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那孔有德等人,在明军服役时期也不过是中层军官,投奔了满清也能够被封亲王。以及担任总兵职位。
巢智信觉得自己叔叔已是满清的总兵,自己再去投奔。巢家必能是满清境内,获得不逊色过去的权势。
而巢智信与贺中天混在一起。却是因为两者本身就熟悉,并且目标比较一致。再加上,巢智信的官面上的能量比较弱,却希望利用贺中天的门路,去办一些事情。
“听说,清廷攻朝鲜后,肖图白居然将他皇家新军的主力大部派到了朝鲜。而肖图白为了查清咸水沽的案子,更是离开葛沽军营,带着不过两百多人去了咸水沽。”贺中天微微一笑。
巢智信一愣道:“怎么?你现在就忍不住要动手?”
贺中天笑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你手中有大量的漕帮打手,利用得当。未必不能效仿孔有德,将天津搅乱,再杨帆出海,投奔大清!”
巢智信忽的问道:“你父死于清军之手,你不恨?”
贺中天脸上露出狰狞之色道:“两国交战,我并不恨大清。真正害死我父的,还是国内的奸臣。如果不是肖图白这个大奸臣,我父亲一个天津巡抚,如何能被派到前线?”
巢智信见状微微满意,道:“我可以调动的只有500多人,皆是我叔叔留给我的心腹。个个皆是身经百战的精兵。”
原来巢丕昌相对比统兵,更大的兴趣放在做生意敛财。因此,天津镇中的最精锐的心腹人马,多是被调出了军队,派到了私人的走私渠道中做买卖,这也是天津镇全军战力低下的根源。
巢智信负责帮其叔做生意,在漕帮这条线上发展。眼下已然是天津一段码头的龙头之一,而且一些老一辈龙头虽然德高望重,却因为手下不如巢智信心腹那么敢打敢杀,因此纷纷不敢与巢智信争锋。如果充分动员天津漕帮,巢智信至少能够调遣五千多名漕帮的打手。如果这股势力,徒然发难,对近在咫尺的咸水沽偷袭……
“贺兄弟,我的人准备的差不多了,你筹措的兵器呢?”巢智信问道。
漕帮的帮众也并非人人是打手,目前巢智信能武装的,也只有他心腹的500多人。剩下的普通帮众和外围帮众,根本没有兵器。
贺中天淡然说道:“这些天,我便是利用做生意为掩护。至少弄了2000多件兵器,连红衣大炮也有3门!”
“红衣大炮?”巢智信呼吸急促。
12磅炮弹的红衣大炮,明廷和清廷,两大军事机器每年只能铸造几十门而已。明末的崇祯年间,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监制火炮,十多年时间才给崇祯皇帝制造了500多门红衣大炮,便不断受到封赏重用。尤其可见,红衣大炮的稀缺。
明末的战争中,普通的小型火炮根本不稀罕。随便一场大型的战役,往往便会动用成千上万门的火炮。比如,萨尔浒战役,清军俘获的大小火炮就超过数千门。而大凌河战役,清军缴获明军小型火炮,更是超过万门。由此可见,小型火炮这玩意,在大型战役上,是属于常规的资源。
也只有野战、防御中,小型火炮能够发挥威力。真正的攻城战役中,大口径的红衣大炮才是关键。
但是红衣大炮这种军国利器。明、清两国加起来,一年产量不超过100门。整个欧洲加起来,一年的产量也不会超过500门。
而贺中天居然有本事弄到了红衣大炮!
“我有一位朋友在京师神机营,皇上准备迁都。京师的红衣大炮中,只带走一些新的。至于铸造超过30年的火炮,直接报废。我是以每门3000两的代价将这些‘报废火炮’弄到手!”贺中天轻描淡写说道。
巢智信不由高看一眼道:“有红衣大炮的话,攻打咸水沽的把握更大一些。”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兵器制造(一)
办公室中,连续不断的传来沙沙的写字声,也不时有敲算盘的声音。嘈杂的办公声,打断了肖图白的思绪。
肖图白推开**小间办公室的门,来到秘书们的集体办公空间。肖图白崇尚办公效率,却崇尚精确统计。
因此,办公的人员,处理文件的时候,用的工具皆是能够快速书写的鹅毛笔和铅笔。鹅毛笔套上细竹竿或者是一层铁笔杆,握笔写字的速度不但比毛笔写字更块,而且也更省纸张。
而传统的毛笔字书写,根本就是一副贵族老爷的做派,光是写字就已经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再加上毛笔字书写占用纸张空前严重,会令人养成惜字如金的习惯,书写的文章,往往能简则简,平白增加了阅读的阻碍。
而肖图白提倡用鹅毛笔、铅笔等等硬笔工具书写后,同样的一张纸上能写几倍的字迹,不但书写的速度更快之后,而且长期以往节约的纸张、笔墨不计其数。在硬笔字书写,比毛笔字占据更多优势的前提下,肖图白提倡公文写作要详细和逻辑条理分明,以白话文为上乘。
肖图白的要求人,经济特区的官场人文氛围,已经呈现出与其他地区迥然有异之处。
咸水沽政府给肖图白准备了一座官邸,面积有10多亩,比葛沽那边的官邸更大。这官邸事实上也并非为肖图白一个人准备,将来是准确开发成官营的招待所。专门用于招待前来参观、视察的高级官员和投资商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