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敖烈和孙策独处一室,进行了一番密谈。孙策毫无保留的把江东内部支持归顺敖烈和反对归顺敖烈的派系划分,一清二楚的说给了敖烈知晓。孙策并不是一位懦弱的君主,正相反,他的脾气极为刚烈,敖烈为此没少规劝于他。像孙策这样刚烈的人,之所以会心甘情愿的归顺北汉,除了他对敖烈的私人情感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孙策清楚的看到,北汉已经占据了天下的一大半儿,而且敖烈的统治深得民心,北汉的政权就像是铁板一块,只会越来越坚固,而绝不会半路崩盘,毫不夸张的讲,当今天下的局势,隐隐间有着顺北汉者昌,逆北汉者亡的迹象,在生存和灭亡之间,孙策当然会选择前者了。
归顺北汉,正式投效自己的师父敖烈,也是孙策在和胞弟孙权经过共同商议后做出的决定,这两位敖烈的得意门生,深知敖烈胸中所学胜过天人,他们相信,在敖烈的带领下,江东乃至整个天下,只会越来越好,老百姓们也能过上太平安定的好日子。尽早结束四分五裂的局面,让天下完成大一统,也是他们的志向,是深受敖烈影响,秉承敖烈思维的志向。
孙策陪着敖烈在襄阳呆了近一个月之后,益州的汉军率先来到了荆州,这五万汉军的到来,再加上旧有的荆州军,已经足够维持荆州的正常秩序了,为了防止中原的曹操出兵南下来侵袭荆州,敖烈命甘宁率领两万麒麟水军暂时留了下来,协助庞统镇守荆州,同时,孙策也把部下的丁奉、凌统两员大将留在了荆州,并一同留下了三万江东军,帮助庞统稳定局面,以应对曹操可能的南侵。等关中的五万汉军到来之后,丁奉和凌统自会率领着三万江东军撤回江东。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敖烈亲自勘察了荆州北部临江的地形,在十几处险要之地亲手布置了防线,并责令庞统尽快构筑防御工事,安置红衣弩炮和霹雳车等大型杀伤性武器,还让甘宁即日率部进驻这些防御工事之内,既可以抵抗曹操的南侵,同时也为日后兵分两路,对曹操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安排好了大方向之后,敖烈便把荆州的一切事宜全部甩给了庞统,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不再过问荆州的事情,而是和孙策率部向建业进发。接下来,敖烈便要在孙策、孙权兄弟的帮助下,实现将江东地区划入北汉版图、对中原的曹操形成大包围局势的伟业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双雄归附(二)
水陆并进,敖烈和孙策带着各自的部下,经过十数日的奔波,来到了江东的政治、军事中心——建业。
和敖烈到达襄阳时一样,江东的文武百官们摆出了最高规格的礼仪来迎接敖烈。不管在内心中是愿意归顺北汉的,还是不愿意归顺北汉的,至少在接待的礼仪上而言,他们都对敖烈显示出了足够的尊敬之意。毕竟,如果没有当初敖烈的借兵,是不会有江东如今这番局面的。
站在近百位文武官员首列的,自然是代替孙策留守江东的孙权了,现在的孙权已经快二十岁了,比之前些年更显得稳重、老练了很多,江东地区内政上的绝大部分事宜和协调江东各个大家族之间的平衡,孙策早已是放心的交给了孙权,由孙权来全权处理。可以说,孙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称作是江东的半个主人,擅长带兵打仗且性格刚烈的孙策主外,擅长处理内政,性格沉稳的孙权主内,兄弟二人形成了完美的互补,一外一内之间,将江东打理的井井有条。这兄弟二人联手,共同构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将整个江东很好的保护了起来,久而久之,他们便被江东子弟冠以“江东双雄”的称号。
一个军事集团内存在两位主宰,除了孙策和孙权之间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外,江东地区特有的人文气息,也是促成这个局面的重要原因。在江东,世家林立,而世家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就是人丁兴旺,家族中往往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以血亲为集体,才能组成一个庞大的世家。为了迎合江东的地域特色,孙氏兄弟便形成了分政而治的管理模式。当然了,一应国家大事,最后拿主意的还是孙策。毕竟他才是江东真正的领袖。
向前踏出一步,孙权向着敖烈的方向纳头便拜:“弟子权,拜见师尊。”站在孙权身后的一众文武官员们自然不敢怠慢,一边拱手施礼,一边齐声说道:“臣等拜见摄政王。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和在襄阳时,对周瑜的态度完全不同。敖烈没有翻身下马,而是笔直的坐在马背上,沉声说道:“诸位平身吧。”语气中,透着不可侵犯的威严,神圣不容抗拒之意,若有若无的通过话语传递到了每一名江东文武大臣的心中。
敖烈之所以会用这样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语气说话。是有原因的。在江东,大部分人都愿意归顺北汉,但还是有极少数人出于保护家族的目的,而暂时处于观望的态度,敖烈采用这样的语气,是为了能对江东的众人起到震慑的作用,让观望的人群感受到敖烈收复江东的决心。不配合那就等于是向北汉宣战!同时,敖烈也不能确定那些愿意归顺的人,究竟是怀着几分真诚的,必要的敲打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江东众人投效之初树立自己的威严,远比以怀柔的手段收复江东,却在日后让江东出现变乱要强得多。
人的名,树的影。敖烈小霸王的威名早已是名扬天下,就连被江东子弟推崇备至的孙策,都被敖烈一招击败。从而心甘情愿的拜敖烈为师,那么可想而知敖烈的本事肯定是远在孙策之上的。江东的建立,和孙策的武勇、韬略分不开关系,没有孙策就不会有江东今日的局面。作为弟子的孙策都已经如此厉害了,那么作为师尊的敖烈。其本领已经远远超出了江东众人的想象。在敖烈如此威严的口吻之下,除了孙策、孙权兄弟之外,江东其余人等,莫不噤若寒蝉,整个迎接的队列中,立刻变得鸦雀无声,没有人再敢发出丝毫的声音来,只是默默地遵照敖烈的命令,缓缓地直起了身体,然后肃立在孙权的身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