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宋军的背后隐约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显然是宋军的援兵到了。
一直畏缩在后队的最高指挥官杜充大人往后一看,隐约看见旗帜上的岳字,原来是最能打的岳飞及时赶了回来。
杜充再回头看看战场上的形势:
完颜兀术的三万多骑兵已经倾巢而出,还只能与陈淬的两万多步兵打成均势。
而杜充手中还有王燮的一万三千名御林军作为后备军。再加上岳飞那两千五百名神勇无比的精锐骑兵,这一仗,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这时候,我们的杜充大人然想起一桩事情:自从到开封府上任以来,开封府禁军的每一次胜绩,都是和那个岳飞有关;凡是岳飞没有参与的行动,都是以大败收场。这样一来,这个岳飞越来越嚣张,甚至屡次当面责斥自己。
而自己为了安抚这只逢打必胜的战鹰,唯有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长此以往,自己岂不是威风扫地。威信全无?又如何能够服众?
既然现在是个必胜的局面,我为什么不亲自指挥,在岳飞赶到之前就把这场仗拿下来?也好竖立一下威风,免得岳飞以为缺了他就不行。
拿定了主意,杜充便让旗牌官拿着自己的金批令箭,飞马跑到作为后备军的王燮跟前,勒令王燮带齐本部人马,立刻向金兵冲锋,加入战团。
这个王燮原先并非杜充的属下,而是御林军中的一个统制官。高宗皇帝为了表示安抚和支持杜充,在离开建康府之前,便把王燮这支御林军调拨给了杜充。
既然是御林军,王燮的这支部队无论从人员的组成兵器军械的装备还是其他方面,肯定比陈淬的部队要好。
无论如何,王燮的御林军属于中央军,在编制上叫做上三军;而开封府留守禁军只是地方部队,在编制上叫做下三军。
也就是说,王燮部队的战斗力应该比陈淬的部队还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利好的情况:王燮的这支部队还是生力军;而无论是陈淬的属下还是对敌的金兵,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属于强弩之末。
在天枰上给自己一方加上如此沉重的砝码,岂有不胜的道理?
以上,便是杜充大人的所思所想。
很难说杜充的想法没有道理。
只不过,事情的发展往往是“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军令如山。虽然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但王燮还是带领着他那一万三千多名皇家精锐步兵,从陈淬部队的后方压了上去。
见到大批的后备部队终于赶上来的,开封府的留守禁军也都松了一口气,终于有帮手,不用自己死撑了!
即便没有岳飞的加入,如今场面上,已经是宋军占优,而且是大优之势。
这时候,老天爷给宋军开了个玩笑。
同样是都统制官,岳飞和陈淬的作风都是身先士卒;而王燮刚好相反,让下属冲锋,而自己在后边喊口号。
忽然间,也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支流箭,正正射中了王燮头盔顶部的红缨处,真是好险啊,差点就一命呜呼了。
可能是上天对王燮的做法都看不过眼了,出手略加惩罚。
岂料王燮统制官惊慌之余,大呼小叫道:“救命啊!兵败了!”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从今天开始,陈豆这个手残分子要由2k党升格为3k党,以此贴为证,希望大家监督。
第二百五十八章:逃跑成了主旋律(上)
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将官就带出什么样的士兵。
王燮这一嗓子过后,他辖下的一万三千御林军,还没来得及跟金兵交手,就立马转过身来,一起望风而逃。
哇塞,这些御林军们动作整齐划一步伐一致节奏鲜明就仿佛是经过了千百次的操练一般,找不到任何的瑕疵。
包括王燮在内的这帮御林军,冲锋的时候就象乌龟一般慢吞吞地前进,逃跑的时候就跟兔子似的溜得贼快贼快的。眨眼的功夫,已经离开战场好一段距离。
这一下,可把陈淬的部队给害惨了。
本来宋金双方苦苦纠缠,争的就是这一口气。如今被王燮的御林军来那么一下子,宋军的底气消失殆尽,余下的结局就是惨败和主将被擒。
陈淬不愧是宗泽带出来的将官,即使战败被擒,双手被绑,仍然不停地大骂敌人,显利刃搠胸,至死神色不变。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四:统制王燮素骄奢不恤军士惟卫队以旌旗簇拥夸其荣贵身为大将无亡矢遗镞之用率本军先遁《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侄引西兵先遁,淬孤军力不能敌。
战场上的局面真是瞬息万变。
从大优的局面到突然间全面溃败,也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统制官王燮的逃跑,引发起宋军全面的溃败和逃跑,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敌前总指挥杜充杜大人。
兵败如山倒。即便是强如岳飞,也没有任何办法来扭转这个残局。总不能在宋军逃兵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与前面的金兵决一死战。
无奈之下。岳飞只好率领本部两千五百骑兵。随着逃亡的大军,一路退却,最后在离建康府不远的钟山停了下来。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在钟山的驻扎,竟然成了岳飞单独领军的开始,岳飞目前下属的两千五百骑兵,成了以后岳家军的雏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