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在京师过世也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得到宋钦宗亲临祭奠。为之恸哭,并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官,文阶,第一阶,从一品);毕竟前方战事频频,葬礼也只能草草了事。
李纲兔死狐悲,临离开京师之前,替种师道整理遗物。才发现这道还没有及时上奏的折子。
这道奏折上是劝告钦宗皇帝尽早安排两项部署:第一项部署是在开封府汴梁城内集结重兵。
种师道认为,无论是以前的契丹辽人还是如今的女真金人,其用兵有很大的季节性---都是“秋冬用师,春夏休兵”。金兵即便入侵,也不可能对汴梁城持续围城直到明年夏天;假如在汴梁城内囤积有足够的兵力,只要能顶住金兵三四个月的进攻,金兵不战自退。
种师道的第二部署就是主张钦宗和徽宗两位皇帝撤离东京汴梁城,到西京长安暂住,避开女真人的锋头火势。
种师道在信中写道:“度知虏情,必大举入寇。即疏请驾幸长安,比避其锋。守御战斗之事。本非万乘所宜,任责在将帅即可也。”《三朝北盟会编》卷六零和本卷种师道行状《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一三。
这些天来,钦宗皇帝原本心情大好。
种师道已经不在了,李纲被贬职了,吴敏之流的李纲同党也愈渐乖巧和听话;而耿南仲和唐恪等人更是投钦宗之所好。
朝廷之中,一团和气;所有的事情,唯皇帝的脸色是瞻;这让钦宗皇帝终于体会到了九五至尊的威严。
正所谓君临天下者,一言九鼎言出法随。这是何等的风采!
回想起之前李纲和种师道等人凡事诸多劝谏,每每以忠言逆耳而自我标榜,钦宗皇帝真是后悔没有一早把他们都打发掉。
然而见到种师道的这份临终遗奏,钦宗皇帝原本很舒坦的心情,仿佛是被狂风吹皱的一池春水,再也难以平静。
钦宗皇帝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子,这是太子太傅---马依泽天师的遗物,钦宗皇帝一直不舍得丢掉。
小瓶子虽在,里面确实空空如也,小瓶内的无色无味的三日香药液,已经全被用在了种师道的身上。
钦天监的药物果然非同凡响。种师道的死亡完全没有半点异象,朝中也没有任何人怀疑,毕竟种师道的年纪摆在那儿,而且种师道也得到了朝廷的追封。
只是钦宗皇帝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痛下杀手,换来的竟然是一份如何保卫朝廷,抵挡金兵的计划书。
莫非马天师和自己都错了,误会了种师道和他的西北军?
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自毁长城?
古语有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是种师道这种三朝元老宿将!
宋钦宗赵桓自幼聪慧,诗词书画俱佳,而且身为长子,深得徽宗的宠爱。
然而赵桓为人懦弱,完全没有主见;耳根极软,容易听人唆摆,所以在位还不够一年的时间,却走马灯似地拜罢了多名宰执大臣:其中既有种师道李纲吴敏等主战派,更多的是耿南仲唐恪白时中等投降派。
后世有评论家指出,只要宋钦宗有主见,哪怕是一降到底,也总比忽左忽右,时而要降,时而要战好得多。
假如能抵抗到底,采信种师道等人的策略,宋朝也能与金国周旋;最坏的结果,大不了如同后来的宋高宗,偏安于江南一隅。
相反,假如是一降到底,起码能讨好女真人;最坏的结局,也就是南唐李后主一般,起码能得个安乐死。
如论如何,总比到后来被乱马践踏而死要强。
一想到自己可能有错,钦宗皇帝连忙晃了晃脑袋,把这个可怕的念头给狠狠地摔将出去。
自己是皇帝,堂堂的九五之尊,又岂会犯错。
虽然如今朝廷缺兵少将,士气不振,但起码朕还有一个郭神仙在京师护驾。
想到了郭神仙,钦宗皇帝忐忑不安的心情马上平复了许多。
郭神仙的【六丁六甲】道术和【毗沙门天王法】果真奇妙。
昨天耿南仲领郭神仙入宫,给自己表演道术:只见那郭神仙左手一挥,一团大火就马上凭空出现;用口一吹,原先光秃秃只有泥土的花盘里,转眼就长出了一支鲜花;还有那宽袍大袖里突然飞出来的小白鸽……
不但自己看呆了,即便是闻风而来的太上皇徽宗老皇帝,也赞不绝口。
虽然这郭神仙有点贪,赏赐给他金银财宝还不满足,非要宫中的古董物件不可。不过只要他能保得住大宋的江山,多花费些也未尝不可。
毕竟是神仙手段,以后想要长生不老,还得靠郭神仙来指引。
越往下想,钦宗越觉得耿南仲和郭神仙靠谱,种师道的奏折也被拨开,丢到一边去了。
“让朕离开京师?亏得这个种师道敢想,朕要走时,皇宫里的诸多金银财宝,后宫的三千佳丽,还有祖宗牌位,难道都带走不成?”
第一百八十三章:无间道
自打把郭京这个神棍骗子送回东京汴梁城,完颜兀术觉得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腰板不疼了,腿脚也不容易累了;正如后世电视里的广告所描述的:吃嘛嘛香喝嘛嘛辣,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郭京这个超级无间道兼探路神灯,如今在东京汴梁城里可是红得发紫。
上可直达天听,直接向徽宗钦宗这两代领导核心汇报工作进展;下可去到中央各部委,如枢密院等,与各位部门领导交流心得体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