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始到终,钦宗皇帝都没有再给康王赵构添加任何一个身份。
也就是说,直到目前为止,康王赵构的合法身法,依旧还是宋朝的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康王赵构唯一的职责和任务,就是要去攻打金国,把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给抢夺回来。
假如康王赵构想要更进一步,从法理上说,也是一个窃国大贼。
所以,当金人撤兵,二帝北归,张邦昌称帝的消息传来,汪伯彦等身边的文官多次劝说赵构登基,而康王赵构就是不为所动。
因为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康王赵构收到宗泽老帅的一封信,信中如此写道:“人臣岂有服赭袍张红盖御正殿者乎?自古奸臣皆外为恭顺而中藏祸心,未有窃据宝位改元肆赦恶状昭著若邦昌者。”《宋史宗泽传》信中的内容虽然通篇都在指责张邦昌,但是“窃据宝位改元肆赦”这八个字放在这里,赵构很难不感受到脊背生寒。
姜子牙在《六韬》中有一句明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赞同这句话的仁人志士,在当时北宋末期的乱世中,并非少数,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洞庭湖的钟相。
金国撤兵不久,种相便在洞庭湖建国,国号为大楚,年号天载;钟相自称为楚王,立儿子钟子昂为太子,并设立官属。
大楚的军队焚烧官府城市寺观神庙以及豪右之家,杀害官吏儒生僧道以及有仇隙之人,并占据地主的土地,重新平均分配。
大楚把杀官吏等称为“行法”,把平分这些人的财产称为“均平”;训斥宋朝的国法为“邪法”,对于“执耒之夫”和“渔樵之人”则加以保护。
还有,凡是参加大楚军队的,一律免除赋税差科,不受官司法令的束缚。
很短的时间内,大楚的军队就攻占了鼎澧荆南(今湖北江陵)潭峡(今湖北宜昌附近)岳(今湖南岳阳)辰(今湖南沅陵)等州府。
才几个月,钟相和大楚就造成了浩大的声势,响应者众。
除了钟相外,揭竿而起的还有淄川的李成,和吉州的彭友,等等。
相对于那些白手起家的草莽中人,各地那些拥有重兵的守将和封疆大吏们,有着更好的条件和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象张邦昌一般胆小怕事,把送上门来的皇帝都推掉。
当年老赵家的帝位不也是抢来的吗?更何况现在是天下无主!
拥有这种想法的前朝官员包括杭州的陈通常州的赵万楚州的孙琦权州的杜彦青州的王定相州的孔彦舟,等等。
一时间,诺大的一个中国,大地无主,群贼并起!!!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寒尖大大三牛aa大大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一十八章:高宗登位
一方面,天下无主,群贼并起;另一方面,虽然被众位前朝大臣屡次劝进,康王赵构依然不为所动,在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手中的筹码还是太少了,既缺兵,又缺大臣;当然,这里说的大臣指的是那些重量级的,能一呼百应,在民间享有盛誉的大臣。
如今天下的形势越来越分明,康王赵构身边的臣下也越来越多,但大多数是诸如汪伯彦耿南仲之流,实在是有些寒碜,被读书人所诟病。
当然,康王赵构现在最缺乏最需要的,还是政权的合法来源证明。
中国人最注重的就是要“名正言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中的这句名言,里面可是大有深意。
即便表现得镇定自若,云淡风轻,但是,康王赵构内心深处的焦虑,还是很轻易就被身边的一众文官所发觉。
假如要这些官员去抵御外敌,为国杀贼,恐怕他们只能是一无所出;但说到溜须拍马,玩弄计谋权术,这些人却有着足够的聪明才智。
这一天,汪伯彦给康王赵构呈上了第一份的政权合法来源证明:钦宗皇帝所订立的“靖康”年号。
汪伯彦对康王赵构解释道:“这靖康二字,拆开来看,就是十二月立康这五个字。也就是说。钦宗皇帝订立这个国号之时。上天已经在暗示将来会有变化。把康王赵构立为皇位的继承人。”
这个说法,其实就是君权神授的说法;汪伯彦的意思是,钦宗皇帝没有给你传位诏书,没关系,因为上天早已把传位诏书颁给你了。
听到这个说法,康王赵构暗自高兴,虽然有些牵强附会,毕竟是有此一说。总比没有任何说法要强。
但是,这个合法证明还是太虚幻了,没有真凭实据,康王赵构依然不敢松口。
《宋史。高宗本纪》中有此记载:伯彦等引天命人心为请,且谓靖康纪元,为十二月立康之兆。帝曰:当更思之。
上天保佑,就在康王赵构心急如焚,望穿秋水的时候,终于等来一件礼物,一件足以改变当时历史的礼物。
这件礼物就是原来宋朝的传国玉玺。
完颜兀术把钦宗皇帝的传国玉玺给强了过来。并留给了张邦昌,而张邦昌又让资政殿学士谢克家把传国玉玺拿过来送给康王赵构。
这一个可就解决了最大的问题。因为代表着天下权利来源的传国玉玺已经到了康王赵构的手中,康王马上开始筹备登基典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