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反正是要身入虎穴,九死一生,恶心你一把又如何?
这一年,赵构刚刚年满十九岁。
历史记载:这一年,赵构虽然还是一个少年,却自愿担负起拯救国家的使命。
与尚书友丞李纲和康王赵构相比,最显得无辜的却是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大人。
实在搞不清楚,徽宗天子到底封赏了几个太宰兼门下侍郎?这些太宰兼门下侍郎又是如何分清职责,怎样分工作业的?
钦宗皇帝上台后,清理“六贼”;童贯带领四十多名官员追随南下的徽宗天子,六贼余孽还留在汴梁城里的,只剩下白时中和张邦昌两人。
作为白时中多年的好友,张邦昌还以为,白时中会跟自己惺惺相惜,相互提携;想不到,白时中居然提议自己去金营当人质,担当什么‘河北路割地使’。
这白时中真是歹毒,不但想要自己的老命,还要自己遗臭万年。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哪一个负责割地赔款议的大臣有好名声?
直到拿着圣旨,与康王两人出到汴梁城外,张邦昌方才知晓白时中的用意。
自己是有名的六贼余孽,一旦自己死在金营,功劳自然归在白时中的头上,白时中本人就能划清与徽宗天子和六贼之间的关系。
白时中要拿自己当投名状,献给当今的皇上和一众元佑党人做见面礼。
这厮太可恶了。
ps:谢谢zhuxyhh01大大三牛aa大大毫无长处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看盗版的朋友,不妨到开个账户,给陈豆投个推荐票,帮陈豆拉拉人气。在此先行谢过!
第一百六十八章:真假康王
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陪着康王赵构出了汴梁城,想起了多年好友白时中的种种不该,竟然在背后捅了自己一刀;又想到自己即将深入虎穴,九死一生,忍不住在城楼下掩口哭泣了起来。
赵构在一边却笑道:“相公,我们此行,无非是替国家分忧解难,你何须害怕成这般模样?”
这一番话,赵构说得轻松自如,完全是平时旅游出行的感觉,丝毫没有半点即将前去金营做人质赴难的味道。
张邦昌擦了擦眼泪,惊讶地看着这个自小在皇宫中长大的少年王爷——这个王爷远比他所想象的要更沉静,更有智慧。
可以确信,就是在这个时候,赵构以其勇气和淡定,征服了感性过强具有强烈柔性人格的张邦昌。
当然,这里的柔性人格,其实指的就是胆小怕事,奴颜婢膝。
看着张邦昌脸上表情的变化,赵构心里不由得增加了几分信心。
出城之前,康王赵构花了五两黄金的代价,让陪同的太监答应给他一个时辰,好让他回府收拾行装。
这一个时辰何等珍贵,赵构怎么会浪费在收拾行装上?只见他一转身,左兜右转,竟然到江振子安寓客商客栈去找江大胖子。
李纲和吴敏这些人是指望不上了,全都已经投靠了钦宗皇帝;在开封府内,赵构想到唯一有可能帮到自己的,就是江振子安寓客商客栈的掌柜-江振子。
之前在岳飞和宗泽的口中,赵构也得知江振子的种种神奇之处。
反正已经是陷入绝境。走投无路。为何不找个江湖异士。且把死马当活马医。
上天不负有心人,江大胖子真的给了赵构一个救命锦囊。
锦囊里面只有两个大字:“演戏”
根据江振子的解释,就是让赵构在金兵营中把自己扮演得完全不象是大宋朝的一名王爷,而要象其他人,最好是能扮成探子的模样。
只有让金人认为这个人质是个假王爷,赵构本人才能有一线的生机。
如何让自己看起来不象一位王爷?
赵构刚刚在汴梁城下小试牛刀,看见张邦昌那一脸的愕然,赵构就已经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赵构张邦昌等一行人等慢慢步行来到金兵的轩辕门前,已经是正午时分。
随行的太监站在金营门前,朗朗唱诵道:“大宋钦宗皇帝钦差特使,康王赵构和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大人出使金营至此;金国昌平王,扫南大元帅完颜兀术大人请速出门,前来迎接。”
这位随行的太监曾经在金銮殿前值班,常年唱诺宣读,中气十足;这一唱,字正腔圆,声音嘹亮。
奇怪的是。已经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金兵营里竟然没人前来理睬搭话。
众人正自纳闷。“咚咚咚咚”一阵急促的鼓声响起,大队金兵冲出营门,把赵构和张邦昌等几人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那些金兵一跺脚,举起手中的兵器往上一挺,“铮铮”作响;大刀的刀面和狼牙棒上的铁钉,把正午的阳光,反射在几位宋使的脸上身上。
“杀杀杀”金兵们杀气腾腾,口号喊得整齐,震天动地。
完颜兀术听到探子回报,说宋使在军营前摆架子,完颜兀术大怒,让传令官安排给宋使一个下马威,吓唬这些孱弱的宋人。
张邦昌和两位随行太监那里见过此等场面,吓得当场瘫倒在地下,连声哭泣了起来;尤其是张邦昌,啼哭之声宛转悠扬,哇哩呜哩,再配上那一脸的雪白胡子,真是闻者伤心,听者垂泪。周围的金兵一时不知所措。
《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邦昌倒地恸哭,凄惨如妇人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