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在南宋降金将领榜上排名第二的杜充正式出场亮相了。
根据高宗皇帝的任命,北京留守河北东路制置使杜充被升迁为枢密直学士,充开封府尹,东京留守,进驻汴梁城。
杜充的这个新的职级,等同于张叔夜入汴京救驾时被钦宗皇帝封赏的职位。
高宗皇帝的这个任命。应天府小朝廷中没有任何人持反对意见。
但是,从其后历史的进程观察。正是这个任命,导致了应天府小朝廷的解散,以及高宗皇帝人生中的第一次被迫退位。
对于这个杜充,之前向高宗皇帝推荐他的礼部侍郎张浚有这样的评价:杜充有威望,办事决断,可用之。
但是,张浚没有把事情向高宗皇帝解释清楚,杜充所谓的威望和决断,是来自于残杀自己人。
《宋史。杜充传》中记载道:靖康初,知沧州。时金人南侵,因恐流之燕人为敌内应,尽杀之。
杜充仅仅是因为担心从北边逃难到沧州的汉人会成为金兵的内应,就把几千名逃难者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如此行径,恐怕不能说是办事决断,而应该是心狠手辣,毒如蛇蝎。
高宗皇帝对于老帅宗泽的种种不满和厌恶,其他人可能不知道,但身为宗泽接任者的杜充,对这一点却是一清二楚。
《战国策?赵策一》中说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在宦海中浮沉多年的杜充,绝对不会重滔复撤,走宗泽的老路。
在杜充看来,取悦皇帝得到皇帝的欣赏要比其他什么都更加的重要。
所以,杜充甫一上任,就反宗泽之道而为之。
宗泽任东京留守之时,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召集各路绿林好汉,聚兵储粮,结燕赵豪杰,势力迅速膨胀,屡屡战胜金兵。
而杜充上任后所操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宗泽几经辛苦才聚拢起来的各路义军全部解散掉。
《宋史。杜充传》中记载道:“两河豪杰皆不为用……将士去者十五,河北诸屯皆散,城下兵复出为盗……”
开封府汴梁城如今的形势非常特别。
受开封府的节制,听从开封府号令的军队号称有百万大军,但是在这里面,绝大部分是王善杨进的义军,也就是之前的江湖大盗;而血统纯正,直接隶属于官府的部队数量并不多。
也就是说,在开封府汴梁城,各路的义军和绿林好汉才是占据强势的一方,正规的官府禁军反而处于弱势,这是当下各方力量的真实对比。
王善杨进等各路义军之所以愿意接受宗泽节制,听从开封府汴梁城的号令,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民族的大义和尊严比如老帅宗泽的威望又比如岳飞的武力等等。
谁也没有料到,才刚刚到开封府上任的杜充,居然如此胆大妄为。
杜充突然来这么一手,义军中脾气最为火爆的没角牛杨进最先有了反应。
都说了是没角牛,脾气一旦爆发,就像是狂牛一般,谁都控制不住。
杨进的反应是,率领本部人马,离开汴梁城,攻占西京洛阳。
老子本来就是大盗,何必留在这里受你的鸟气。
如此以来,开封府汴梁城登时为之大乱。
杜充虽然凡事反宗泽而为之,但有一点他和宗泽却出奇的一致。
那就是---对岳飞无比的赏识和倚重。
所以,杜充第一时间把岳飞派到洛阳城去,镇压没角牛杨进。
于是,岳飞带领着他的两千五百名精锐骑兵出发了。
岳飞到开封府投靠宗泽时,带来了一千五百名精锐骑兵;这一千五百名骑兵中,有五百名是以前种师道所赠的背嵬军,有一千名是杨府的私军,而现在多出来的一千名骑兵则是原来老帅宗泽的贴身亲卫。
宗泽死后受到朝廷如此刻薄的待遇,宗泽的儿子宗颖心灰意冷,与岳飞护送宗泽灵柩回到镇江老家后,便退隐不出;还把宗泽唯一的遗产,那一千名精锐的贴身近卫骑兵,全部送给岳飞。
所以说,岳飞这两千五百名部属,全部都是名门所出。
问题是,无论是什么门所出,都只是区区两千五百人,又岂能是没角牛杨进三十万大军的对手?
杜充的这个安排,分明是要借刀杀人,想把宗泽遗留下来的班子给逐一铲除。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寒尖大大靓女007大大大大的打赏,和各位书友的点赞订阅支持。
第二百三十六章:树倒猢狲散(2)
没角牛杨进可是号称有三十万大军,实际兵力起码超过十万人马。
让岳飞用两千五百人去镇压十万大军,也亏杜充下得了这个军令。
至于岳飞如何凭借两千五百名精锐骑兵打赢杨进的十万大军,在历史里找不到任何的记载。
史书中只是写到:杨进从洛阳抢掠而出,退守鸣皋山,深沟高垒,储蓄粮饷,等等。
也就是说,岳飞真的只凭借两千五百人,就把杨进的十万大军驱赶出洛阳城。
这件事情简直就是匪夷所思,难以想象。
但是,在短短的十几天后,岳飞竟然再现神迹,还是凭借这两千五百名精锐骑兵,就驱散了号称有“百万之众”的王善大军。
刚刚接到岳飞的回报,说是已经收复了西京洛阳,云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