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厮根本不会写字。
刘大帅总算好点,拿笔跟捉刀似的,弯弯曲曲地留下了自己的签名。
而相比起三位老大哥,岳飞的字体风骨凌然,笔法直逼北宋第一大家苏轼,单以书法论都是一代高手。
这样的字拿在三位老粗的手里,会是啥效果?
直娘贼,这厮写的到底是什么,为啥俺什么都看不懂!这分明就是来摆显的,在自己的面前大肆炫耀!
岳飞费煞思量写出的这些信件,在三位大将军的嫉妒之火之中被燃烧殆尽,变成一推灰烬。他们开始变得自卑了。
几位朝廷军方巨头之间的矛盾在加深。
淮西战役之后,军中的矛盾在高宗皇帝有意无意的干涉之下,变得更深了。
时间到了绍兴五年,这时候的南宋朝廷,可谓形势一片大好。
在西北战场上,吴玠乘着仙人关大捷的威势,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相继收复了包括凤翔府在内的多个重要州府,把金国的势力即便驱赶出陕西。
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由于岳家军的横空出世,逼迫金兵和伪齐政权由战略进攻转变成战略防御的态势。
而头等大敌的金国,如今正处于争取帝位的斗争之中,根本无暇南顾。
因此,高宗皇帝和他的领导班子,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国内的安定繁荣之上。
刘豫伪齐政权的成立,固然吸引了一部分不容于南宋政权的汉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赵构政权的合法性。
对于高宗皇帝而言,政权的合法性一直是他心中的一个刺。
钦宗赵桓虽然被女真人掳劫在北方已经有好几年了,可是赵桓就是不松口,一直不肯放弃他的帝位。
从严格意义上说,高宗赵构的传国玉玺是源之于张邦昌,而并非继承于他的亲哥哥钦宗赵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宗皇帝的皇权法统是有缺陷的。
实际上,高宗皇帝最为担心的是,金兵会以钦宗皇帝的名义来攻打他,如此一来,高宗皇帝所有的名分和大义都会丧失掉。
伪齐政权的建立,其实变相帮高宗皇帝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因很简单,相对于刘豫,赵构当然是更具有合法性,无论是从血统、资源、又或是能力上。
所以,自从伪齐政权成立之后,江南地区的政局反而变得更加稳定和团结,除了一处地方----洞庭湖。
第三百零三章洞庭湖土寇
毫无疑问,南宋初年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乱世;在江南地区的大片土地上,盗匪为患,各种各样的强人贼寇多不胜数。
于是乎,就有好事者替这些盗匪贼寇进行分类。
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金贼:这些女真人穷凶极恶,不但抢钱粮、还要枪人口,是最为可怕的存在。
排在第二位的是半官匪:
什么叫半官匪?当时南宋朝廷实力孱弱,对一些实力强的贼寇实施招安,给他们分封官位;而这些贼寇亦官亦匪,给百姓造成极大的困扰。
诸多半官匪之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被岳飞赶到江北去的李成排在第三位的是流寇:流寇大多是由北方避战而来的流民组成。这些流寇居无定所,到处游走,不服从朝廷的规矩,给当地百姓造成极大的伤害。
诸多流寇中,名气最大的就是湖南的刘忠,不过此时刘忠已经逃到长江北岸去投靠伪齐政权了。
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土寇:这些土寇全是由当地居民组织而成。
对于土寇而言,北方人的到来,打破了他们原来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所以,这些本地人组织起自己的武装力量来抵御一切的外来者,甚至包括南宋政权。
对于高宗皇帝而言,在那么多贼寇之中,土寇的危害性是最低的,因为没有特殊的原因,他们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土地。
然而,时间到了绍兴五年。南宋朝廷的统治根基已经稳定下来,其他的贼寇也都被相继被消灭。高宗皇帝的目光就放在了土寇之上。
对于最大的一处土寇---洞庭湖叛军,高宗皇帝已经下了决心去剿灭他们。
说起洞庭湖的叛军,这还是高宗皇帝年轻时的一个小小的失误。
当初在靖康之变后,开封陷落,赵构外逃到南京应天府称帝时,他曾经下令天下兵马勤王。而在当时,就有一支三百多人的小部队,从遥远的长江南岸跋山涉水来到了小皇帝的身边。
这支部队的领头人叫钟子昂。是荆湖北路鼎州人,一介布衣,而他老爹钟相则是一位资深的乡村巫师。
可惜的是,小皇帝对于这些农民兵根本看不上眼,便下令把这些人遣散回乡,让他们老老实实回去当农民。
钟子昂一腔热血,竟然被人一盘冷水当头淋下。真是气愤莫名。
不过,钟子昂虽然被拒,但他在应天府中,却也见识到原来所谓的皇帝也只是一位小年轻而已。
最要紧的是,钟子昂发现,堂堂九五之尊。原来手下只有那么些兵马。
结果是,当钟子昂回家和父亲一商量,便决定不再当农民,要改行当皇帝。
钟相父子主意既定,说干就干。便将原来招募的民兵“团集在家,结成队伍。多置旗帜、器甲,意要作乱”。
钟相自称楚王,改元天载。
由于原先有结社“拜爷”的基础,钟相军很快占据了鼎州境内的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澧州境内的澧阳、石门、安乡、慈利四县;荆南府境内的枝江、松滋、石首、公安四县和峡州宜都县,岳州华容县,辰州州治沅陵县,潭州境内的益阳、宁乡、湘阴、安化四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