇之类的兵马,稍微勇敢一些之外。其他的兵马,不堪一击!”
尝到甜头的蒙古人,非常期待再次参与这种大规模抢劫活动。
阿济格等人纷纷感觉得意,驾驭蒙古人,就是要如同猎犬一般,危险的重任交给他们,事后给些肉骨头,便会感恩戴德。
“报,昌平县清兵已经撤退!”
“清兵退至密云、平谷……”
“阿济格派兵攻打边塞城堡……”
一连串的军情汇报到卢象升的军帐中,而此时,卢象升的军帐也是总兵官云集。
卢象升对众将说道:“清兵在天津损兵折将,现在准备退兵了!本督准备率军追击,给予鞑子一个深刻的教训,众位将军意下如何?”
祖宽、祖大乐等人带头道:“末将愿追击鞑子!”
大同总兵王朴道:“王朴愿领大同兵马,去杀鞑子!”
接着,山西两位总兵王忠、猛如虎皆遵令道:“愿听总督调遣!”
保定总兵董用文、宣府总兵杨国柱也道:“老将誓死追敌!”
祖宽、祖大乐是随着卢象升作战数年的总兵,而王朴、王忠、猛如虎、董用文、杨国柱等人。随着卢象升成为新任宣大总督,皆成为了卢象升的下属。因此,自然不敢违背顶头上司的旨意。
剩下的诸多总兵刘泽清、祖大寿、李重镇、马如龙等等勤王的外地客军,自也是纷纷慷慨激昂,表示要将鞑子杀的人仰马翻。
卢象升满意道:“好,各位将军,且去整顿本部兵马。随后。便随本总督一道追敌!”
卢象升是一个彻底的主战派,用后世的标准,还是一名民族主义的愤青。整天叫嚷的就是“鞑子乃大明心腹之患”、“鞑子不灭。大明永无宁日”之类的言辞。在他手下听差,众位总兵不得不成为主战派。
而监军高起潜,却是主张对鞑子用“抚”。千万不能激怒鞑子,再加上高起潜喜欢夺权,直接干涉指挥。为了避免监军高起潜与卢象升之间的矛盾,明廷撤掉了高起潜的总监军职位,令其返回京师听命。而让王承恩担任监军,只要负责给勤王部队搞后勤,而不会干涉具体军事行动。
高起潜的无能、胆小,这是载入史册的。历史上,崇祯九年阿济格准备退兵时。高起潜便担任了统和勤王之师的总监。当时,清风明月关守将崔秉德向高起潜请命率兵阻敌。高起潜令人叱喝。鞑子自己撤退天大的好事,怎么能派兵阻其归路?要是鞑子不走了,谁付得起这个责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