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北汉燕王_大琨翼【完结】(412)

  至于鲜卑人愿不愿意撤销掉鲜卑这一称号,敖烈根本就没去想。游牧民族,尤其是鲜卑人,向来是以强者为尊的,对自身文化的传承,远没有汉人那么看重。敖烈比他们强,他们就一定会听从敖烈的命令。同时,他们在内心中,也十分向往汉人的生活,给他们一个加入汉人大家庭的机会,敖烈相信,他们是不会拒绝的。

  当然,这些想法只是一个大体的思路,具体的操作事宜,敖烈还要和诸葛亮、荀彧等人进行详细的磋商。争取尽可能完美、妥善的解决鲜卑人的问题,而且,敖烈想要的,是那种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随着袁术的僭越称帝,各地诸侯的动作也是越来越大,敖烈越来越感到形式危急,他已经不可能在像以前一样慢慢经营了,尽快解决掉鲜卑人汉化的问题之后,敖烈还有大把的事情要做呢,扶余油田的开发、水军新式战船的研制、西凉贼心不死的李傕郭汜等等问题,敖烈都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一解决。

  思路清晰起来之后,敖烈笑着在孙尚香的面颊上亲了一口,由衷的夸赞道:“真是家有娇妻,夫复何求啊……”

  PS:PS:大琨今天下午还有一场县区足球赛要踢,就不四更了。但是这章是4300字的大章,加上前两章,也勉强算是爆发一下了。喜欢燕王这本书的朋友,请投上您珍贵的推荐和收藏。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二百三十章 第十四州

  在和三位娇妻,呃,虽然甄宓和孙尚香还没有正式过门,但是敖烈早已把她们当做自己的女人了。在和三位各有千秋的角色娇妻愉快的共进午餐之后,敖烈又着急火燎的跑回了大厅,并立刻把诸葛亮、贾诩和荀彧三个人叫了过来,让他们帮助自己参谋一下适才想到的处理鲜卑人的方案。

  当敖烈把自己的想法说完之后,诸葛亮三个人在一旁补缺拾漏,四个人共同拟定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来。定下方案之后,敖烈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然后召集麾下众人全部前来,把刚刚拟定出来的方案说了出来。用后世的思想和方式处理现在的民族矛盾,敖烈这一点无疑是很花了一番心思的,因此,他拿出来的方案,得到了麾下众人的一致认可,就连善于直言纳谏的田丰,在补充了几处细节上的小问题之后,也就没有了异议。

  接下来,敖烈把鲜卑人汉化的问题交给了公孙瓒和阎柔去做,这两人一文一武,又都是久居边陲,熟悉鲜卑人的习性,在融合鲜卑人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的话,他们有着足够的经验去解决。而且公孙瓒因为常年镇守边陲,每年都要和乌桓、鲜卑人作战,因此,他的名号在鲜卑人那里有着很强的震慑力,有公孙瓒在,敖烈根本就不担心乌桓和匈奴人会趁火打劫。

  同时,敖烈还上表给刘协,建议刘协新成立一个大州,就以鲜卑人的原有地盘为基础,把辽阔草原和塞外,正是划入大汉的版图中来。其实。鲜卑人原有的地盘非常之大,西边连接着雍、凉二州,东边接壤幽、并二州,中间又和司隶校尉部所辖的关中地区比邻,可以说。这个新成立的州,将是大汉有史以来的十三州又一部中,最大的一个州了,比幽并二州加起来还要大上将近一倍,这就是大汉的第十四个州了。不过,新州虽然幅员辽阔。但是地广人稀,人口还不及幽州的一半,因此,这么大一块地盘,也不可能在划分成两个州了,那样的话就太不利于管理了。

  敖烈的奏折和马超送玉玺的路线一样。是从草原上一路向西,然后在半途转向向南,直接进入司隶校尉部,然后在途径关中,递给洛阳的刘协,这期间,完全省略了走冀州受袁绍节制的弊端。以前。敖烈每次派人给刘协缴纳赋税的时候,都格外的揪心,生怕袁绍会半途杀出个程咬金来,把送给刘协的钱粮布匹等物资劫走,从今以后,敖烈就再也没有这个担心了,他甚至还考虑,以后的岁贡,可以再加多一些了。这么多年来,敖烈每年都按时向朝廷缴纳岁贡。不为别的,敖烈只是认为现在的刘协,有能力执掌好朝廷,可以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单凭这一点。敖烈就没有把刘协赶下皇位的打算。

  奏折一旦进入关中地区,就等于是进入了刘协的直辖势力范围了。别忘了,张绣的叔父张济率领数万大军驻扎的长安,因此,整个关中都是安全的,换言之,大汉辽阔的疆土,也就只有关中这一小块地方,是受当今天子刘协直接管辖的。尽管手里掌握的地盘不大,但是和在他之前的几位天子比起来,刘协已经要好上很多了,至少不再是名义上的傀儡皇帝了。刘协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对敖烈加倍的倚重,吃水不忘挖井人嘛,没有敖烈的鼎力支持,刘协甚至连个傀儡都不如。

  在接到敖烈的奏折之后,刘协显得十分开心。刘协是天子没错,但他首先是一个汉人,开疆扩土是每一个汉人内心中都希望看到的。如果后世的史书这样写道:汉冠军侯、幽并大都督、骠骑大将军敖烈,在天子协的指令下,一举扫平北疆,使为祸大汉边疆数十年的鲜卑人俯首称臣,纳土而降。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他刘协不就名垂青史了么?甚至比中兴大汉的光武帝还要尊崇的多。

  欣喜之余,刘协立刻召集文武百官来德阳殿议事,把敖烈的奏折让贴身侍卫大声念诵了一遍。现在的刘协,可比历史上的窝囊形象强太多了,手中直接掌握着一万精兵,还有张济率兵数万坐镇长安,就连上朝的时候,王越带领的五百亲卫,也是按剑侍立在大殿之内,天下第一剑客王越更是笔直的站立在刘协身后,衬托的刘协自有一番威严。因此,朝中的各个大臣们,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在说话之前都要先掂量掂量,刘协到底是什么意思,一旦触怒了刘协,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被责骂两句倒没什么,关键是这些大臣们怕王越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剑术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