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彦之所以能当上这个相州知府。是因为去年的这个时候,他的前任到京师勤王救驾身陨,才轮到他来补这个空缺;如今又要入京勤王,你让汪伯彦如何不担惊受怕。
幸运的是,汪伯彦只担心了半天,汴京又发下了第二份公函,还是宰相唐恪和耿南仲所联合签署,上面写道:朝廷与金国正拟和议,各路勤王兵马暂停进京。
汪伯彦悬挂了半天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不能带人这么玩的!这个相州知府可是花费了许多银子才顶的缺,要是人财两失那就忒冤了。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形势的发展,与之前种师道所预料的几乎一模一样。
一入冬,天气变寒,金国立刻兵分两路,入寇宋朝:东路军,完颜兀术从真定(今河北正定)出发,渡过黄河,先攻下临河县(今河南濬县东北临河村南)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德清军(今河南清丰)开德府(今河南濮阳);然后经由怀州(今河南沁阳)到达汴京城下。
西路军,从太原出发,先攻威胜军(今山西沁县)隆德府(今山西长治),渡盟津(今河南孟津),后克西京(今河南洛阳)永安军(今河南偃师东)郑州(今河南省会);最后京泽州(今山西晋城市)抵达汴梁城下。
有了郭京这个超级无间道兼神奇外挂,宋朝几乎所有的军队调动和各州郡的防务,都在金国的掌握之中,巨细无遗。金国东西两路兵马势如破竹,一帆风顺,不费吹灰之力,便在开封府汇合。
金兵来势之凶猛,推进之迅速,宋朝整个文官主导的行政制度根本不能适应,乃至于当金兵围城之后,还有很多城池陷落的消息没有来得及逐层上报到京师,让皇帝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
围城的这一天,是公元一一二六年十二月十七日;按宋朝的历法,和靖康元年十月十五日;这一天,离冬至还有三天,但冰冷肃杀之气已经弥漫在整个开封府汴梁城中,渗入到每个人的身体中,寒冽刺骨。
金兵这次卷土重来,形势与去年第一次攻打汴梁城时已经大为不同。
从小的范围分析:第一次围城战时,只有完颜兀术的东路军到达开封府城下,兵力有限,攻城的活动限于西北两隅,有时蔓延到东北角,南面诸门则始终未受攻击,还能与外界联系。
第二次围城时,是完颜兀术和完颜粘罕的东西两路大军一起合攻,四面包围,开封府陷于彻底的孤立之中,变成孤城一座。
从大的范围观察:第一次围城战时,完颜兀术的东路军孤军深入,汴梁城周边的州府依然在宋朝的管辖之中,随时对金兵发出骚扰;而完颜粘罕的西路军还被阻隔在太原城外,金兵的形势并不妙。
第二次围城时,完颜兀术和完颜粘罕稳扎稳打,已经分别把沿途的各个州府给攻占下来,后援基地稳固,粮草充足,形势一片大好。
从人数上看:第一次围城战时,汴梁城外,只有完颜兀术的六万兵马,而且攻城器械严重不足,要攻城只能用性命来硬填。
而汴梁城内,原来的禁军加上西北陆续开来的勤王军,总数达到二三十万人,而且领兵的有种师道种师中姚古等一众中老名将,可谓星光熠熠;最重要的是,汴梁城当时是李纲主政,李纲被任命为亲征行营使和御营京域四壁守御使,取得主持战守的大权。
而第二次围城战时,完颜兀术和完颜粘罕东西两路大军合计,共有十五万人马,兵精粮足,攻城器械齐备。
而汴梁城内,就只剩下原先的几万胜捷军。之前勤王的二十万西北军,一部分参加太原解围战而遭到损失,一部分在黄河南岸溃散,剩下的最大一部分被唐恪耿南仲以朝廷经费为由所遣散。
至于其他各地的勤王马军,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金兵入汴,攻至,各路勤王军集结前来参战,主和议,割三镇,而恪下令不得妄动,于是勤王军不战而散,“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可怜可叹!
这诗句原本是贺铸用来悼念他的妻子,如今用来形容东京汴梁城当前的形势和力量对比,却另有一番感触。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大大淡若神风大大大寒尖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一百八十七章:张叔夜
尽出花钿与四邻,云鬟剪落厌残春;
暂惊风烛难留世,便是莲花不染身。
贝叶欲翻迷锦字,梵声初学误梁尘;
从今艳色归空后,湘浦应无解佩人。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杨郇伯所作,诗名叫做《送妓人出家》传说中,张叔夜看到这首诗时,正好传来种师道突然逝去的消息,有感而发,写下了一个名句:“从来老将名妓,末后一段光景,最是不堪!”
张叔夜没有想到的是,不单是种师道,自己的最后结局,同样是那么的不堪,引人潸然泪下。
大宋所有的州郡都接到唐恪和耿南仲联手签署的停止入京勤王的公函,各路勤王兵马纷纷散退,唯独有一支队伍,不理睬唐恪和耿南仲的文书,收拾整齐,连夜赶入京师。
这支队伍的首领,就是时任南道都总管,兼邓州知府张叔夜。
张叔夜初入仕时,曾任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其后负责清剿山东的贼寇,与梁山好汉不打不相识,并结为好友,一战而名闻天下;因此张叔夜也算得上是钦宗皇帝从小熟知的一位名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