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杆大枪,就是赫赫有名的“两铁槌”,又叫做“雷鼓瓮金锤”,重八十斤,是岳飞的大公子岳云所用的兵器。
岳云长得象妈妈,个头偏瘦小,与“两铁槌”这杆长兵器一匹配,给人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阿主黑一看就认定这杆枪是轻软木所做的,否则一个小男孩如何使用得了,所以阿主黑也不看岳云用什么招式,一狼牙棒当头打去。
“噹”的一声巨响,震耳欲聋,阿主黑想象中的小男孩脑浆四溅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反而他的狼牙棒象是砸在了铜墙铁壁处一般,一股大力反弹回来,阿主黑眼前一黑,竟然被活活镇晕了过去。
这一战是岳云的第一战,这一年岳云才十二岁。
在这之后,用了四年的时间,岳云在军营中获得“赢官人”的外号,意思是每战必胜,从无败绩。
《诸子遗事》中记载道:“云,年十二,从张宪战,慷慨忠义,颇有父风。
阿主黑和里真两人很轻易就被张宪和岳云两人联手拿下,而两百名金兵斥候也无一逃脱。
泰州军营中,岳飞看着阶下的阿主黑和里真,二话不说,命人先将他们各打四十杀威棍,再详加审问。得知蒲速里酋长孛堇太一将军带领五千前锋部队,已在离城三十里扎下了营寨,随时进攻泰州。
把这帮金兵斥候全部杀死后,岳飞亲自带领一千精锐骑兵,夜袭金营。
这一晚,岳家军“杀虏颇众”,金兵前锋营溃退而去。
十月初二日,完颜昌手下金狼勇士白打里已从承州方向赶来,和蒲速里酋长孛堇太一的残兵联合一起,前来攻打泰州城。
这一战,金人仅仅被岳家军的一轮冲杀,就杀得阵脚大乱,丢盔弃甲而逃,“凡枪刀金鼓旗帜无遗者”。
金兵主将金狼勇士白打里被岳飞在阵前生擒活捉。
蒲速里酋长愤恨交加,却又无可奈何,只得狼狈不堪地再退军三十里,集结军队,蓄势待发,同时派人向完颜昌求援,准备对泰州进行迅猛的一击。
虽然金兵的前锋部队被轻易打退,但是,泰州的形势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是愈加的紧张。因为金兵的主力正在源源不断地集结,朝泰州的方向推进。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错花心大大三牛aa大大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今天三牛大大组织了一个作者群,话说陈豆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群,很新鲜。
第二百七十七章:战泰州(二)
建炎四年十月下旬,完颜昌和蒲速里酋长两人合兵一处,号称二十万大军,在凛冽的北风中浩浩荡荡杀向泰州。
泰州这个地方,既无无天险可以防守,也无地利可以凭借,而岳家军的兵力又远在来攻的金兵之下,形势非常的恶劣。
是的,在收复建康府一役中,岳家军曾经有两千士兵打败数万金兵的记录。但那时的金兵已经属于强弩之末,而岳家军养精蓄锐,突然袭击,能够以小胜多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如今泰州的形势与当时截然相反。
首先,目前的这批的金兵,绝非建康府中的金兵可比,而是把完颜昌的部队,蒲速里酋长,以及完颜兀术的余部组成,数量庞大;而且新近接连歼灭了数支宋朝镇抚使的部队,包括薛庆部郭仲威部赵立部李彦先部等等,风头正盛。
其次,这段时间岳家军一直在辗转奔波作战,士兵们都相当疲惫,新旧伤患得不到很好的恢复,战斗力下降了不少;再加上在人数上远远少于金兵,岳家军明显处于弱势的一面。
本来泰州边上有个鼍潭湖,早已被一支由梁山泊转移来的义军水军所占领,可以借用为泰州的一道军事屏障。
这支水军的人数在一万以上,拥有二三百只船舶,大头领叫张荣。
张荣之前在梁山泊聚义的时候,就曾经多次邀杀过女真南侵兵马。
当完颜长率领山东境内的金兵马南下之际,张荣也率领全部舟师顺清河而下。每只船全都满载粮食,进驻于鼍潭湖中,积茭为城,用泥加以涂抹。屡次向南侵金军挑战,诱敌深入,使敌人步骑四集,都深陷在泥淖之中,死亡累累。
可惜的是,张荣没能与岳家军取得联系,后来在完颜昌的全力进攻下。张荣力不能当。唯有把茭城焚烧后弃去,率领他的船队转到兴化县的缩头湖中去了。
完颜昌兵马把张荣的水军驱逐出鼍潭湖,等于把泰州的军事屏障全部拆除。驻守在在泰州的岳家军,**裸地袒露在金兵的大部队面前。
这种形势。正如《韩非子?十过》中所说的:“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形势分明。难怪之前高宗皇帝下诏书通知岳飞:“泰州可战即战,可守即守;如其不可,且于近便沙洲保护百姓。伺便掩击。”
形势危急,岳飞“顾虏势盛,泰无可恃之险”,审时度势,已有撤退之意。于是召集众位兄弟问计:“各位可有应对的好办法?”
王贵站出来说道:“我军屡战屡捷,已经够本了,况且朝廷也已经下诏让我们保民而退,可以撤退了。”
岳飞神态肃穆,告诫大家:“朝廷养兵,就是为了能在危急之时派上用场。现在我军虽然急挫敌锋,但敌人势大,离我不过数十里,我军不宜轻动,我军一退,他们肯定紧追于后,到时我们的父老妻小拖累于后,全军就有覆灭之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